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这种思维可以让你受益终生!

一个人的认知状态分别有四个维度,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三是“知道自己知道”,四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处于第一个维度上,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状态其实非常可怕,因为这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状态,因为无知,所以常常会自认为自己很厉害,但其实在外人看来,你就是一个“小丑”。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也叫“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那些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

比如自认为学识渊博,各种历史、心理学知识信手拈来,在别人面前讲得头头是道,然而真正要去实践的时候却不知所措,完全做不到。

又比如,有些人明明月入过万都难,却觉得赚一百万很轻松。又或者明明自己是个小人物,却在别人面前高谈阔论,谈世界发展、批评各种自己看不惯的东西。

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收录了查理·芒格一篇很有名的演讲,在演讲上,他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朗克的司机的故事,他的司机经常陪着他到各地演讲,一次,这位司机说“您说来说去就是那些,我都背上了。”

普朗克说:“刚好我有点头疼,要不这次你来说?”演讲会上,这位司机真的把以前普朗克所说过的东西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然而,没想到的是,过程中有位物理学教授提了一个专业问题,当然,这位司机也很机灵,他耸耸肩说:“So easy,我的司机都能回答。”

查理·芒格说这个故事并不是讽刺这位司机,而是为了告诉我们,记住知识并不代表掌握知识。

那么,我们怎样能够做到知行合一,避免“懂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的尴尬局面呢?

1.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

做知识的搬运工,固然能让你短期内看上去懂了很多东西,但知道并不等于做到。

做知识的搬运工,最大的害处是会令人很容易沉迷于别人称赞的快感中,就如同我们明明知道要理性消费,要开源节流,却还是忍不住买买买,去享受那种购物时所带来的即时快感。

2.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融合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版块中!

很多时候,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那是因为一直在消费别人的东西,却没有想过要生产,只有想真正生产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才会特别想把这个东西研究透彻,希望知行合一,结合实践以探索出其中的本质。

比如你知道二八法则,但做事情还是不分先后,什么都想去做。你知道坚持的重要性,却还是轻易放弃。

又比如,你明明知道在那些网络键盘侠的内心世界里,“他们以为举起了键盘,就以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神”,然而你还是忍不住和他们吵架。

所以,要想既知道,又做到,那么在知道的同时要深入研究这个东西,千万不要在信息的海洋中失去了初心,或者被各种信息裹挟进而失去自主能力,要经常反思,这个知识具体能帮助我改善生活的哪一方面。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一句话“学问再好,方向不是帮别人,就是卖弄。口才再好,不懂尊重别人,就是自卑”,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习再多,方向不是实践,就是浪费时间。

3.构建深度思考力的底层逻辑,让你配得上这些知识!

查理·芒格曾在南加大学毕业典礼上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配得上它。”

知识的学习同样如此。

对于这个问题,查理·芒格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构建深度思考力的底层逻辑,拥有多元思维模型,让自己配得上这些知识!

查理·芒格认为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而这些决策依据来源于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底层逻辑。

比如,你为了实现“睡后收入”,自学了很多理财知识,了解了很多经济学名词概念,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能保证你成为理财达人。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实践,不错尝试,反思和总结,提炼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普适性方法。

小结:

其实,知识面宽泛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只有宽泛,而没有一个有深度的,仅仅浮于表面,那么知道再多,你也不会从中获益。

就如同一个木桶,如果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只有短短的10厘米长,那么,最终能装的水也就10厘米深;而如果这些木板中有一块是1米长,那么在当今网络发达的社会中,你可以利用这一块优势木板去和别人的优势木板互补,最终你所能装的水就能够有1米深。

所以,博学,知识面广泛并不是坏事,也不是阻碍你成功的绊脚石,但什么都知道的同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并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我是小锴,欢迎关注我!更多思维认知、学习、自媒体等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