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富豪的居住经:如何择贤邻而居
8月8日凌晨,特斯拉通过公开邮件表示,将以每股420 美元、20%的溢价对公司流通股进行回购,实现私有化。计划回购的消息公布以后,CEO埃隆·马斯克的身价从上周五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中显示的246亿美元增加到255亿美元。
文丨夏青 编辑 | 快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实际上,2018年发布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显示,各大巨头科技公司的CEO都身价不菲——杰夫·贝佐斯(亚马逊CEO)以1120亿美元财富值位列榜首;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 CEO)以710亿美元斩获第五名;拉里·佩奇(谷歌母公司Alphabet CEO)以488亿美元位列第十二名;蒂姆·库克(苹果公司CEO)截至今年4月,也有6亿美元的财富。
以往人们通常更多地关注这些科技巨头所在公司的股票或市值,不过,一旦回到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日常生活中,古有孟母三迁,择贤邻而居;今有这些手握财富激烈地角逐于万亿市值路上的巨头科技公司掌舵者,他们是如何选择居住地,与谁为邻,而这些又与其成功是否有联系?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新宅邸位于华盛顿特区,与奥巴马和伊万卡为邻
华盛顿特区的古建筑保护人士萨利·伯克在去年发现,她所在的位于华盛顿西北部、有着“华盛顿版贝弗利山庄”之称的卡洛拉马社区,除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贾里德·库什纳和伊万卡·特朗普夫妇以外,还将住进一位名叫杰夫·贝佐斯的亿万富翁。
不仅是众所周知的亚马逊公司CEO,还是《华盛顿邮报》老板的贝佐斯,在五年前以2.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在美国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受尊敬之一的、以广告和订阅作为两种商业模式的媒体,以将其和销售产品及服务、通过内容盈利的亚马逊电子商务平台结合起来。
贝佐斯为位于纽约西北街上的一栋历史悠久的27000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约为0.1平方米)、有着10个卧室的宅邸支付了2300万美元的现金,成为新的在卡洛拉马社区插上旗帜的人。这座曾是纺织博物馆、也是华盛顿特区最大的私人住宅的豪宅,毗邻许多媒体、政治、外交及议会领域中重要人物的家。
几年前,贝佐斯将亚马逊的零售和云计算业务交给了旗下两位代表,这样他可以专注于发展《华盛顿邮报》。如今在卡洛拉马社区,贝佐斯和《华盛顿邮报》公司之间只间隔1.8英里。
《纽约时报》曾报道,这位亚马逊CEO每月和华盛顿邮报管理层之间进行两次电话会议;每年在西雅图会面两次;贝佐斯每年还到《华盛顿邮报》在华盛顿特区的办公室访问十次。
在大约四个街区以外的特雷西广场的西北街区上,伊万卡·特朗普、贾里德·库什纳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在去年搬进了一栋有6个卧室及5个壁炉的房子。这栋房子的价格相对合理,为550万美元。伊万卡·特朗普乘坐由专人司机驾驶的汽车,只需13分钟便可到达其父亲所在的白宫。
而在拐角处的贝尔蒙特街上,从白宫搬出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夫人搬进了一栋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新闻秘书乔·洛克哈特名下租来的、有9个卧室及8.5个浴室的房子,每月租金2.2万美元。
见惯了名人和政要的卡洛拉马社区居民:不新鲜,早已习以为常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一家位于华盛顿卡洛拉马社区的新住宅。
如今已在卡洛拉马社区居住了36年的萨利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车队、特勤人员、悬停直升机以及和华盛顿特区的政要共享人行通道。”
“有名的人会住在这里。” 81岁的退休医生佩恩·卢波维奇站在他位于特雷西广场的房子外说,“卡洛拉马社区的居民没有举行会议,来为这些新邻居的到来做准备。”
“这里是华盛顿。如果你不喜欢它,就不要住在这里。我到这里是为了改变世界。这就是它一直以来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所做的,改变世界。” 已在卡洛拉马社区居住了42年的佩恩说。
佩恩计划邀请前任总统和现任总统到他的起居室,进行一次有必要的政治讨论。“我希望能和他们谈谈医保问题。“佩恩说,”这是我们在旧华盛顿特区的做法。“
尽管需要至少几百万美元才能买入,或者每月支付2万美元的租金才能住进卡洛拉马社区。这里的居民仍坚称,在杜邦圆环西北部由豪宅、联排别墅、公寓大楼及大使馆组成的宏伟的卡洛拉马社区,和其他任何一个街区一样。
当然,该社区的居民可能更有名,比如住在这里的前国会议员、彭博社的首席执行官。但是他们像其他人一样,都希望垃圾能被带走、街道会被清扫。
“我们也有家常便饭。有人会说,'你带甜点过来,我将牛肉放在烤架上。’“在贝尔蒙特住了20年的说客马里奥·卡斯蒂略说,”对我来说,他们都只是邻居。然后他们碰巧是杰夫·贝佐斯、伊万卡夫妇和奥巴马夫妇。”
“他们会很友好吗?会平易近人吗?可以和他们谈谈吗?这些问题不只是杰夫、伊万卡或奥巴马,而是普通邻居也会吸引我的地方,不只是因为头衔”,马里奥说。
苏富比公司的国际房产经纪人、自称为“卡洛拉马社区之王”的吉姆·贝尔说:“当一天结束时,这些人也都只是普通人。他们有狗、有孩子、晚上也需要休息。“
而对于贝佐斯来说,据《泰晤士报》报道,其计划在位于卡洛拉马社区的豪宅定期举办“沙龙式晚餐”,以将华盛顿特区的精英人士聚集在一起。
其他科技巨头的居住经:在西雅图所在的华盛顿州及硅谷也出手阔绰
贝索斯位于西雅图的豪宅
根据美国记录房产所有权的Land Report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不只是在华盛顿特区,贝佐斯在美国其它地区也拥有多处房产,且目前是美国的第25大土地所有者。
这些房产包括位于贝弗利山庄的两栋相邻的别墅、地处曼哈顿中央公园西部的标志性建筑艺术装饰塔中的四栋相连公寓、在德克萨斯州西部的30多万英亩土地以及于1998年以100万美元购买的、位于西雅图外地处华盛顿州的滨水小城麦地那城中超过10英亩的土地上的房屋。
事实上,在巨头科技公司如亚马逊和微软云集的西雅图所在的华盛顿州,麦地那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富人区。在这里,贝佐斯的邻居,还包括众多微软大佬,比如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以及在微软负责带领开发了Word和Excel软件的查尔斯·西蒙尼。
比尔盖茨位于西雅图的豪宅,参观一次要花35000美金
这些科技巨头在他们各自的豪宅中可以尽情地将创作造诣发挥出来。比如,比尔·盖茨在其被称为“世外桃源2.0”的价值1.78亿美元的豪宅中,安装了最先进的科技设施,如水下音乐、墙上的可变化装饰画、23个车库、24个浴室以及可一次性接待200位客人的接待大厅;而查尔斯的豪宅则因为有2000个窗户而闻名,被称为“Windows 2000别墅”。
有趣的是,这些科技巨头除了在购买这些居住处所之初会花费一大笔外,还需要随着房屋的增值不断地支出维护费用和房产税费用。例如,比尔·盖茨为了这栋在1988年以200万美元购买的“世外桃源2.0”宅邸,在去年仅房产税一项,就支出了104万美元。
看完了华盛顿DC特区和西雅图所在的华盛顿州,再来看同样有巨头科技公司如Facebook、谷歌和苹果公司云集的硅谷。在这里,住着三大公司的CEO: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和蒂姆·库克。
扎克伯格位于加州价值700万美元的豪宅
马克·扎克伯格在2011年5月以700万美元在加利福利亚州的帕罗奥图市购买了一栋配备有“定制人工智能助手”的5000平方英尺的房子,并随后在2012年以300万美元购买了这栋房屋附近另外的四栋房子,期望将它们铲平并重建。
紧接着在2013年,马克·扎克伯格在旧金山教会区购买了一处5500平方英尺的联排别墅,计划使用100万美元进行翻新,包括增加绿室。随后在2014年,其居住计划跨越了太平洋,以1亿美元在夏威夷的考艾岛上购买了两处房产——一个占地357英亩的前甘蔗种植园,以及一片占地393英亩的白沙海滩。
这一次,扎克伯格夫妇希望在这里能与“自然美景”为伍。不过,回到帕罗奥图市,他们还有两位邻居:拉里·佩奇和蒂姆·库克。
拉里·佩奇的生态房
拉里·佩奇在2009年开始在帕罗奥图市购买房子,以建造一个大的生态房。旧的建筑被“解构”,解构后的材料被捐赠以再利用。生态园的设计是为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佩奇和一位树木学家合作,使用用水量少的树木来代替健康状况不佳的树木。房子的屋顶花园,则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而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则在居住上的动作要小得多。库克居住在帕罗图奥市的一栋面积为2400平方英尺的带有一个小庭院和四个卧室的公寓里。
“我希望提醒自己我来自哪里,并将自己置身于适度的环境中。”库克说,“物质享受不是我的动力。”
【结束语】
富人愿意在居住地上花钱,无论是为了伦敦的一栋阁楼,还是贝弗利山庄的豪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一点在中国也是如此。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对这些富豪和科技巨头也不例外。
只不过,置业不是难事,难的是在众多可行的选择中,最终选择在何处搭建一个与幸福感联系紧密的乐巢。在这其中,他们可以卸下工作中的重任,与家人一起,享受和追求最真实的爱好,比如科技、生态和景观。这些考量最终都会涉及到在舒适性、便捷性及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并成为“居住经”里的个人需求。
有趣的是,即使是同为科技巨头的杰夫·贝佐斯、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和蒂姆·库克,他们在住所上的爱好和习惯也不尽相同。也许这些科技巨头们在工作上都会保持相似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态度,但对工作结束后回到的住所上的选择,却能反应他们各自心中真正看重的价值。
同时,居住地所在的邻里或社区,是成员之间有许多面对面互动的社会团体。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其在功能上通常会被定义为社交网络。在这里居民寻求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并保持有效的社会控制。
而居住区所形成的圈层,有时并不全是人们的有意为之或主动选择,部分也是住宅区中房屋价格对购房人进行选择后的自然结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择贤邻而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显得不是那么彰显多元文化和包容性,却也是人们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经验之谈。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是群居群体。社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社会交往的途径。而在这些社交过程中,为参与其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有关工作和生活的机会,也是社交的本质之一。
同时,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喜欢与学术精英交往。身体健康的人喜欢与健康的人共度时光。有宗教信仰的人喜欢与有信念的人交朋友。而富人则喜欢和富有的人交际。
相似性带来喜欢。富人通常被批评有一个封闭的社交圈子,除非其他人也很富有,否则很难融入这个圈子。但成功的人通常认为人们的意识是有感染力的。接触更成功的人,可以扩展自己的思维并增加收入。我们逐渐变得像我们正在接触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赢家被赢家吸引的原因。
所以,这些科技巨头选择在这些居住地择贤邻而居,一部分是主动选择,一部分是被动选择;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已经成功了,一部分可能也有利于造就其未来的成功。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离工作的地方近。要不然纵使有钱任性,在全球处处布家,也住不过来啊。房产税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这一点,科技巨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