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水碓的声响
三宝水碓的声响
口合安
在时令走近谷雨之际,我骑着单车来到“三宝国际瓷谷”深处,很想去聆听三宝水碓的声响,感悟它留给我们的那段记忆。
一路上满目春色跳入眼帘,顿时我浮想联翩,正在冥想之间,面前的三宝国际陶艺村那土筑的围院,一栋栋好有些年头的老式农宅依山傍水、石墩和匣钵垒砌的墙上青苔和爬墙植物增添了几分农宅那古朴的气息,穿行一条绿篱的小道,赫然映现眼前的是一堵极富创意的“千年陶艺墙”,从墙体的结构我能感受到这位文创人的意趣深远,一幅表现中国农耕文化的图腾旁搭配着挂有窑汗的砖头、古瓷偶、青花瓷柱等瓷文化元素,不难看出它承载的文化分量。它给我们讲述的是古老的文明和历史耕种在当代文化的种子,这不是常规用途的墙,也不单是一个结构来圈定和划分界限的摆件。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文化堆积的隐喻,让不同文化间的神韵组合在一起,它展示的不仅仅是东西方观念的开放,同时也融合了当地、区域、民族、国际间所有文化概念,是用陶瓷这个特有的艺术语言来传递着一种文化夙愿。由此可见“千年陶艺墙”的设计者们的良苦用心。
一路上山野间春日的美景,被眼前绮丽的风光和迷人的情景所陶醉。我骑着单车继续朝目的地前行,此刻的心情处在神思遨游之间;山野溪涧流觞曲水,正在不舍地汩汩流淌,在山谷乱石之间蜿蜒穿行,流下山箐,流过田畴,顿时只听得从空山幽谷的深处,隐约地传来“嘭、嘭”的声响,流动着舒缓的节奏,飘荡着空灵的韵律,时隐时现,亦真亦幻,穿越浓重的雾幔,那种浑厚悠长的声音,深沉而悠远,灵动而飘逸,在荒僻空寥的山谷之间回荡,夹杂着悠扬的鸟语,渐次地传入我的耳中,心也被古老而沧桑的水碓所牵引。
中国从汉代开始就出现了水碓,在西汉的一些文献中也曾有记载,它一般是乡村中村民们用来舂米的工具。而从汉唐开始,景德镇就利用水碓槌杵舂捣粉碎瓷石和釉矿石。明末清初科学家,《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可想一定到过这当年以瓷而扬名的景德镇,在他那本震惊世界的科技巨著的字里行间,有田间水车的脉动、有瓷窑熊熊的炉火、有手工制瓷的工序,在他笔下的水碓与碓寮间不难看出那种倾注着人们世代沉重而坚韧的情感。就此我们今天最不可忘记的是当年遍布通往南山山麓的那条溪水上的三宝蓬水碓,在这条水系上顺山势水流,在鼎盛时期设轮作碓竟然达到6000余座。多么壮观的灵动,可见它们屏发出脉动的声响足以震撼世界。有人问:水碓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千多年的声响,那是景德镇人的心跳,是中国人的心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至今三宝蓬的村民在农闲之余仍然以开采瓷矿制作瓷饽子作为副业,其主要工具仍然还是水碓。这水碓的确老了,无论是鼓车、还是下脚龙指水流从下部冲击轮翼带动碓支的传动,长满青苔的木轮从远古到今天满目疮痍,它不愿老死在溪涧水流轮回里,用永不停息的足趾在这里踩动着三宝蓬幽谷的早晨与黄昏。
走过历史沧桑的三宝蓬水碓,那“吱呀咚,吱呀咚---”的声响,无疑就是这山谷的图标,也是它与世界对话的方言,它带有深沉的历史印迹和传统魅力,具体形象地唱出了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生存的特质和生活习性。虽然它当年那壮观的景色逐渐在山谷溪流间消失,只剩下寥寥无几。但是,它所代表的意蕴和风韵,却长久地荡漾在人们的心头;连同我们内心深处浓郁的乡愁,依然如此的鲜活和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