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捣蛋被老师放弃教育,怎么办?
案例咨询
☂☂
“我家儿子11岁,上五年级,一直以来这孩子属于调皮型的,从一年级被告状到五年级。最近情况更糟,已经到了班主任要向学校报备放弃他的程度。
主要状况就是: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自由懒散,对成绩好坏无所谓,对老师的教导是老师说一句他反驳一句,每门课老师都反馈他上课不认真听,关键还影响其他同学。
在家里,我也发现他对学习吃不了苦,没有耐心,做作业坐不住。
我们家长和他好好说的时候都说好的知道了;他要是不耐烦的时候,就说反正读了也考不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有他对老师抵触情绪很大,尤其是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
这位家长最近碰到了难题,找我帮忙。
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如果没有,不妨看看我的想法。
☂☂
家长要怎么做?
1 排除孩子患有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
而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可分为三个方面,包括神经生理检测、行为检查和心理测验。市级三甲医院心理门诊基本可以诊断或者当地精神卫生医院也能诊断。
1989年,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确定了以下诊断标准:起病于学龄前期,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具备下列行为中的4项的诊断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儿童。(仅供参考,准确评定需要去医院)
1.需要其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常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注意难以保持集中,特别容易转移。
6.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产生情绪反应。
7.经常多话,好插话或喧闹。
8.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9.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
10.动作笨拙,精巧动作较差。
因此,只有排除了孩子患有多动障碍,家长才能在正常情况下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如果确诊为多动障碍,则需要药物和心理治疗。
2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确保孩子精神、心理健康没有问题了,家长可以开始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一条就是要搞好关系。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如此,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只有亲子关系和谐,家长说得话,孩子才愿意听。如果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讲得道理再正确,孩子也不会听,更不会照做。
曾经有家长咨询,表示孩子在学校里表现不佳,她和丈夫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当着老师的面,她丈夫打了儿子一巴掌。就读初中二年级的孩子,从此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持续一个多月,都不肯上学。
在这封信中,这位母亲也表示,好好说的时候,孩子会回答:好的知道了。不过有家长也会疑虑,为什么孩子明明答应好好的,下次会改,结果还是一样。其实无论行为有没有跟上改变,最起码他没有对家长的教育反感,家长就有机会。
坦白说,“说和做,很难同步”,这是很多人的习性。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某时某刻曾信誓旦旦表示“月瘦十斤、练条漂亮的马甲线、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个月读3本书……”结果,做到的人并不多。
孩子的改变,也不容易,一方面需要他自己的意志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鼓励。改变孩子之前,家长们要给他们一些时间。
3 避免“习得性无助”帮助孩子发现优势,建立自信
“一直以来这孩子属于调皮型的,从一年级被告状到五年级”,“他要是不耐烦的时候,就说反正读了也考不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从这两句描述中,我大胆猜测,孩子可能有“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存在。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它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抖,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换做中国人的语言,就是破罐子破摔。
文中的孩子,从小不被老师赞赏,反而得到老师批评的机会有很多,久而久之,他自己就认为,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任何机会获得好评,对好好学习也失去了动力。从这个角度讲,做老师的也要自我反省,不能埋没任何孩子的闪光点。
为此,家长要擅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给他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帮助孩子慢慢建立自信,(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干家务、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建立自信的过程会比较漫长,但是从孩子毕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值得付出。
4 认识孩子的年龄特征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规律,11周岁的男孩,即将或者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而青春期的孩子,特征非常鲜明:
1.情绪不稳定。主要是情绪波动比较大,俗称“暴风骤雨期”。而情绪不稳定,就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如果师长刚好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批评他,很有可能就会引起他的激烈反抗。
2.逆反心理严重。随着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想被大人束缚,特别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常常发生的情况是,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3.对师长封闭内心。他们的内心一方面对老师和家长越来越封闭,一方面对同龄人越来越开放,他们希望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对于同龄朋友的意见和看法也非常重视。
因此,11岁的男孩,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扰同学,也算“情有可原”。
一般,从小学直到初中一年级左右的孩子们,上课很活泼,叽叽喳喳,喜欢举手发言,老师要花费很多时间维持课堂纪律;可是从初二或者初三开始直到高中、大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越来越低,越来越不爱在课堂上讲话/发言,老师们也不用操心课堂纪律。
我有一个朋友,她先是当了4年高中老师,后去了初中,她说,初中孩子太活泼,有些hold不住。
5 教给孩子情绪疏导的方法,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合理的宣泄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与人冲突,经常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家长们在与孩子的沟通时,应告诉孩子,情绪变化属于常态,但是人不能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受到委屈,除了正面与人叫板,还要有其他更加“高明”的做法。比如,“一分钟再生气法(数完60下再发怒)”,记日记法,与朋友倾诉,运动等更加和谐有效的途径宣泄情绪。
6 与老师协商表明家长的态度
老师打电话和家长沟通,肯定是希望家长教育孩子,让他能在课堂上乖乖听话,不要打扰其他同学。
所以家长向老师表明态度,愿意配合老师引导孩子乖乖听课,这个很重要,家长态度好,往往老师对孩子的不满情绪会降低。
其次,要将孩子的现实情况告诉老师。比如,孩子的活泼捣蛋不是一日两日了,让他马上改变,肯定有难度,希望老师给孩子一些时间。
家长与老师多沟通,而不能一味责怪孩子,或是苛责老师。
来信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