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作家】龙杲/锄黄豆(“回到龚家洞”系列三) 2024-05-02 14:51:02 锄黄豆 作者:龙杲 田土承包到户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各家各户自主经营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除了没有不种上作物的,种什么作物,种好种坏,种多种少,全凭自己作主,没有人管你。过了谷雨,地里的黄豆长得有三四寸高了,用一只手翻转脉门,虎口向下盈盈一握,豆苗从拳心冒出头来。几场春雨过后,又经太阳一晒,多数土地变得板结。有些带粘性的土地上,表层像是大地一个结痂的伤口,绷着一层硬壳。由于不能疏松透气,又缺少肥料,这些地上的豆苗便长得黄皮寡瘦,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瞅准天气给黄豆松土、施肥,已是迫在眉睫。那个时候,大多数家庭烧火做饭,炒菜烧水,烧的都是柴火,都有一只高高烟囱的通灶,一日三餐制造着村里条条道道的炊烟。灶膛里燃烧过后的灰烬,通过炉栅掉落灶底的巷道,积多了,便收集起来堆放在专门的灰房里。作为一季黄豆惟一的一次追肥,灰堆中浇上人畜粪尿,加入敲碎了的,榨过菜籽油或桐籽油的枯饼,有时为了防治“地蚕”等害虫蚕食豆苗,还会加入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榨过茶籽油的枯饼,用四齿耙头拌匀,称为“尿窖灰”。窖作窖藏或者掺杂的意思。灰里面的成份不只是尿,是锄黄豆时上好的肥料。锄黄豆一般选择在天气晴好的下午。上午不宜锄黄豆的原因,是由于夜来的露水未干,拌动过的豆苗,容易滋生一种叫做“蟀”的害虫,那种害虫是黑色的,细如粉末,密密麻麻粘在豆叶上,叶子因此变得卷曲,颜色黯淡,俗称“猪耳朵”,严重的会导致整株黄豆死亡。锄黄豆时,有时是我一个人,有时同去的,还有星期天放学在家的弟弟。我用竹编的撮箕盛好“尿窖灰”,用脚踩紧,或用田铲拍实,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在路上洒落。再用锄黄豆的“双耙”(两齿耙)柄挑着上路。弟弟去锄黄豆时,因年纪尚小,挑不动这样的担子,就跟在我的后面,挥舞手中的细双耙,表演着舞狮班里学来的武术动作,一会儿“雪花盖顶”,一会儿“婆婆穿针”,到了山前才打住。我家种黄豆的旱土,分在不同的两个山窝,一个叫塘尾窝,一个叫梅子窝。去塘尾窝只要翻过一个山坳,再经过一条叫响塅的山谷就到了,土地就在一口清水荡漾的山塘后面,当时那里还住着一户人家。因为有人烟居住,去塘尾窝的路除了要平坦一些,我们走累了,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会热情地搬凳、泡茶,天热的时候,还会递过来一把老蒲扇,让我们缓气歇脚,身上凉快了再去窝里锄黄豆。塘尾窝终归是偏僻了一些,那户人家后来搬离了那里,树挪死,人挪活,如今因土地上实施了退耕还林,我们不再到那里去种黄豆,人家在山外面的生活过得滋润,孙子都在小镇上买车置房,塘尾窝里已是杂花生树,芳草萋萋。种在梅子窝的黄豆,不论是最初的种,接下来的看和锄,到最终收回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从梅子窝的地上收成几十斤黄豆,或者是为了吃上一块产自梅子窝的豆腐,因为山高路远,往往要付出比塘尾窝更多的力气和时间。好在那个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成本低廉,大家都是围着一亩三分地转圈,有力也没处使。一个晴朗的午后,天空飘着几朵诡谲的云彩,我和四弟到梅子窝去锄黄豆。顺着响塅山谷直下,过了石筻口,从拦门坳开始爬山,爬上一座叫李麻子崖的高山,再沿着一条长长的山埂,时而下坎,时而上坡,在陡峭的山脊上斗折蛇行,最终来到四面群峰环抱的梅子窝。当时队里分地时,作了远近搭配,梅子窝十几块土地,相对分给十几户人家,我家的地在自下而上的第三块吧。我们去时,人家的黄豆,有的已锄过了,垄间满是一道道的双耙痕。也有未锄过的黄豆,我们从地旁经过时,青中带黄的豆苗,摇曳着嫩叶,像是要跳出土面,像细伢子看到了母亲,一副嗷嗷待哺的样子。在开始锄黄豆之前,先抓一把“尿窖灰”,放在黄豆的株距中间,距离要不远不近,太远了,黄豆吸收不到肥效,而太近,施在黄豆的根部,又因“尿窖灰”的肥效太浓,像是一副清汤寡水的肚肠,突然面对着一桌的大鱼大肉,需要有一个缓冲期,否则会适得其反。放好了肥料,我和弟弟手持着双耙,双腿张开,踩在两垄黄豆中间,一边给黄豆松土,一边往后退,脚不停手不住地开始锄黄豆,动作跟插秧类似,退步原来是向前呢。一会儿,天空翻滚着的云彩,越来越诡谲,云彩变幻着各种形状,向我们的头顶压来,好像是要下雨了。由于梅子窝荒无人烟,离家又远,我们的手上加快了节奏,心中想着来一趟不容易,争取在下雨前锄完这块地回家。风先来了。呼的一声,又一声,猛烈的狂风从梅子窝的南面压了过来。一时山摇地动,狂风摇晃着树枝,翻卷起树叶,又齐刷刷的把树枝压着往一边倒,整个山林发出哗哗的,骇人的巨响。我和弟弟吓得匍匐在土沟里,狂风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从来没见过如此巨大的,肆虐的狂风。也是这一次,我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奇景,一只五彩斑斓的野鸡,在空中像一个凌乱的彩球,随着狂风“扑”的一声,扎进了山窝后面的树林中,生死未卜。这个时候,大雨倾盆而下,把我们全身淋了一个透湿。风停雨住,东方现出一道美丽的彩虹。我们从窝沟里爬起来,看着垄间的黄豆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施下的“尿窖灰”被暴雨淋得七零八落。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是天意,我们没法改变,只好落寞地收拾好农具,踽踽回家。我之所以要记述和弟弟在梅子窝锄黄豆的那次经历,是因为那次经历,实在是刻骨铭心。教书的弟弟,在他回忆从前的文章里,也有过这次经历的记述。今天村里的孩子们,包括我的子女,他们不知道梅子窝在哪里,去过梅子窝的,也无法想象这样茂密的树林里,怎么能种黄豆;他们作为农民的儿孙,更不知道一粒黄豆从种到收,到最终端上餐桌,是怎样一个艰辛的过程。往事就这样湮没在时光的深处。 作者简介 龙杲,平江人,农民,文学爱好者。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赞 (0) 相关推荐 豆苗怎么做好吃?清炒豆苗,简单好学又好吃 豆苗怎么做好吃?清炒豆苗,简单好学又好吃 风雨同舟《狂风呼啸的夜晚》 狂风呼啸的夜晚 倾听窗外的狂风呼啸 我的心也随风飘摇 远方的你可知道 我对你思念如潮 在这狂风呼啸的夜晚 我再次失眠 与你相聚的片段 在我脑海中浮现 好想立刻飞到你的身边 没有你的日子里 我感觉度日如 ... 狂风 狂风 四处山巅起风烈, 高原地方见污腾. 旷野银丝弄弦乐, 万树鞠躬树枝鸣. 只见莎霾不见洁, 天空瓦砾学鸟行. 2019.05.15(晚) 5619 挡不住 海欧在狂风中飞舞 梅花在寒雪中怒放 狂风挡不住鸟吼叫 玫瑰花在风中微笑 大树在狂风中摇摆 不管气温多么严寒 不管狂风多么狂暴 挡不住鸟叫花开放 坚强得难让人遗忘 二0二一年五月新疆 【洞庭作家】龙杲/收黄豆(“回到龚家洞”系列四) 收黄豆 作者:龙杲 到了每年的公历七月,干支历的午月过完,未月开始,天气已经很热了,农事节气刚好是小暑.小暑时节,浅山窝里的黄豆,经过下种,薅草和施肥,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劳动.在这一系列劳动过程中,其 ... 【洞庭作家】龙杲/看黄豆(“回到龚家洞”系列)(二) 看黄豆("回到龚家洞"系列) 作者:龙杲 各个浅山窝里的黄豆全部种完了.从种子落地到破土萌芽,大概需要经过五六天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在黄豆种子未破土萌芽之前,队长会安排一两个劳力 ... 【洞庭作家】龙杲/“七老潭”记(“回到龚家洞”系列散文)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七老潭"记("回到龚家洞"系列散文) 作者:龙杲 龚家洞彭家大屋的门前,有好大一片总称为黄灯寺的良田.村民们祖 ... 【洞庭作家】胡晓斌/诗意龚家峒 诗意龚家峒 作者:胡晓斌 从平江县长寿镇西行十余公里,东与木金乡青芬村,西与嘉义镇咏生村交界处,有一个村庄,与国同名叫共和村,这里以龚姓人居多,当地人习惯称其为龚家峒,翻龚氏族谱而得知,此地曾名&qu ... 【洞庭作家】龙杲/种黄豆 种黄豆("回到龚家洞"之一) 作者:龙杲 "清明后,莫种豆".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到了每年的公历四月五日左右,黄豆该下种了,因为清明节到了.如果过了清明节气,黄 ... 【清风诗苑】龙杲/龚家洞(组诗)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龚家洞(组诗) 作者:龙杲 插秧 黄昏出版了你的诗集 绿色的内页 烫金的封面 麦地 初夏 秦明从<水浒>走出来 在山洼里销售狼牙棒 批发 ... 【洞庭作家】万岳斌/行走路上的趣事(三):口味偏好 行走路上的趣事(三):口味偏好 作者:万岳斌 行走"远方的家",一般经不住"舌尖上的中国"的诱惑,总得嘬上一顿,免得留下遗憾.自驾游,有时也错过了小镇或错过了饭 ... 【洞庭作家】钟世宏/初识殷家铺 初识殷家铺 作者:钟世宏 2021年初夏,区委组织部安排我到广兴洲镇殷家铺社区任第一书记.到职两个多月来,每当我在晚霞中走进殷家铺的田野,就会由衷的想为无处不散发出泥土芬芳的水乡泽国--殷家铺--做点 ... 【洞庭作家】龙杲/也说南瓜 也说南瓜 作者:龙杲 清早起来,在一个文学平台上看到一篇题目叫<南瓜飘香>的文章,一口气看完,感觉作者的文字清新优美,南瓜的诸般妙处和对南瓜的喜好,作者不矫情不做作,描述得恰是正好.在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