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专题】回乡记:令人担忧的中学教育
【春节专题】
回乡记:令人担忧的中学教育
文/李志青
今年回浙江老家过春节,期间拜访了几位当年中学时代的老师,时隔20多年,如今的他们已经都是优秀而资深的中学教师,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从他们手中走向大学,身为大学教师,我们的讨论话题自然离不开学生的教育问题,特别是目前中学的学生培养情况如何?教学情况如何?升学情况又如何?等等,此外,也刚好碰到几位中学生朋友,与他们也做了上述问题的交流,通过这些零零星星的交流,得到的总体印象是,与国内主流大学所提倡的通识教育所不同,中学教育仍然是应试过度而基础强调不足,以及经过各种教改后,中学生身上的学业负担不是更轻,而是变得更重,可以想见的是,种种现象在国内并非个案,理应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第一个问题是,中学如何录取学生?
就笔者所了解的一所高中来看,这是省重点公办中学,有着悠久历史,也有着不错的历史成绩(升学的标准)。全校目前每个年级各有20个班级,其中4个班级是实验班,所谓实验班,也就是从市里面的各个初中进行提前招生录取进来的,不参加升学考试,就提前录取,而且提前一个学期进入到高中参加课堂学习,据了解,这四个班级的学生都是“尖子生”,他们不仅肩负着正常的高中课堂学习的任务,而且还得加入到各种学科竞赛的队伍中。这是因为,要能够获得著名顶尖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就必须在竞赛上获得好的成绩,譬如获得国家级以上的学科竞赛奖杯等。
20个班级中,除了实验班之外,其他班级都叫做普通班,这些班级中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完全通过升学考试择优选拔进来的,大概有2-3个班级的数量,这批学生正常入学,也没有参加竞赛的任务,平时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课堂学习。
除此之外,其他的班级叫做“分配班(生)”,什么是分配班(生)吗?也就是招生名额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全市各个乡镇录取进来的,类似于大学在各省的招生,由于名额是固定配给给乡镇的,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最多,但也是录取分数差别比较大的学生群体。
以上就是学生来源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还有一些“赞助生”,也就是通过“赞助”方式录取进来,但近年来随着录取政策的趋严,已经全部取消了这种招生方式。
第二个问题是,在这样的差别化录取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呢?
显然,由于生源的不同,决定了学习成绩的差异。
我在学校的一面墙壁上看到一个光荣榜,上面列出来某次学期考试600名以内学生的名单(全校一共1000多名学生),其中来自实验班的学生占据了主要的靠前排名,其次就是通过升学考试录取的普通班学生,然后才是“分配班(生)”。
据介绍,如果普通班学生能够进入到全校200名以内的话,就算是不错的成绩了(根据以往的升学历史,就能进入重点大学了)。另据了解,事实上,除了实验班外,其实普通班都是随机分配班级的,因此,班级里的成绩差异较大,最好的普通班学生可以进入全校前20名以内,而最差的可能是在全年级垫底。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其实也有很大差异,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希望能够多花时间在学习上,非常刻苦用功,但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既然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去了,还不如不学了,或者干脆在课堂上捣乱,让其他同学也无法学习(尽管这是极个别的案例,但也折射出一定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学生如何开展课堂学习呢?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体现出中学教学和教育的内涵。近年来,中学教改频繁,最近执行的是“选学业制度”(可能不是这个名称,但意思相近),即,每个学生在高一下学期就要在语数外三门功课之外,另外选择3门功课作为参加高考的方向。
譬如,选择了物理、化学和地理,那就参加3+3的高考,除了这六门功课之外的2门(一共是8门功课)也得继续学习,但只参加“学业考试”(会考),而不参加高考了。在这样的制度下,被选中的6门功课显然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了。一定程度上,这与原先的文理科分科制度的差别并不大,只不过,现在不分文理了,而是分功课。就此而言,这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不大,但问题在于,还有新的变化。
其一,高考录取制度发生变化了,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到自主招生的行列,不仅录取比例在提高,而且计分比重在增加。
譬如说,大部分名校的招生政策是“三合一”,即在会考、自主招生考和高考三者进行加权计算出一个总分来决定学生的成绩(竞赛成绩是自主招生资格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尽管名义上学生只需要参加高考的6门功课,但事实上,为了提高其他成绩,他还是得全力以赴地学好所有8门功课,以及有条件的话得参加竞赛训练。
除此之外,大学的自主招生事实上还对课堂外的知识提出极高要求(尤其是有笔试和面试的自主招生学校,课堂外的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必须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及古今中外。
与此同时,每门功课的教学内容或形式也在频繁变化,譬如在原先基础上分出各种专门的专题,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性教学,不仅是学生,就连任课教师也有点眼花缭乱。在此情况下,大部分有点特长的学生大都不敢在获得录取资格之前放手一搏,这使得被“格式化”的、缺乏特色和个性的学生越来越多。
其二,学生的评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中学生也面临高考的压力,但他们的学习强度并不是特别大,特别是心理压力不大。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除了上述的分班制度,基本每月一次的测评制度(甚至是每天都有试卷)更是非常要命。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有条件的学生的确可以做到“临时抱佛脚”的方式突击一下就能在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可能(尽管我们不鼓励这样的方式,但如果能做到其实也不是坏事)。现在的话,每月一次的测评考试,意味着,所有学生在所有时间都处在高强度的”临时抱佛脚“的学习状态,因为每次测评考试完都要进行排名(譬如发布光荣榜的方式),这样一来,即便是聪颖的学生或者最有自信的教师都必须全力以赴了,或者被逼得全力以赴了,通过重复的机械化的做卷子来获得好成绩。
这一方面是对学生有限时间的无穷消耗,他们已经失去了发展个人学习兴趣的可能;另一方面,这也对学生的体能和健康造成威胁,说实在的,在这么长期的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稚嫩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摧残。
总体上来看,与以往相比,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不是更小,而是更大了,这样的压力甚至还传递到家庭和社会层面,在笔者参观的一所中学边上,有一个教工小区,里面的主要住户除了学校教工外,就是学生家长了。很多学生家长买了房子、租了房子住在边上,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更理想的生活环境。
在此情况,上述学习学业制度的效果如何呢?
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教育部门其实也都知晓中学教育的某些弊端和情况,并采取对策。上述所提的“选学业”制度也正是其中的一种应对之道,也就是,教育部门希望各所中学把某门功课做强做大,形成自身的特色,有点类似于办大学的专业一样,不必再追求所有功课的”高大全“。这样一来,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时间腾出来,用于其他知识或者课堂外的学习。
但是,在现实面前,这样的想法也有点一厢情愿。如上所述,如今主要大学的招生方式都在转向“通才教育”,要想进入国内名校,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拿到国家级竞赛的奖杯),这样一来,即便某个中学的某门功课成绩名列前茅,那也只是让学生的高考成绩有所改善,其他功课呢?其他知识呢?那还得依靠学校的整体实力才行。
其次,学生报考高中的时候会不会根据功课特长来择校呢?这其实是很难的,一般学生自然都会首先选择名气大、实力强的中学,而不是那些在仅仅在某几门功课上有长处的特色中学,没有好的生源,又如何发展出好的特色教育呢?长此以往,那么,这样的教育改革设想就将完全落空。
再来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更加刻苦了,是不是成绩更好了呢?从目前的情况下,至少是从升学的情况来看,并没有体现出来。在中学教学大楼一楼大厅中贴着一张2015年高考成绩排名表,仅有1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没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这样的升学情况是与这所中学的历史“盛名”所不相符的。
以北大和清华这两种名校为例,他们都是以自主提前招生方式进行预录取的,也就是说,如果一旦不能进入自主招生的范围,那要想通过高考进入这两种高校的可能即便为零。所以,能否与自主招生的要求相对接是考验中学教学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显然,随着自主招生强度的不断提高,目前的学习体制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新的要求和挑战了。(备注:对于以升学为标准的教学质量,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还存在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譬如高中本身的生源范围有可能出现变化等等;)
最后,从大学的角度来谈谈对中学教学的看法。目前,国内主流大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或者称之为全才教育,就是不分专业、宽口径地录取高中生,新生第一年进入大学全部不分专业参加大类学习,随后在第二年里进行专业学习,尽管这与英美真正的通识教育还存在距离,但大的发展方向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操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同步发展,而要能在这两方面取得发展,就需要学生能从中学,乃至于小学阶段开始,打好情操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基础,让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具备相应的条件。
大学通识教育实则对中学的教育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最核心的要求是,中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不仅有更多的时间来打好学习上的基础,而且还有更多的余力来修身养性,培养个人兴趣,修习个人情操,汲取传统文化。从年龄的角度来看,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实则就是一体两翼,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合而为一地进行整合和统一,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资源也才能得到更好地配置。
当然,对于中学来讲,未来究竟如何发展,这极其复杂,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究。比如,为何在大学通识教育式招生体制的倒逼下,各地却出现不同的适应特征,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各地教育机构和中学的应对机制,以及什么因素会有助于中学的发展变得更为合理,在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效率更重要,还是公平更重要,等等这些问题显然仍需要教育领域的研究同仁进行深入研究并解答。尽管有些问题属于全体中学,但作为某个地区和中学而言,如果不能看透这些问题,真正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来更好地培养中学学生,那长期下去,无疑将面临升学上的极大挑战和危机。
(李志青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