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之“岽”
平和之“岽”
黄 武 疆
“岽”----岭南地区的方言字
岽(dòng),是个方言字,为岭南地区(含漳州、潮汕、梅州、汀州、惠州、广州等地区)之特有,漳州以北的厦、泉、福地区则极为少见。《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对“岽”字解释:dōng,〔岽罗〕地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在线新华字典”才补充“岽”的另一种解释:dòng,山脊。相当简单。
广东潮州乌岽山(网络图片)
“岽”----不是一般丘陵小山
那么“岽”是什么意思?根据笔者对河洛话(漳州、潮州、汕头、海陆丰)、客家话(梅州、惠州、汀州、赣州)方言的调研,一致认为“岽”就是山脊,类似于岭,但要比岭更内涵。粤东客家话多说 “岭岽”、 “山岽”。《玉篇》 山部:“岽,山名 。”《集韵》 平声东韵都笼切:“岽,山名,一曰山脊。” 又去声送韵多贡切:“岽,山脊。” 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江西六· 赣州府》: “湖陂巡司, 在县东北,防鹅公岽、黄竹岭之险。”今岭南地区高山多以“□□岽” 命名,也广泛用于山区地名,又从山脊引申指屋脊,客家多有 “屋岽” 的说法。在闽粤边区,“岽”又是有别于山与岭的,一般只有海拔千米左右的高山大岭方称之为“岽”,不可能将一个低矮的丘陵小山说那就是“岽”;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岽”指朝东的山岭。
“岽”----可能源于百粵民族
那么这个“岽”字源于何处呢?
笔者发现“岽”在群山中,多是客家、畲民所居,客家人是汉族先民于唐宋时期从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形成的,与广府、漳潮(河洛)民系一样,客家人杂糅了岭南最早的原住民百粵诸族而最终形成的。由于客家民系比广府、漳潮民系形成的时间稍晚,多居住于深山,与山下的河洛人、山中的畲民进一步融合,有些地方还形成了特有的“半山客文化”,吸收了百粵原住民的土语发音,结合汉字注音方式,形成特有的“方言字”与“专用字”,如:岽(dong,有些地方写成“洞”)、輋(同畲、佘、斜,音she)、垇(ao)、堀(ku)、垄(long)、岃(yin)、窠(同科,音ke)、磜(qi)、溓(lian)、埔(bu)、背(bei)、坝(ba)、塘(tang)、寮(liao)、屋(wu)、角(jiao)、脑(nao)、围(wei)、仔(zi)......。
“岽”----山名多集中在西半县
从历史地理和文化概念上,漳州地区属于岭南地区,尤其是漳州南部平和、漳浦、诏安、云霄、东山历来为古揭阳地。唐初,在潮州东部建置漳州。唐朝中期,漳州府治北迁龍溪逐步与福建靠近,后纳入福建版图。虽经过千年的行政分割,漳州的文化脐带仍与岭南相连,具有明显的岭南文化特征,而异于福建,特别是漳南五县的姓氏渊源、民间信仰、音乐戏曲、建筑艺术、经济往来与广东一体。
“岽”的地名在平和县很常见,平和音河洛话读成:“dang”,与普通话“挡”同音。三百年前,平和先民垦殖台湾岛时也带去这个“岽”字,不过在台湾写成“冻”字,如“冻顶”地名。翻开《平和地图》,会发现数十个带“岽”的山名,而且多集中在西半县,越临近广东潮州的地方就越多,如:
观音岽(九峰镇与饶平县交界)
大岽山(霞寨镇与崎岭乡交界)
仙岽山(芦溪镇与永定县交界,也叫“仙洞山”)
岽仔鞍(霞寨镇联荣村)
鲤鱼岽(九峰镇新山村)
天巷岽(九峰镇平等村)
寮仔岽(崎岭乡崎南村)
赤岭岽(安厚镇龙透村)
茅砌岽(大溪镇赤坑村)
岽后(霞寨镇联荣村)
岽头(崎岭乡彭溪村)
大岽(大溪镇石寨村)
尖岽(安厚镇大坑村)
......
闽粤朝圣名山-----观音岽
观音岽在位于九峰镇军溪村,入口在闽粤交界柏嵩关西出口。军溪村群山环抱,风光秀丽。村中主峰大山顶有座观音庙——碧石寺,山因庙得名,叫“观音岽”。
风光旖旎的碧石寺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漳潮信士共建。数百年来,香火不断,灵佑闽粤两省,寺庙虽未成规模,但在这高山密林之山顶,具有摄住人心之能量,成为一座安顿心灵的古刹,如今漳州、潮州百里外的人们都会登上千米高山来这里许愿、祈福。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重要根据地,王直老将军亲笔题词“红色观音岽”。
站在观音岽峰顶,向东望去,大芹山、灵通山遥遥相应。向西望去,饶平、大埔尽收眼底。
观音岽的大山中曾留下王阳明剿寇、“飞龙国皇帝”张琏垦荒屯兵、朱德茂芝会议、平和暴动等往事。
观音岽远眺大芹山、灵通山
观音岽山顶(一)
观音岽山顶(二)
观音岽俯视九峰
观音岽俯视饶平
柏嵩关往观音岽入口牌坊
(以上摄影:洪武子)
平和奇兰发源地-----大岽山
大岽山位于霞寨镇联荣村、内坑村、寨北村与崎岭乡彭溪村交界处,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东麓为霞寨,西麓为崎岭。大岽山是双尖山向南延伸的余脉,其山脉走向为:双尖山---官寮山---大协关---大岽山,再由大岽山向西与大芹山相接,延伸至广东莲花山脉。这里靠近北回归线,日照较强,又海拔高的缘故,长年云雾缭绕,成为平和茶叶最佳产地。
根据岭南地区的开发史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时属南海郡揭阳县的平和地区即有汉人迁入居住。唐初,平和是岭南行军总管陈元光屯兵所在地,与大岽山毗邻的灵通山留下当年兵营遗迹。宋朝时期,大岽山周边的群山就有中原汉人屯田种植,尤其在元末明初,黄、周、何、陈、石、林等姓氏在大岽山中聚族而居,形成单姓或多姓的村落。
大岽山中有不少原生态野生茶、先人弃荒茶,品种多是单丛类(奇兰、八仙、苦种)以及后来发现并培育的白芽奇兰茶。关于“白芽奇兰”的最初发现据说是在乾隆年间,但无确凿证据。其实,早在明朝中期,漳州月港兴起,即有平和产的陶瓷、茶叶源源不断供应出口欧洲,并形成后来的“克拉克瓷”与“克拉克茶”,“克拉克茶”的主产区就在大岽山一带,其茶种就是奇兰、单丛类。明嘉靖年间编纂的《平和县志》记载 “茶出大峰山者良”---大峰山指的就是大岽山---大芹山山脉;明代大儒王阳明带兵平乱闽粤期间,与义民乡老曾敦立夜品大峰山茶而得“分而治之”之良策,成为“平和之父”;著名学者黄道周啜饮“峰茗”而文思泉涌,秉烛作成《王文成祠碑记》。这些文献与传说,都为产自大岽山、大芹山一带的平和奇兰茶增添更为浓厚的文化底蕴。
大岽山被称为“平和茶叶第一山,奇兰茶发源地”
大岽山生态茶园(一)
大岽山生态茶园(二)
大岽山奇兰茶青
大岽山“颗粒状”奇兰茶
大岽山“条索状”奇兰茶
黄武疆 从事文创策划、品牌设计、旅游规划、书画创作多年
文博旅游规划工作者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
中华乡土人文探索者
长按关注“平和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