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颠覆转型

这所学校施行“学导式教学”,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颠覆转型

孙广波 上海市惠民中学校长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学校教学的共同追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就成为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导式教学的内涵要义

学导式教学的“学”是指学生的学习;“导”是指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学导式教学就是利用学校小班化的特点,教师将讲、练、批、改、评几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高效的状态。

学导式教学中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学导合一”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组织起来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学导式教学突出“五个强调”:一是强调减少教师的“讲”,教师要尽可能减少“讲”的时间;二是强调增加学生的“练”,学生在课堂上“练”的时间要增加,通过“练”达到知识的当堂巩固;三是强调加强学生的“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时间要保证,通过对学生“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四是强调增强教师的“导”,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五是强调突出课堂的“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内容当堂解决。

学导式教学的探究实践

我们开展学导式教学实践探究始于 2012 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考虑自己如何教,更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学,其着眼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教法转变到研究学生上来,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学生从“观众”变为“演员”。 

01

建构学导式教学新模式 

教学环节的开放。学导式教学课堂模式是一个对教学板块的基本划分,但并不是对板块的绝对要求。“学导合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由学、导、练三个板块组成,不能简单理解为是课堂上绝对的三大独立板块,它可以是一堂课的三个板块,也可以是讲授某个知识点的三个环节。划分板块的目的在于,便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学导式教学课堂模式是一个对时间相对量化的教学要求,但并不是对时间的机械要求。对时间的要求上既不能不量化也不能过于量化。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分配各环节的时间,通过对教学时间的有效控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角色的改变。学导式教学课堂模式旨在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改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职责和角色的转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去学习,指导学生去学习,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习的问题,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些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和权利还给学生,做到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通过生生互助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最大限度减少教师“讲”的时间。给学生时间,教学生方法,树学生信心。对于学习的内容,教师应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将内容问题化,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生生互动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更多的是学习内容的布置者、学习方向的指引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问题的解决者,有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

02

形成学导式教学新样态

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学习的地方。学校要求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时间、课堂空间、提问的权利、评议的权利、学习的过程都还给学生,要体现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成为学生思维飞扬的地方。

让课堂成为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源泉。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地位和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坚持“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学为主体,就是把教室变成学习室。教为主导,就是把我们原来的教案变成“导学案”,把“教会学生”的过程,改变为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获取知识的过程。疑为主轴,“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源泉。让“疑”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疑”成为“学案导学”的主轴。动为主线,课堂教学要围绕着“疑”,精心安排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学堂”。我校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引导学生自学 - 学生独立思考 - 学生之间讨论 - 学生交流评价。逐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争取当天消化当天的学习任务。我校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的环节上,坚持个人领悟教材 - 集体备课 - 分工写教学案 - 骨干教师审查 - 修改教学案 - 生成共案 - 教师个人再备课 - 上课 - 课堂实情收集的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智慧,产生最佳导学案。我校课堂展示主要有六环节:预习检查、交流 - 情景导入 -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 - 展现提升 - 练习巩固 - 达标测评。

03

编写学导式教学新学案

体现导学与诱思。学案是学导式教学的载体,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精讲点拨的依据。学案决不仅仅是学习提纲,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更不是练习题集。学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其次是师生间围绕文本的对话,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学习过程。“导”是启迪之意,它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这就要求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既要有难度,又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而“诱思”是指在学案中应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体现差异与分层。导学的方式还与导学的对象有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学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实施分层诱导,即对后进生宜创设低台阶、高密度的问题情境,层层递进以逐渐触及问题的实质;对中等生则应采取高台阶、跳跃式诱导;对优等生则应蜻蜓点水,仅点拨关键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发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系统与灵活。学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尽可能建立一个知识的“感知 - 深化 - 运用 - 巩固”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学案中既要有知识的剖析、深化和拓展,又要有知识的迁移和运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学案还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不是呆板僵化的固定模式,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诱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新素养

营造自主学习的学导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要善于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一定要让学生有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教法善于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启而不发。

营造合作对话的学导式课堂。为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而不是责备。首先以赏识的心态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倾听,是对学生无言的尊重,是对人的关爱。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提出的问题经常有这样的话语:“同学们大胆发言,你的回答无论对错,很可能激起其他同学思维的火花。”

营造探究问题的学导式课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片、文字资料和精心设计的课件,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思考, 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集思广益,发扬民主。每一个认识、每一个问题结论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完成的,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来,我校学导式教学探索已呈现初步成效,课堂教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流。近期调查情况分析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课前预习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实惠,课堂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这反映学生经过教师的培养,从思想上能够重视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转换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想办法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和朋友的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突出”: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突出教师精讲善导、突出知识当堂训练。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大多都是在教师控制下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指令的学习过程,中考新政和课程深化改革要求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习,真正实现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目标。通过实践探索我校初步形成了“学导式”效能课堂教学法。从“明确目标→出示预习问题→分层自学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帮困→探究提升→分层练习→拓展巩固”这一教学流程,始终以教学目标为线索,充分体现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什么→尝试掌握→帮助掌握→督促掌握。

促进学校优质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求索创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