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唐诗解读——李白之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注:

东鲁:在今山东兖州一带。

沙明:溪边的沙滩被月亮的银辉映照得十分明净。

天倒开。天空倒映在水中。

波摇石动:水波荡漾,石影晃动。

轻舟泛月寻溪转:典出《世说新语·任诞》:东晋王徽之家住 山阴。一夜大雪,四望皆白,忽忆住在剡溪的好友戴逵,便乘船往访,天明抵戴所,不入而返,并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解读: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白与家人寓居东鲁,常与当地名士韩准、裴政、孔巢父等人饮酒酣歌 ,裘马轻狂,时人称他们为“竹溪六逸”,这首诗记录了李白泛舟东鲁门的一段生活经历。

首句直接入景,“日落”点明时间,正因为日落,引起下面的一系列独特的视觉感受,夕阳斜挂,与沙洲相连,故有“沙明”之感。“天倒开”令人想到天色已晚,荡舟水上,四周波光粼粼,水面借着夕阳之辉在水中闪耀,铺展开一片倒置的天空,尽入荡舟人眼底。

次句则更详尽地描写泛舟之所见所感,船儿随波摇荡,水流萦回,造成“石动”的感觉,这与上句“天倒开”都是主观感受,诗人这样写,是真正放纵心情,将自己完全置于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其中,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

“轻舟泛月寻溪转”,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日落渐渐变为月色笼罩,月色本就空灵,加上小舟的轻巧,舟上诸人身心愉快,无外物之累,心情悠哉放松。飘飘然在月光的照耀下沿溪寻路,随弯而转,虽不知目的地在何处,但沿途点滴美景已经足够令人陶醉。

末句化用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浑然不觉中将优美景致和闲适心情巧妙结合,升华到一个新高度,此处“疑”字用得极好,诗人已经分不清今人与古人、黑夜与白天,这些当然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