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的“香妃”

乾隆帝四十多位后妃中,最富于传奇色彩的该是那位据说体溢奇香、面容姣好,被后世称之为“香妃”的维吾尔族女子。由于民间传说和影视剧的渲染,“香妃”的身世弄得扑朔迷离,充满了神秘色彩。

一部名唤作《清代外史》的野史里,把“香妃”直接写作“回部某王妃”,在清军平定回乱中被俘,献给了乾隆皇帝。乾隆帝对她大为倾心,执意纳之为妃。为讨其欢心,特意建造了一座宝月楼供香妃居住,并常亲临探视,希其顺从。然而香妃性格刚烈,誓死不从,终被皇太后赐死。文中还说“都城南下洼陶然亭东北,有一冢,或谓即香妃所葬处,故以香冢称焉。”总之是说得有模有样。

当然,如今我们梳理历史资料不难发现,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所谓“香妃”,其实是乾隆帝的“容妃”。《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高宗(乾隆帝)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扎麦女。出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其他资料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需要解释的是,“和卓”乃是对我国新疆及中亚、西亚等地伊斯兰教封建贵族上层的尊称,而“台吉”一词为爵位。“和扎麦”也不是人名,而是称号。容妃父亲真正的名字叫“阿里和卓”,是回部第二十九世和卓。容妃的原名,史书上并无记载。容妃的叔叔和哥哥在配合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立有功勋并获得乾隆帝的封赏,从而一家人定居京师。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容妃被其兄送入皇宫,初封为“和贵人”,时年27岁,当时的乾隆帝50岁。

容妃入宫后确实受到了特别礼遇。一是在服饰上,允许她穿维吾尔族服装,并为其制作维吾尔族朝服;二是在饮食上也给予特殊关照,在宫中为她特意准备了回族厨师;三世允许回族杂技班入宫表演,以丰富她的生活;四是多次带着她出巡,并多有赏赐。

容妃为乾隆帝生母赐死一事,则纯属子虚乌有。乾隆生母钮钴禄氏崩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而容妃则薨于乾隆五十三年,此时皇太后已死去11年了。而且,容妃由贵人进位到容嫔继而进位到容妃,都是乾隆帝遵照皇太后的意愿而晋封的,说太后赐死容妃太过牵强!

关于容妃的安葬地,当然也不是陶然亭。陶然亭的“香冢”旁立有一碑,上面镌刻着:“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从碑文来看,葬于此处之人确为一女子,生前似乎发生过曲折离奇的情感故事,但其中未提香妃一个字,而且,大清皇妃死后岂能葬在荒草堆中?故此说也不可信。而容妃真正的安葬地应为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裕妃园寝内。

值得一提的是,据专家考证,最早出现“香妃”记载的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实际上,通过对容妃体骨进行科学检测,虽发现她具备维吾尔族人的体貌特征,但并没有发现释放异香的特殊物质,“生而替有异香”只能是个传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