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注:
羽檄:军事文书。
虎符:调兵之信物。铜铸,虎形,背有铭文。符分两半,右半留中,左半授予统兵将领,调兵时由使臣持右半前与持左半者验合,方能生效。
专城:主持一城或一方军政长官。
泸:即今之金沙江。
困兽、穷鱼:喻官军。官军师出无名,士无斗志,加上气候不适,地理不熟,必败无疑,故以此喻之。南诏则反是,故以猛虎、奔鲸喻之。
干戚:古兵器名。古时文舞执羽旄,武舞执干戚。
解读:
唐初,洱海周围一共有六个部落,部落的渠帅称为“诏”,因此称为“六诏”。“诏”为古白语,意为“那一片地方”之义。起初它们相互之间有经济、文化、婚姻诸方面的联系,但不具备国家性质。直到公元738年,“六诏”中较强盛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并了其他五诏,其首领皮逻阁统一洱海地区各部落,因其居地最南,故称“南诏”,建立了历史有名的“南诏国”,遂后白、彝等民族才逐渐形成。
唐玄宗开宝七年,公元738年,南诏王皮逻阁病死,其子阁罗凤袭云南王。是时南诏国国力已经较为雄厚,并企图北上中原扩张领土,曾出兵攻击四川西部。与唐王朝之间发生一系列不愉快的事件,按照南诏国官方的话说,主要责任在于唐边关大臣胡作非为而引起。天宝九年,阁罗凤进攻唐姚州都督府,杀云南太守张虔陀,次年,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大败西洱河,死者六万人。天宝十二年唐继续发动进攻诏战争,结果是全军溃败,姚州都督贾瓘被生俘。天宝十三年,唐王朝又派李宓率军七万进攻南诏,结果全军覆没。史书记载,“流血成河,积尸壅水,三军溃衄,元帅沉江”。
唐王朝与南诏的三次大战,均发生玄宗天宝十年至十三年时间内,史家以“天宝战争”名之。无疑战争给双方民众带来沉重苦难和痛苦,后安史乱起,极大支援了唐王朝的统治。不过南诏王在这之后有与唐修好的愿望,于是“遂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以存旧恩”。
然而,诚如“国家不幸诗家幸”,围绕这场战争,当时许多大诗人李白、刘湾、白居易等以史赋诗,对唐王朝暴露出来的腐败、战争给军民带来的痛苦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唐诗历史上留下一批珍贵的“史诗”,李白的这首诗作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全诗通过艺术的概括,深入挖掘事件的根源,将矛头直指唐王朝的国政,足见诗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
在盛唐的边塞诸多作品中,内容多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旅人异乡情怀、保卫国家的英雄气概、长期戍边的艰辛、和平的愿望,然而到了天宝后期后,唐王朝的开边问题严重了起来,一方面这是朝廷权臣为培植自己势力而把持政权,一方面是国家人力物力不断消耗,李白对这种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也是他一天没有忘记对于国家兴亡的责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