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故宫博物院钧窑精选

色彩艳丽的钧瓷

钧窑在后世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八卦洞、钧台及汝州等周边地区,形成一个较大窑系。关于始烧年代,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有认为始烧于北宋晚期,也有认为始烧于金代,尚待今后考古发现印证。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传统钧瓷瑰丽多姿,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有巧夺天工之美。

钧窑烧成温度介于1250℃——1270℃之间,为还原气氛。钧釉中的红色是还原铜的呈色作用,钧釉中的紫色是红釉与蓝釉相熔后产生的结果,天蓝钧釉中的红斑、紫斑是人为有意涂洒了一层铜红釉所形成的。

在各式花盆、盆托及出戟尊等器物底部均刻有一至十的数字款,为烧制前刻款。还见有宋代宫殿名的刻款,“奉华”,为当时宫廷玉匠后刻款,汝窑、南宋官窑、定窑均有此刻款。此外,还有清宫造办处玉匠后刻的铭款,如“养心殿”、“重华宫”、“锺粹宫”等等,这些刻款是表示某件器物在清宫内所陈列的具体位置。

(藏品名称及年代依照馆方标示)

钧窑天蓝釉盏托

钧窑天蓝釉盏托,北宋,高5.6cm,口径5.9cm,底径4cm。 盏与托连烧,圆口,中部出托沿,圈足中空。通体施天蓝色釉。盏托又称茶托子,为古人品茗用具,以防手持茶盏烫手,最早见于唐代。据唐代《资暇集》记载:“茶托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烫指,以碟子乘之……人人为便。”其后开始不断出现各种材质与形状的盏托。

钧窑天蓝釉碟

钧窑天蓝釉碟,北宋,高2.1cm,口径10.3cm,足径4.7cm。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对此件器物之用途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日用类的浅碟,有的认为属于文房类的笔掭。而据传世钧窑墩式碗造型的尺寸、大小来看,这种浅碟有可能是墩式碗的盖子,与碗配套使用。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钧窑天蓝釉碗

钧窑天蓝釉碗,北宋,高7.9cm,口径18.9cm,足径5.7cm。

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此碗圈足处不施釉,露出胎色呈黄铜色。清代乾隆皇帝御制诗《题钧窑碗》,其中有“围匡底用以铜锁,口足原看似铁坚”句,描述的正是这种似铜铁色的圈足。

钧窑天蓝釉盘

钧窑天蓝釉盘,北宋,高4.3cm,口径18.4cm,足径6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北宋,高13.1cm,口横22.5cm, 口纵15.2cm;底横13.4cm,底纵8.4cm。

花盆呈六方形,折沿,深腹,底下承以六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外底涂刷酱釉,有七个渗水圆孔,并刻釉数目字“八”,标明其为同类花盆中较小者。此花盆为河南禹县官钧窑产品。钧窑曾烧造大量花盆以供御用,形式多样,见有葵花式、海棠式、菱花口式,六方形、长方形等。花口花盆的制作,从制坯、成形到烧造成功,实属不易,成品率较低。可见官窑产品的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此件六方花盆作为宫廷陈设用瓷,做工考究,造型端庄,可谓既美观又实用。传世官钧窑瓷器的外底大都刻有从“一”到“十”色不同数目字,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根据现存实物证明,数目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北宋—金,高4.1cm,口径8.3cm,足径2.9cm。

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圈足涂褐色釉。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红(紫)色斑块。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定,没有规律,具有随性率意的特征,融合在底釉中,如同窑变自然形成的效果一般。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北宋,高2.5cm,口径17.7cm,足径10.4cm。

盘折沿,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北宋,高22cm,口径23cm,足径14.5cm。

花盆呈渣斗形。侈口,宽唇,长颈,圆腹,圈足较高。底开有五个渗水圆孔。胎体厚重。里、外施天蓝色釉。器底露灰胎,底外和圈足内壁均刻有数目字“二” 。圈足所刻数目字笔画宽且深,同其他“官钧”器物上所刻数字风格相同,应是钧窑工匠所刻。外底刻划的数目字笔画细而浅,当为后人补刻。钧窑瓷器的釉是一种乳浊釉,它不同于玻璃状的透明青釉,而是典型的乳光青釉。其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淡者称为月白,红色是釉料中还原铜的呈色,紫色则是红釉与蓝釉相互融合的结果。钧窑首创性地烧制铜红釉,这种釉色青中带紫,宛如蓝天中绚丽的彩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备受宫廷的青睐。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盘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盘,北宋,高2.6cm,口横23.7cm,口纵12.2cm,底横18cm,底纵7.5cm。

盘呈四瓣海棠式。折沿,浅弧腹,平底。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北宋,高21.5cm,口径23cm,足径13.5cm。

花盆呈渣斗形。广口,口以下渐敛,圆腹,圈足,头与腹部高度相当。通体施灰紫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此花盆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外底刻有数目字“二”,并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当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钧窑月白釉长方花盆托

钧窑月白釉长方花盆托,北宋,高5.7cm,口横18.8cm,口纵15.2cm。

花盆托呈长方形。口微外侈,折沿,委角,腹壁较浅,底下承以四个云头形足。内、外均施月白色釉,边、棱釉薄处呈酱色,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有数目字“九”,并有一周支烧钉痕。左上和右下角各开有一个渗水圆孔,已被填平。从造型看这是一件花盆托,不是花盆,因此底部原不应有渗水孔,而且即使有的话,也应是五个,而不是两个。因此,这件花盆托上的两个渗水圆孔,应为后人所刻。钧窑烧造的花盆式样种较多,见有葵瓣式、菱花式、海棠式、仰钟式、六方形、长方形等,工艺考究、造型独特,均为宫廷陈设用器。

钧窑天蓝釉卧足盘

钧窑天蓝釉卧足盘,北宋,高2.3cm,口径12.6cm ,底径3.8cm。

盘敞口,浅弧腹,平底,卧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露出黄灰色胎体。卧足内无釉。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北宋,高4.5cm,口径13.1cm,足径4cm。

碗敛口,外口沿下有一周突棱,弧壁,痩底,圈足。足部露胎无釉,通体月白釉紫红斑装饰。造型古朴端庄。宋代钧釉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深的称为天蓝,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釉。

钧窑天蓝釉红斑三足炉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三足炉,北宋—金,高6.8cm,口径7.4cm,足距3cm。

炉敞口,折沿,短颈,鼓腹,平底下承以三个乳足。里、外施月白色釉,外壁饰大片的紫红色斑块,颇似天边的灿烂云霞,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北宋,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

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此碗器形古朴稳重,给人敦厚淡雅之美感。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北宋,高2.9cm,口径13.3cm,足径8cm。

盘呈八瓣葵花式,敞口,弧腹,浅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及盘壁出筋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高7.3cm,口径20cm,底径6.7cm。

洗长圆形,口沿的局部为伸出的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洗有陶和瓷制品,陶洗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均有制作,瓷洗以唐代越窑、宋代钧窑,尤其是元代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制品为多。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蓝色称天青,较深的称天蓝,此件比天青更淡,故称月白,具有萤光般的幽幽光泽。

台北故宫博物院钧瓷精选

(藏品名称及年代依照馆方标示)

金钧窑青瓷葵花式单把杯

高5.4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7.1厘米、侈口、六瓣葵花式碗,全器施略泛灰浊的天青釉色,器底有三个支钉。

金-元钧窑月白出戟尊

高26.5厘米,口径21.7厘米,足径17厘米、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稜四道,故称为「出戟尊」。通体罩施月白色釉,釉质乳浊,釉表气泡十分明显。施釉至足际,口沿及扉棱边缘釉薄处,皆呈土黄色。底涂赭色护胎汁,足内弧形釉面莹亮,局部出现蓝彩,并刻有数字「五」。

金-元钧窑月白出戟尊

高24.6厘米,口径20.5厘米、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棱四道。通体罩施月白色釉,釉质乳浊,釉色泛白,釉表气泡十分明显。施釉至足际,口沿及扉棱皆呈土黄色。足内凹圆底亦施月白色釉,中心隆起一泥丸,旁边原胎裂一道;足底缘加涂褐色护胎汁,凹圆釉面后科数字「六」,刻痕内加填硃砂。

金-元钧窑丁香紫出戟尊

高24厘米,口径19.5厘米、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棱四道。通体罩施丁香紫釉,紫色釉层间杂蓝彩,釉面莹亮,釉表气泡十分明显。施釉至足际,口沿及扉棱的土黄色边,在深紫色釉的衬托下,份外鲜明。凹圆底施天蓝色釉,釉面后刻有数字「八」,刻痕内加填硃砂,足底缘涂褐色护胎釉。

【金-元钧窑葡萄紫出戟尊】

高20.1厘米,口径13.5厘米、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棱四道。通体罩施葡萄紫釉,釉面莹亮,釉色为玫瑰红色,施釉至足际,口沿及扉棱皆呈土黄边;凹圆底釉呈天蓝色,釉面明亮,开灰色纹片。足内后刻数字「六」,刻痕内加填硃砂,足底缘涂褐色护胎釉。

【 金-元钧窑月白出戟尊】

高19.5厘米,口径14.7厘米、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棱四道。通体罩施月白色釉,釉层不匀,釉色泛灰,釉质乳浊,釉表气泡眼明显。施釉至足际,足胫流汁堆积。口沿及扉棱呈土黄边。足内凹圆底及足底缘加施酱色护胎釉,中心凸起一泥丸,釉面光亮,局部出现蓝彩,足内印数字「十」,口沿伤缺

【 金-元钧窑天蓝丁香紫渣斗式花盆】

高26.1厘米,口径27厘米,腹围84.2厘米,足径16厘米、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表光亮明艳,釉色不均;器外丁香紫釉于颈部渗出蓝色的条斑,腹部有一周淡紫色的釉彩。器天蓝釉面屡见蚯蚓走泥纹。口沿呈褐色边,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字「一」。

【金-元钧窑月白出戟尊】

高19.8厘米,口径14.2厘米、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稜四道。通体罩施月白色釉,釉层薄而不匀,釉色泛青,釉质乳浊,表面光亮,气泡十分明显。施釉至足际,足边流之堆积,口沿及扉棱皆呈土黄边。足底缘及足内凹圆底加涂酱色护胎釉,凹圆釉面局部出现蓝彩,中心凸起一泥丸;足内印数字「十」。

【金-元钧窑天蓝玫瑰渣斗式花盆】

高23.3厘米,口径23.6厘米,腹围76厘米,足径13.8厘米、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口沿削去一段,加镶铜釦,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面色彩绚丽,器外颈腹衔接处,粉蓝釉层中出现紫红色的彩斑,腹部大片玫瑰红釉层中又跳跃着蓝紫色的彩斑,足胫紫蓝色。器口呈天蓝。施釉至足际,修釉边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字「三」。

【金-元钧窑丁香紫渣斗式花盆】

高19.5厘米,口径21.3厘米,腹围67厘米,足径12.1厘米、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通体罩施丁香紫釉,胎厚釉浓,釉面莹澈光亮,口沿呈褐色边,足边修釉精整,底、足缘加涂酱色护胎汁,底后刻数字「五」,刻线细而有力,有清宫所刻「养心殿东暖阁楼下用」的款记。

【 金-元钧窑葡萄紫渣斗式花盆】

高19.2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12厘米、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通体罩施葡萄紫釉,胎厚釉浓,釉面清澈明亮,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底、足缘皆涂酱色护胎汁,底后刻数字「五」,刻字所在的周缘有刮釉痕。

【金-元钧窑月白渣斗式花盆】

高18.2厘米,口径20厘米,腹围63.4厘米,足径11.8、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通体罩施月白色釉,釉色泛青,胎厚釉浓,釉面清澈明亮。颈部釉面满布蚯蚓走泥纹,口沿呈褐色边。施釉至足际,足胫修釉边,釉彩局部剥落。足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涂酱色护胎釉,底印数字「六」,并有清宫所刻「建福宫敬胜斋楼下用」的款记。

【金-元钧窑天蓝玫瑰紫渣斗式花盆】

高15.2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12.4厘米、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口沿削去一段,加镶铜釦;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面明亮,釉色不均,颈部釉彩呈葡萄紫色,衔接至腹部颜色渐深,但上缘出现淡紫色的釉彩,至腹部下缘,深紫色彩又变成浓艳的酒红色。器天蓝釉彩间饰着紫色斑纹。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边清晰,足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加涂酱色护胎汁,底后刻数字「六」,字迹拙劣。

【金-元钧窑天青渣斗式花盆】

高17.5厘米、口径19厘米,腹围60.1厘米,足径11.1厘米、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通体罩施天青色釉,胎厚釉浓,釉面清澈明亮。颈部釉面满布蚯蚓走泥纹,腹部上缘出现一周月白色的釉彩,口沿作褐色边。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边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加涂褐色护胎釉,底印数字「七」。

金-元钧窑天蓝海棠红渣斗式花盆

高17.1厘米,口径19.2厘米,腹围59厘米,足径10.9厘米、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面光亮明艳,釉色不均,器外颈部红蓝相间,腹部釉彩局部转成浓艳的深红色,深红釉面间杂深紫色的斑点,局部犹泛蓝紫色。施釉至足际,修釉边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加涂酱色护胎汁,底印数字「七」。

金-元钧窑天蓝玫瑰紫仰钟式花盆

高23.5厘米,足径16.1厘米、椭圆口、口沿外敞,深弧壁、上丰下敛,矮圈足,底挖渗水孔五个。周壁胎较薄,底足渐厚。通体罩施浓釉,釉色不均,器外口沿呈褐色边,口沿以下一周蓝色釉,釉面间杂着紫色的彩斑,顺着外弧壁往下,蓝色釉彩逐渐转成深玫瑰紫色,在蓝紫釉彩交接处,穿过一条不规则的酒红色釉彩。器内蓝、紫釉彩相间。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端整,露胎处皆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字「一」。

【金-元钧窑天蓝丁香紫仰钟式花盆】

高16.1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10.5厘米、侈口外敞,深弧壁、上丰下敛,矮圈足,底挖渗水孔五个。周壁胎较薄,底足渐厚。通体罩施浓釉,釉表气泡明显,釉色不均;口沿呈褐色边,外弧壁釉彩蓝紫相间,釉面浮出紫或红的彩斑,淡紫的釉面则出现深紫的条斑。器口缘一周紫蓝色,至内周壁转成天蓝,千变万化的釉彩,完全出人意表;难怪钧釉素有窑变釉之称。施釉至足际,足边留有一道修釉痕,足底缘修饰端整,露胎处皆涂酱色护胎汁,底印数字「八」。

【金-元钧窑天蓝葡萄紫仰钟式花盆】

14.8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9.7厘米、侈口外敞,深弧壁、上丰下敛,矮圈足,底挖渗水孔五个。周壁胎较薄,底足渐厚。通体罩施浓釉,釉面匀亮,口沿呈褐色边,外弧壁葡萄紫釉,至内周壁转成天蓝。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端整,底刻数字「九」。

【金-元钧窑天蓝葡萄莲花式花盆】

高16.5厘米,口径22.8厘米,足径11.9厘米、作六瓣莲花形,胎骨丰厚,侈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稜,深腹、上丰下敛,外壁依随莲花之形,作鼓起、凹进的变化。平底挖五孔,矮圈足,足圈对应折沿亦呈莲花形。通体罩施浓釉,釉面不匀,口沿一道褐色窄边,外壁葡萄紫釉局部出现天蓝色的釉彩,内壁则蓝、紫彩釉相间。施釉至足际,足内周壁与外底皆涂酱色护胎汁。足底缘与口下伤缺处皆露灰土色胎,底印数字「七」,并有清宫所刻「养心殿随安室用」的款记。

【金-元 钧窑月白葵花式花盆】

高20.6厘米,口径28.2厘米,足径14.1厘米、花盆作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器壁依随葵花式而作鼓起、凹进的变化。平底挖五孔,矮圈足,足圈呼应折沿,亦作葵花形。通体罩施月白色釉,胎厚釉浓,釉质乳浊,釉表气泡明显。釉面偶见蚯蚓走泥纹,并有米白色的流釉痕。口沿棱边与器内周壁的棱线,皆呈褐色。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整齐,底缘平整,外底涂酱色护胎釉,并刻数字「一」。

【金-元 钧窑天蓝葵花式花盆】

高17厘米,口径24.8厘米,足径12.4厘米、花盆作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器壁依随葵花式而作鼓起、凹进的变化。平底挖五孔,矮圈足,足圈呼应折沿,亦作葵花形。通体罩施天蓝色釉,胎厚釉浓,釉质乳浊,釉色深沉。口沿稜边与器内周壁的稜线皆呈褐色,盆外口之下有一周月白色釉,葵瓣形壁面有蚯蚓走泥纹。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整齐,底缘平整,器底涂酱色护胎汁,并刻数字「五」。

【金-元 钧窑天青玫瑰紫葵花式花盆】

高16.1厘米,口径22.7厘米,足径11.5厘米、花盆作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边凸起一道细稜。深腹、上丰下敛,器壁依随葵花式而作鼓起、凹进的变化。平底挖五孔,矮圈足,足圈呼应折沿,亦作葵花形。胎体厚重,通体罩施浓釉,釉质乳浊,釉表气泡稯眼明显。釉彩丰富多变,口沿稜边与器内周壁的稜线皆呈褐色。盆外口下一周酒红色流釉,花瓣形壁面酒红色的釉彩间杂着灰紫色的彩斑,其中红色的釉面于烧造过程出现裂隙,为后来的流釉所填补,形成灰紫色的蚯蚓走泥纹。而衔接葵瓣形壁面的凹槽,则是酒红色的流汁。盆内釉色天青,施釉至足际,底缘平整,无釉处皆涂褐色护胎汁,底印数目字「七」。

end
(0)

相关推荐

  • 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钧窑瓷器 民钧(三)

    导  读 钧窑产量最大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生活器皿,釉色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色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由于这类产品主要供民间日常生活使用,故俗称"民钧& ...

  • 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钧窑瓷器 民钧(二)

    导  读 钧窑产量最大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生活器皿,釉色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色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由于这类产品主要供民间日常生活使用,故俗称"民钧& ...

  • 两岸故宫博物院元代瓷器精选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龙泉窑青釉执壶 (局部) (局部)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局部) (局部) (局部) 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 (局部) (局 ...

  • 珍贵难得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四)完结篇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 ...

  • 珍贵难得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二)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 ...

  • 珍贵难得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一)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到现在未找到确切窑址. 哥窑瓷器非 ...

  • 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精华)

    汝窑之所以被后世推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产品所施淡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汝窑青瓷选料精心.做工考究.胎体较薄,绝大多数都光素无纹饰,个别采用刻.印花 ...

  •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你都见过么?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十大镇馆之宝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北京故 ...

  • 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全记录

    宋徽宗笃信道教,以"静为依归",崇尚自然含蓄.清淡质朴的审美观.汝窑瓷器薄如纸.明如镜.青如天.面如玉,天青色釉的幽玄静谧, 正适宜这种审美情趣.'五大名窑,汝窑为魁',汝窑是中国 ...

  •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合称"五大名窑".故宫博物院是收藏传世"五大名窑"瓷器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且多数藏品属于原清宫 ...

  • 收藏殿堂 | 两岸故宫博物院翡翠藏品比较和欣赏

    (这可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名扬四海.) (指甲套,美轮美奂,尤其是色彩搭配素朴而高雅.) 下面就是"收藏在北京故宫中价值连城排名前十位的十大翡翠"图片. <收藏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