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地球日参加耶鲁的植树活动
【经岚观察】17033
地球日参加耶鲁的植树活动
文/李志青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想起若干年前的今天曾有幸在耶鲁大学参加当地的一个植树活动,并写了一篇小文,翻看了一下,觉得仍有些意思,就贴出来,权当“新瓶装旧酒”了,以记载岁月。
4月22日是全球的第×个“地球日”,“地球日”是一个旨在唤起大众环保意识的全球性节日。尽管在环保意识日益得到普及的今天,×年前设立的这个全球性环境保护节日正在逐渐失去其创办初期的特殊意义,但仍有很多组织、团体和个人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个节日,耶鲁也不例外。
耶鲁历来热心公益事业,环保议题自是受到了从上到下的广泛重视。在学校层面,它设有一个直属校长领导的机构,叫做“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专门致力于耶鲁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在专业学院层面,耶鲁的森林与环境学院阵容庞大,在世界上首屈可数;在研究机构上,与环境有关的可谓是遍及全校各个学科,森林环境学院里面的各种研究中心自不用说,包括法学院、管理学院、经济系、医学院、文理学院、工程学院、神学院等等在内的不同学科,基本上都有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从中也可见环境保护的热门了。
其中有一个机构是最新成立的,叫“气候与能源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特殊之处在于雷文校长专门请了曾与戈尔联合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组织”(IPCC)主席Pachauri博士来兼职担任这一中心的主任。正是这个机构,在“地球日”过后的周末里要组织一场国际性的研讨会,主题是“克服新能源发展的障碍”,邀请了众多相关的政学商人士参与。为此,气候中心与校可持续发展办公室联合,在会议的前一天,也就是“地球日”的后一天,为耶鲁社区以及远道而来的会议嘉宾,专门组织了会议前的热身活动,活动分成两部分,上午是“社区减排活动”,下午是“游览可持续校园”。
就是在气候中心发给我的参会通知里,看到了会议前的活动,我想着既然是专门为会议安排的,应该是有点意思的,况且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其他参会代表进行一些交流,于是我就按照通知要求,准时在10点赶到了位于Hillhouse大道上的交通集合点,结果却没发现什么人,印象中应该是有一大堆人的啊,再转了一圈,终于在路边找到了一辆Van,车上有两张看起来蛮熟的面孔,就问了一下,是不是在这里集合参加“社区减排活动”,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还恭喜我是第一个参加的人,我当时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看来这个活动不怎么受欢迎啊,是不是不值得来啊?但既来之,则安之,等了一小会,有两人逡巡着也慢悠悠地往这边来了,竟然是母女俩,女儿只有10来岁,看她的打扮,感情是来参加春游的,聊了两句,妈妈是森林环境学院的Staff,然后她们也开始一起等,后来又来了一个老头,是纽黑文市的居民,退休了,帮助社区做一些环保的公益事业,还有一个是来自森林环境学院的访问学者,竟然是台湾人,但她是从田纳西大学过来做访问学者的,接着是一个森林环境学院的硕士生,最后到是一印度小伙,他脖子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相机,原来是会议主办方请的兼职摄影师,他要负责把所有与会议有关的活动都拍下来,包括第一天的会场外活动与第二天的会场内活动。
就这样,一行7人加上负责组织兼司机的女孩子坐上那辆白色的Van,位置是刚刚够,看来主办方是胸有成竹,参加这活动的人应该不会很多。一路上大家就开始聊了起来,先是相互自我介绍,然后,大家就都很关心接下来的活动安排了。女“导游”就开始拿出一个日程表,开始介绍了,听完之后,重点有两个,一是上午的“社区减排活动”其实就是让大家作为义工去一个教堂帮助植树,二是活动结束了回到出发的地点,有午餐供应。原来就是植树啊,这个也能冠以“减排”的名义了,看来这里也够与时俱进的。不过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森林树木确实是控制温室气体浓度的重要工具,称为“碳汇”,也就是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起到减排的作用。可在一般人的原有印象中,植树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抵御风沙等,因此,记得以前在国内参加过的植树活动大都敷衍了事,成效不佳。我和坐在后边的台湾人嘀咕着,这下可好,中国的树还没种过几棵,却赶到美国来帮他们植树了。
很快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黑人聚居区的教堂,周边晃荡的都是五大三粗的黑人,下了车,发现现场已经在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显然,我们这群菜鸟并非今天植树的主力,只是做做帮手而已,但即使仅是做帮手,也是需要培训的。一个看起来像工头的白人男子,看到我们来了,吆喝了几声,让现场所有的人都把手头的活停下来,聚集起来围成一圈,先是介绍了我们的来历,然后是介绍了今天所要做的工作,这才了解了,原来今天的植树活动真的是纽黑文市政府与耶鲁大学联合支持的一项城市减排项目,该项目先是在各个社区进行能源和减排审计,植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所有植树的人里面,除了我们是作为义工参加的除外,其他人都是专门花钱聘请的,里面有的是市政公司的工人,还有的是耶鲁的学生,他们来勤工俭学。很有意思的是,介绍完情况,主持人还让大家交流互动,带领我们的女孩子就说植树怎么怎么有意义,可以减排什么的,然后,那个主持人问了一个听起来很雷的问题,“什么叫温室气体?”,其实,他不是为自己问的,而是为那些工人问的,因为有的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他可以很专业的种树,但却未必知道种树的意义何在。就这样,我们7个人自愿地被分拆开来,进入专业的植树队伍里面去。我呢,就主动去参加那个耶鲁学生所在的小组,他们小组一共3个人,两个是学生,还有一个看起来应该是工人。
初看起来,不就是种棵树吗,挖个坑,把树种进去,然后盖上土。实则不然,虽然没有多么的复杂,但也绝比我想象来得更复杂。既然是市政府出钱做的项目,那么肯定就要保证专业性了。我提到的那个耶鲁学生,其实她的专业与种树无关,记得好象是做海洋生物研究的,但她种起树来非常专业,很有讲究,正是在她的讲解下,我才逐步了解其中的一些细节。比如,怎么选择植树的位置,坑要挖多深,多大,树种怎么摆置,泥土怎么归位,树枝怎么修剪等等,后来了解,她也是在种树的过程中不断自学到这些知识的。
就这样,我时而在傍边做着帮手,时而挽袖上场,正儿八经地种起了树,挖坑的过程还遇到一点小障碍,这个坑下面尽然刚好是城市的煤气管道,还好挖的人很有经验,碰到硬物就很小心的拨开泥土,发现了这个障碍,那就只好挪位了,我们往侧边多挖了几十公分,结果又碰到混凝土,拿来那种夯土的工具,一下一下的凿开混凝土,勉强做了一个合格的坑出来,然后把树扛过来,放进去,固定好朝向和位置,再把土铲回去,做成一个甜甜圈模样的土层,把树围在中央,这是为了便于等会浇水时,水不会往外溢出来。这里面都是学问啊,接下来的工序是拿两个杆子固定住树枝,最后就是用大剪刀修剪树枝了,一个是要把病枝剪掉,另外是把朝向马路方向的树枝剪掉,免得以后长长了,妨碍马路上的车辆通行。
完成后,看着我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很有成就感,就拿出手机给工友们和小树照了张相,以此留念。有朝一日,等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了,可不要忘了我这个植树人了啊!
(2010年6月5日写于耶鲁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