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而精美——馆藏级清代玉器高清大赏
清代保存下来的玉器不计其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玉器就有数万件,品种也最为完备,人物、山子、器皿、饰件、文玩用品等应有尽有。
乾隆时期玉器的器底或者沿口处一般都琢制有乾隆皇帝的年号,多为阴文,字体有篆书、隶书和楷书三种。此时常见的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仿古玉器一般琢制为“乾隆仿古”、“大清乾隆仿古”。
清代琢玉业是在清朝中期才开始的,严格意义上说,清政 府上台后,并不是将玉器的加工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材料的来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玉器的制造又延缓了很长时间仍不能迅速地发展起来,简单地说就是东萨彦岭和外兴安岭之玉因清俄关系输入不畅,盛产玉材的和田、叶尔羌等地被搞分 裂的准噶尔反动首领所占据,只能通过进贡和走私的办法进入少量的玉石。
清乾隆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与当时的绘画书法以及工艺雕刻紧密联系,全面继承了前代玉器多种碾工和技巧。并有显著的发展与提高,碾法突出体量感,并追求工笔画功力。其玉质之美、品种之多、应用之广都是空 前 绝 后。清代碾法,要求严格,规矩方圆,线如直尺、圆似满月,姿角圆润光滑,无论是器物的内膛、侧壁或痕、足等次要部位也一丝不苟,里外均话费大力气,做工十分讲究,镂空尤其重要,足以以假乱真,俏色玉各种色泽组合天衣无缝。明清玉器千姿百态,造型各异。
清代宫廷玉器的繁荣昌盛,是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1760-1812年),共五十二年。这半个世纪中,清代玉器生产为什么出现空 前繁荣昌盛的光辉局面呢?
清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玉器制作也达到了玉器史上最 后的辉煌时期。清代玉器,总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 一个阶段是清初,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这一时期玉器较少,大多沿用明朝工匠艺人或使用明朝遗 留下来的玉器。第 二个阶段是清中期,包括清乾隆、嘉庆两朝。这一时期的玉器生产空 前兴盛,超越前代,出现了一些空 前 绝 后的玉器作品。总之,这一时期玉器数量多、品种全、工艺精,无论是在玉器选材,还是工艺纹饰诸方面,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个阶段是清晚期,包括道光至宣统朝,玉器生产从高峰跌到低谷。这-一时期宫廷玉基本停止,而民间治玉良莠不齐。玉器伪作盛行。
清代制玉设备不存在电动,无级变速,高合金砣具等系列的加工器具和设备且所制设备的材料、构造水平都比较原始。加工机具的自我磨损,设备构造的精度、设备运转的稳定性,碾琢工效的效率都远远低于现代加工工艺水平。工艺精度的误差是清代玉器加工工艺中无法避免的缺陷和表现特征。这种缺陷和特征清晰地反映在玉器的艺术效果上。例如;对称、平行、几何、线条的宽窄和地子的基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