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难忘儿时走亲戚

难忘儿时走亲戚

江浙一兵||江苏

儿时特别喜欢走亲戚,因为有好吃好喝好玩的。作为生活在农村的我,祖上三代贫农,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的亲戚条件比我家要好得多。

在农村最怕的是穷亲戚,不是来要吃的,就是来借点钱粮什么的。因我的家境特别不好,加之姊妹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能有机会跟着大人走亲戚至少可以混顿饱饭。

儿时走亲戚最多的是外奶奶、二大爷和阿姨家,最远的也不过三五里路,通常都是步行。记得每次跟着父亲去二大爷家,要经过许多村庄,好多都是徐姓本家,父亲的辈分足够大,尤其是到了徐家大庄时,晚几辈的人叫父亲"老老太爷",有的五六十岁的人叫我这个毛头小伙"小老太爷",感觉怪不好意思的,胆怯的我会悄悄地躲在父亲身后,紧张得不行。

二大爷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堂姐秀生,在大队当妇女主任,在当地也算是个场面上的人。堂姐夫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师傅,带有好几个徒弟,加之二大爷勤劳能干,家境十分殷实。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我们每次去二大爷家,二大爷总要杀鸡打肉好好招待一番,他视我们为自己的孩子,回去时还会让我们带上一些晒干的菜肉包子,在那时一般的家庭是难以吃到的。

那时候,走亲戚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平时穿的就是补丁衣服,一年到头只有过年了才能穿上新衣服,遇到去远一些的亲戚家喝喜酒,有时为了体面一点,常常要借邻居小伙伴的衣服穿一下。有一次大哥去冯荡大姑妈家作客,他啥衣服也没借,下身穿一条粗布裤子,上身穿一件老棉袄就去了。回来后还自嘲地说,我因为是舅舅家的,穿的再破照样让我坐上席,啥菜都没少吃。

父亲的兄弟姐妹有七个,其中有两个妹妹很早就在上海定居了,也就是我的三姑妈、老姑妈,是当时家中在大城市的两家亲戚,她们尽管在城里条件一般,但对我们家却照顾最多。上海的两个姑妈最舍不得最心疼的就是父亲,每次回到苏中老家,总要带来好多好吃好喝的上海点心茶食,大白兔奶糖、万年青饼干等,那时是我们儿时最好的美味。

我10岁那年,父亲第一次带着我和大姐秀兰去大上海,那时觉得上海姑妈家好远,我们乘轮船走水路就用了两天。第一次走进大城市,看什么都新鲜好奇,老姑妈陪着我们看24层的上海国际饭店,数16节长的绿皮火车,坐屁股冒火的有轨电车等等。在上海老姑妈家的日子里天天如过年,大鱼大肉不断,一段时间待下来人胖了好几斤。记得第一次吃老姑妈买的黄金帅苹果,大大的、黄黄的、甜甜的,这是我此生吃的最香的苹果了,如今仍回味无穷。

外奶奶家去的也算勤的。很小的时候每次都由母亲带着去,外奶奶最疼我们几个外孙,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舍得拿出来。外奶奶家有一个豆腐坊,外爹爹每天凌晨三五点钟就开始磨豆腐了,等我早上醒来,外爹爹早已在村子里卖完豆腐千张回来了。每次去我都能喝到鲜美的热豆浆和千张皮卷细盐,那是一种最正宗的豆制品味道,在外这么多年,再也没有吃到外奶奶家那种纯正的豆浆和千张皮了。

有一年我在部队探亲回家,几乎把主要亲戚走了个遍。有一天下午我去了阿姨、堂姐、大姐家,茶蛋我三顿就吃了9个,都是家乡的本鸡蛋,尽管有点撑,我还是全吃完了,实在是盛情难却,不吃又觉得过意不去似的,因为茶蛋里有浓浓的亲情乡情啊!

儿时我既喜欢走亲戚,又特别盼着家中来客人,每次家中亲戚来了,最忙碌的是母亲,她总要到村东头肉铺割上一二斤猪肉,再到自家菜园里挑一篮子黑桃乌,弄点蓝皮茨菇,割点韭菜什么的,父亲则在一旁抓只小公鸡宰杀,我们小孩子会很眼馋地待在锅灶旁,等待母亲捞上一块烧熟的肉骨头,吃的满嘴流油,算是开荤了。

如今回想起儿时走过的亲戚,父母那一辈人,除了我舅舅以外,其他的长辈都一个个走远了,心中不免生出几分伤感来。儿时走亲戚时的温暖画面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长辈们的关爱永远温暖着我的心,教导我无论走多远、官多大,都不要忘记来时路,自己的根永远在那儿,故乡永远敞开温暖的怀抱,随时欢迎游子的归来。

完稿于2019年12月22日太湖之州弁山脚下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江浙一兵,出生于江苏扬州的宝应人,现定居于浙江湖州。平时喜欢读书写作,公开发表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数百篇。写作纯属个人爱好,我心我书,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是为了珍藏一份美好的回忆。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0)

相关推荐

  • 「散文」 光阴里的年味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时光匆匆如流水,无声地带走了一切,只留下光阴的故事让人回味.经历花开花落,走过季节的变幻,冬天即将退场,2021年的春天已悄然来到. ...

  • 人死并不如灯灭,往往和家里藕断丝连!

    讲两件亲历的事儿. 当时是1998年,那年我9岁. 我大娘是在农历二月去世的,去世时49岁,身患咽喉癌7年,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 我大姐二姐(堂姐)已经成家,三姐残疾人已订婚,大哥游手好闲未婚. ...

  • 原创 | 囚 禁

    北方原创故事 Original story of the North 昨天,姐姐和姐夫被判了死缓,娜娜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什么感觉,她一个人躺在床上,疲惫的她不敢合眼,每每闭上眼睛,她都会清晰的看 ...

  • 乡土散文:乡下人和街上人

    图文/江浙一兵 在30多年前,如有人问我:'你是街上人,还是乡下人?'我会有些自卑地回答:'我是乡下人.'如今谁再问这个话题,我会自豪地大声告诉你:'我是乡下人.' 街上人也好,乡下人也罢,都是平等的 ...

  • 微风轩读书会■和谷:悲欣交集——孙天才散文集《亲戚》序(附孙天才后记:祝福)

    悲欣交集 --孙天才散文集<亲戚>序 文/和谷 天才姓孙,是我近年乐于交集的一位擅写散文的朋友.他在黄河边的大荔乡下长大,十六岁赴省城读书,尔后长期供职于铁路行当.天才先前出版的散文集&l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我的母亲/朱华艳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世界很大,有娘真好!这个母亲节,谨以此文怀念远去的亲人,我们都很好--题记 窗外细雨绵绵,明天是母亲节,迎面扑来的都是关于母亲的各式话题.母亲离我们远去好多年了,就连发" ...

  • 方春林:怀念奶奶

    怀 念 奶 奶 安徽怀宁 方春林 奶奶如果健在的话,今年正好百岁了,距离奶奶离世已经37年了! 多少次曾经在梦里追着喊奶奶把自己叫醒, 醒来后四顾无人,才知又是一场梦!总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哪曾想年纪 ...

  • 《第一炉香》:真正拜金的女孩,会嫁给什么样的人?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第一篇小说,彼时的张爱玲,不过23岁. 中篇小说<第一炉香>主要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在绚烂的大城市里堕落的故事.这样的一个题材,放在当时的通俗小说家手中, ...

  • 【161】“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叶建明作品

    母亲节随想 叶建明(浙江) 今天是母亲节,因为生物钟的关系,5点半就醒来了,打开微信满屏是母亲节快乐的祝福,是呀!母亲是每个人一辈子当中给了你生命.抚育你成长.倾注所有全部的爱到你身上的那个女人,每个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的年/李维维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又来了,在人们还没有期盼中来了.总觉得现在一年太短了,越来越短,一年比一年短.儿子高兴的看着新衣服,期待着年的到来,我却害怕过年. 一年比一年怕,一种莫名的怕,不纯粹是怕自己老去 ...

  • “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青荷:祖母河

    "中原红木杯" 文:青荷「成都」 /图:堆糖 在我的老家大足复隆有一条弯弯的河流,她蜿蜒的轨迹,如祖母的额头,印证了岁月历史沧桑:她缓缓的流水,如祖母的恩泽,抚育了两岸的生灵,创造 ...

  • 文学原创•《我的祖母》(中篇散文连载十)作者 吴位琼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祖母和所有坚韧勤劳朴实厚道善良的中国女人! 我的祖母 作者 吴位琼 十 祖母是一个菩萨心肠的人,她对人的好没有半点故作虚伪和防范意识.她这种好心肠,常常是以损己为代价而成全别人的. ...

  • 绥宁县一张50年前的珍贵照片 历史的印记,你家有吗?

    时事  热点  新闻   爆料 投稿 广告 爱心 邵阳同城 | 免费招聘求职 一张50年前的"全家福" □黄田 最近翻看家里的相册,一张发黄的50年前的"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