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乡记忆(续)
家乡记忆(续)
教育之火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才辈出,博士2人,硕士4人,大中专100余人,去年还出了全县文科状元,按人口比例,在县里可算得上首屈一指,远近闻名。崇尚教育理念在村里深入人心,崇尚教育之火正在熊熊燃烧。家乡能有今天这样的教育成果,不禁让人时常想起在村里首先点燃教育之火的人,他就是伍焕然老师。
毫不夸张的说,伍焕然老师就是我们村里的当代“孔子”,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村的文盲率达95%,几乎没几个人认识字,就在此时,伍老师奉上级之命,调到家乡任教,组建学校,伍老师既是校长,也是老师。刚到村里,看见八九岁、十多岁的孩子还在路上、坪里玩耍,他心急如焚,见一个,就叫住一个,让他们到学校读书,但没人理他,孩子们见他来了,马上溜之大吉。他只好到各家各户去找家长,动员他们让孩子们去读书,家长们都是文盲,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反而说,读不读书没有关系,不读书还可以帮忙家里挑柴火、拔猪菜,长大了也有田种,可以减轻大人的负担。没有做通家长的工作,伍老师没有气馁,他从平时和他关系更好的村民入手,一遍又一遍到他们家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十几个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学校上学了,此时,伍老师心里感到莫大的幸福,有了十几个,他的信心倍增。接着,他继续努力,苦口婆心的做工作,又有几个孩子上学了。当时上学没有像样的固定的学校,所谓的学校就是村里的宗祠,还有众家的大屋里,四面透风,课桌椅也是临时用木板拼凑起来,条件十分简陋,全校老师也就二、三个,家乡的教育之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伍老师点燃了。后来,伍老师干脆把在隔壁村教书的妻子陈老师也叫来一起并肩奋斗,不曾想,这一奋斗整整持续了十八年,三个孩子也接连在村里出生、成长,十八年呕心沥血、十八年风雨兼程、十八年义无反顾,这其中的甘苦和心路历程外人是很难想象的。(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加,老师也在增加,最多时有八九个,因为条件艰苦,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伍老师夫妇一直坚守,整整十八年)
如何让村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伍老师认为,首先要从村民的扫盲教育开始。白天社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伍老师和同事们就利用晚上时间,点着煤油吊灯到社员家去,拿出简易小黑板、粉笔,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字的教社员们认和写,就这样,久而久之,循序渐进,许多社员会用学到的字记工分了,社员们感到特别的高兴,觉得自己再也不是“睁眼瞎”了,也是看得懂书的人了。后来,老师不够用了,伍老师就让学生们去当小老师,把刚在学校学到的字拿去教社员们,现学现卖。学生们感到很自豪,学着老师的样子,教的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很是认真,社员们在小老师面前也很听话,俨然是个好学生。我还是七八岁时就亲眼看到小老师教我父亲认字,我也很好奇地趴在桌上看,看得津津有味。没想到,当我读五年级时,我也很荣幸被伍老师叫去当小老师,但我教的对象已不是社员,而是一年级的学生。也许冥冥之中,这就注定了自己后来将会从事教育工作。
扫盲教育的成果是显著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扫盲,社员们普遍认识了几百个字,解决了日常生活用字需求,社员们的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认识了识字的重要性,再没有不让自己孩子上学的现象发生。有一社员通过扫盲教育,有了基础,然后自学、参加培训,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后来还被上级任命为镇卫生院院长、包村工作组组长,令同村人羡慕不已,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
继扫盲之后,伍老师点燃的教育之火烧向村里的“称呼革命”。七十年代,村里小辈人对长辈的称呼一直延续旧时习惯,五花八门,父亲有叫爹爹的,有叫伯伯的,有叫叔叔的,有叫子子的,有直呼其名的,更有甚者跟着其他人叫外号的。母亲也一样,有叫婶的,有直接叫名的。此外,外号、别名非常普遍,伍老师认为这是不礼貌的、不尊重人的。于是,在学校开展了文明称呼活动,要求回家以后,称呼父亲要叫“爸爸”,称呼母亲要叫“妈妈”,兄弟姐妹要叫“哥哥、姐姐”,同学之间要叫正规名字,不能叫外号,不能随意给同学起外号和别名。回到家,同学们头一次张口叫“爸爸”“妈妈”时,有点不自然,脸也红了起来,父母觉得有点奇怪,怎么称呼突然变了呢?同学们只好向父母解释,这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后都必须这样叫了,父母听后,喜笑颜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大家都习惯了新的称呼,个别还没改过来的同学会被老师批评和其他同学嘲笑。从那时起,村里的文明称呼开始形成,再没有过去那种混乱的,不礼貌的称呼现象了。由文明称呼进而影响人们懂得礼貌待人、尊重长辈,知道长幼有序。
伍老师的教育之火接着烧向如何规范同学们的日常行为,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学生。伍老师在学校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要求每个班级都成立“学雷锋,做好事”小组,开辟“比一比”专栏,看一看谁做的好事多,一时间,学校同学争先做好事,有帮班级修课桌椅的,有帮老师挑水的,有去捡拾猪粪的,有自愿去冲洗厕所的,有去割草的等等,学雷锋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此外学校开辟了很多的勤工俭学基地,有地瓜基地、有花生基地、有蔬菜基地、有养鱼池塘,还有稻田等。每周每班安排半天参加劳动,劳动也成了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看着自己亲手种的地瓜、花生、疏菜、水稻等长势喜人,大家别提多高兴了。到了收获时,全校师生更是幸福满满,记得当时最大的地瓜一个有十几斤重,花生个个颗粒饱满,稻谷装满了整个教室,鱼也有几百斤。学校把这些劳动产品卖给村民,部分作为老师福利,所得资金很好的解决了学校大部分开支,那时,我们每半年只要交一元钱学杂费就够了。记得我读三年级时,伍老师决定要新建学校,但当时经济困难,上级拨款和村里支持有限,伍老师就组织全校师生自己动手,硬是一锄头一锄头,一土箕一土箕把校址和路挖出来,不到半年时间,一座五个教室的土坯房学校建起来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村才算有真正的学校,这是全校师生勤工俭学的成果,大家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更重要的是通过“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和劳动教育,同学们在活动中规范了自己的日常行为,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了助人为乐情操,强健了体魄,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提升了同学们的素质,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村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层面已认识到,现在的学生缺少劳动锻炼,带来了许多后遗症,要求学校要强化劳动教育,各地要根据实际建设一些社会实践基地,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学到课本里面没有的知识。从这个角度讲,伍老师那时的办学理念是何等的科学和超前!
韩愈在《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指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要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勇于质疑的可贵品质,进而促使学生思想得到升华。这一点,我觉得伍老师做得特别好,在课堂上他不仅教学课本知识,还传授为人的道理,严格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在课后,他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学生碰到什么困难,他都会语重心长的进行开导和鼓励并提供热情的帮助。有一次,马戏团到我们村里演出,伍老师和我们学生们都在一起观看,马戏团节目演得很精彩,有耍猴、吞火、钻圈、刀砍、练功等,到最后是卖药。一个演员一边用手猛捶自己的胸部,一边大喊:“跌伤、碰伤、损伤,伤伤可治”“功夫是假的,膏药是真的”,然后拿出药来,鼓动观众买药,在介绍鹧鸪菜可以治胃痛时,伍老师很激动,特地走到我身边,叫我要买几包试试。因为伍老师知道我会胃痛,经常痛到地上打滚,父母也带我到许多卫生院看过,但就是不见好转。我说没钱,伍老师马上从口袋里拿出五角钱,帮我买了十包鹧鸪菜,我感激涕零说:“伍老师,这钱要等我妈把家里鸡蛋卖了才能还你。”伍老师说:“没关系的”,说来奇怪,自从吃了那像黑烟灰似的鹧鸪菜后,我的胃痛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至今也没复发。伍老师不单对我好,对其他同学也一视同仁,真正做到爱生如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伍老师在家乡威望相当高,男女老少都喜欢他,村民有困难也乐意向他请教,正是他亲自营造的教育氛围,培养了家乡人知书达理、淳朴好学、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家乡人既把伍老师当作老师,也把他当作亲人,每家有杀猪或逢年过节时,都会请伍老师和其他老师到家做客,敬上一杯薄酒,以表“尊师重教”之情。时至今日,“天地君亲师”观念已根深蒂固,“尊师重教”传统代代相传,伍老师虽离开我们已许多年了,但他给予家乡人重视教育的精神财富已化在了每个家乡人的血液里并得到发扬光大,“家乡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将成为家乡人的美好愿景!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魏国隆,笔名千重浪,籍贯福建清流。1965年出生,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现就职于福建省清流县教育局,喜欢文学,业余时间写一些散文、诗歌,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网站和网络公众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