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处方: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间血糖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原有明确的糖尿病诊断,合并妊娠;②妊娠前虽无临床糖尿病,但有糖耐量低减,妊娠期间由糖耐量减低进展为糖尿病;③妊娠前无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史,妊娠期间血糖增高,合并糖尿病。随着糖尿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胰岛素的合理应用,对糖尿病妊娠者管理的加强,使糖尿病妇女的受孕率由2%一6%提高到与正常人受孕率相近,胎儿及新生儿的存活率也有了显著的增高,而孕妇的死亡率已由5%降至0.4%。但由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病理、生理过程较为复杂,母婴并发症仍然较多,尤其婴儿的死亡率比非糖尿病者孕妇所生婴儿死亡率为高,所以必须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糖尿病是一个复合病因的综合病证,它包含在中医消渴病之内。消渴病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如膏如脂、形体消瘦等为特征的疾病。我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已首先对消渴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均作了详细论述,《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此外《黄帝内经》还依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分别列有“消渴”、“消瘅”、“肺消”、“膈消”、“消”、“消中”、“食亦”、“风消”等近十种名称。隋唐时期,对消渴病的概念更加明确。隋代甄立言《古今录验方》载:“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中消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萎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三消”之名一直沿用于宋代以前。但到金元时期,“三消”已非甄氏所指“消渴”、“消中”、“消.肾”,而是“上消”、“中消”、“下消”三者。至今中医文献中涉及糖尿病的有关论述,最常采用的病名是“消渴病”。在1990年全国首届中医糖尿病学术会议上,专家们建议,西医学的糖尿病与中医学的消渴病在学术交流中可作为同义词使用,消渴病的诊断应采用WH。统一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糖尿病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孕妇糖尿病本身的严重程度及其并发症。一、对孕妇的影响1.羊水过多 糖尿病孕妇羊水过多的发生率为10%。为非糖尿病孕妇的20倍。2.妊娠中毒症 糖尿病孕妇妊娠中毒症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孕妇的3—5倍,尤以已患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者居多。3。酮症酸中毒 多发生于妊娠早期及末期,常致胎死宫内,也是引起孕妇死亡的原因之一。4.继发感染 为糖尿病孕妇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常见病变部位为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阴道。死亡原因可为感染性休克,或感染导致酮症酸中毒。二、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1.围产期死亡率 糖尿病妊娠者,围产期胎儿死亡率为10%一15%,其中半数死于宫内,另一半死于新生儿,其中呼吸困难综合征为主要死因;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4.4%,其死亡原因50%为先天性畸形。2.畸形 糖尿病新生儿畸形率为8%一20%,为非糖尿病孕妇所生新生儿的2—3倍。畸形范围较广,各器官各系统均可发生,常见的有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畸形。3.巨大儿 糖尿病妊娠者巨大胎儿发生率约为15%一50%,10倍于非糖尿病者。引起巨大胎儿的原因是胎儿血糖高和高胰岛素血症,促进了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4。新生儿死亡率 至今仍有4%一10%。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在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发生率约为23%一27%,约为非糖尿病孕妇所生新生儿的5—6倍。另外,新生儿的低血糖症也是致死的另一常见原因。5.其他 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发生率也较高。[病因病机]一、病因1.素体阴虚,五脏虚弱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或因后天阴津化生不足。2.饮食不节,蕴热伤津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阴津损伤,易发消渴病。3.情志不调,郁久化火 长期过度精神刺激,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灼伤阴,而致消渴病。西医学认为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思虑过度等,均可引起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4.外感六淫,化热损阴 若燥火风热邪毒内侵,旁及脏腑,化燥伤津,可致消渴病。目前认为病毒感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5.长期饮酒,房劳过度 若长期饮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事不节,肾精亏虚,虚火内生,灼伤阴津,均可发生消渴病。二、病机1.阴虚热盛 先天不足,素体羸弱,肾精亏虚;精神郁滞,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耗伤阴液;饮食失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积热内蕴,损伤阴液;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累及脏腑,化燥伤津;或素体阴虚,复受燥热所伤,阴愈虚而燥热愈炽,热愈盛而阴液愈耗,终成消渴。此类病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2。气阴两虚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久病不复而致肺脾肾气虚,气虚失于固摄,尿多伤津,津耗加重气虚,气虚不能化生津液,加重阴虚;或因阴津亏耗,气失依附,气随津脱;或燥热伤阴耗气;或于妊娠早期,呕吐不止,饮食少进,致阴液亏损,精气耗散,终呈气阴两虚。3。阴阳两虚 禀赋不充,或久病不复,或劳伤过度,致肾精亏耗,阴损及阳,肾阳虚衰;或素体阳气不足,脾失温煦;或过食生冷,伤及脾阳,致脾肾两虚,阳损及阴;或消渴病治疗失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俱虚。受孕以后,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致使孕妇机体常处于阴血偏虚而阳气偏亢的相对不平衡状态,随着胎儿发育所需阴血增加,加之胎体渐长,往往影响气机升降。若禀赋不足,或素体阴虚,致脏腑气血偏盛偏衰;或孕后复感病邪,伤阴耗气易发消渴病;或原有消渴病,因孕而阴血愈虚,燥热愈盛,可使原有的消渴病症状加甚。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多呈现上述3种证型。[诊断]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而确诊。对于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者则完全依靠化验血糖而确诊。空腹血糖≥5.8mmol/L(105mg/d1)。口服葡萄糖l小时时≥10.6mmol/L(190mg/d1),2小时时≥9,2mmol/L(165mg/d1),3小时时≥8.1mmol/L(145mg/d1)。葡萄糖耐量试验3个指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标准,或空腹血糖值不正常,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辨证论治]一、治疗原则应以治病与安胎并举为治疗原则。若孕妇患糖尿病而累及胎儿者,应以治糖尿病为主。若妊娠而加重糖尿病者当以安胎为主,注意补肾培脾,养血清热,开郁顺气。治疗糖尿病,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处理。二、分证论治1.阴虚热盛证(1)临床见证:口燥咽干,烦渴多饮,消谷善饥,或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脉滑数。阴津耗伤。化源不足,不能上输于肺,亦不能充养胃阴,致肺燥胃热更甚,故出现口燥咽干,烦渴多饮;胃热盛而消谷善饥;心火亢则神明不安,故心烦失眠;液少津亏,肠道失润,是以大便秘结;肾阴亏虚,津不化气,开阖失司而多尿;舌红少津,脉滑数皆为阴虚内热之象。(2)辨证依据:①口燥咽干,烦渴多饮,消谷善饥。②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尿频量多。③舌红少津,脉滑数。(3)治法与方药:治法:养阴清热。①增液汤合白虎汤加减(《温病条辨》)组成:生地、玄参、麦冬、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天花粉。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者,加陈皮、竹茹、半夏、乌梅等和胃抑肝,降逆止呕。胎动下血、色红,伴腰酸腹坠者,加阿胶、苎麻根养阴凉血止血;续断、菟丝子固肾安胎。妊娠中晚期,见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少寐多梦、颜面潮红等阴虚肝旺证候者,治宜育阴潜阳,加山茱萸、石决明、钩藤、龟甲、首乌。②大补阴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本方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治疗糖尿病之阴虚血热证。每次9g,每日2—3次,淡盐水或温开水送下。2.气阴两虚证(1)临床见证: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口干欲饮,大便干燥,尿频量多,舌胖苔白,脉沉细滑。消渴伤津耗气,致气阴两虚。心脾气虚则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肾阴亏虚则头晕耳鸣;口干、便燥为阴虚津液不布;气虚失固则尿频量多。(2)辨证依据:①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头晕耳鸣。②口干欲饮,大便干燥,尿频量多。③舌胖苔白,脉沉细滑。(3)治法与方药:治法:益气养阴。①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增液汤加减(《温病条辨》)组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黄精、玉竹、天花粉、山萸肉、枸杞子。呕吐不止者加苏叶、陈皮、黄连、竹茹等,抑肝和胃,降逆止呕。②糖尿乐胶囊(《中国中成药优选》)本方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作用。每粒1.3g。每服3—4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阴阳两虚证(1)临床见证:形寒肢冷,面色无华,腰酸耳鸣,口干喜热饮,纳差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脾肾阳虚,脏腑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无华;肾精不充则腰酸耳鸣;气不化津,津不上布而口子;脾肾阳虚,健运失司则纳差便溏;肾关不固,气化无权则小便清长。(2)辨证依据:①面色无华,形寒肢冷。②腰酸耳鸣,纳差便溏,小便清长。③舌淡苔白润,脉沉细。(3)治法与方药:治法:滋阴补阳。右归饮加减(《景岳全书》)组成:干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泽泻、肉桂、茯苓、龟甲、菟丝子。方中地黄、山萸肉、山药为滋肾养肝之品;泽泻、茯苓健脾利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枸杞子、菟丝子、龟甲补肾益精。全方阴阳互补,以达温阳滋肾之效。小便频数量多者,加桑螵蛸、益智仁固肾缩尿。大便溏者加补骨脂。脘腹冷痛呕吐清水,加砂仁、生姜、半夏温胃降逆止呕,陈皮、木香理气行滞。[西药治疗]妊娠糖尿病期间只能用胰岛素治疗。因口服降糖药可透过胎盘,引起胎儿低血糖,且有致畸的危险。早孕期胰岛素也不必作为常规使用。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指标为:空腹血糖80—lOOmg/dl;餐后2小时<120mg/dl;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6.工%。妊娠20周后,因体内拮抗胰岛素激素增加,使胰岛素需要量平均增加约2乃。正规胰岛素与长效(或中效)胰岛素配合使用,每日给药不少于2次,以减少昼夜血糖波动,为使血糖控制在或接近正常范围,须经常检测血糖。同时亦须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临睡前注意加餐。如出现酮症酸中毒,可按1972年Sonksen提出的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即刻静注普通胰岛素6U,以后每小时给2--6U,2—3小时调整一次。必须严格鉴别酮症酸中毒与饥饿性酮症。饥饿性酮症一般血糖不高,不需用胰岛素治疗。分娩日胰岛素用量须减少1/3,分娩或手术过程中应每1—2小时监测血糖、尿糖,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产后胰岛素需要量急骤减少,需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其他疗法]一、饮食疗法(一)膳食原则1.饮食控制 妊娠期间,由于胎儿不断从母体中摄取营养,因此热量摄人不宜过严过低。热量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59U(38kcal),约合碳水化合物350--400g;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按1.5-2g计算。脂肪适量,少量多餐。总之,以不出现低血糖、饥饿性酮症.以及孕妇体重增长不超过9kg为宜。2.善饥难忍者,可用豆类、蔬菜充饥,尤以南瓜、苦瓜为佳。3.忌肥甘、厚味,以防助湿生热。辛、辣、炙博之品,可助热伤阴,加重病情,故亦当忌食。宜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二)辨证配餐食物疗法可作为药物治疗之辅助。1.阴虚热盛证(1)瓜蒌羹:鲜瓜蒌根250g,冬瓜250g,淡豆豉、精盐适量。将鲜瓜蒌根、冬瓜分别洗净去皮,冬瓜去籽切成片,与豆豉同放锅内加水煮至瓜烂时加盐少许即成。适量食之,连服3—4周。方中瓜蒌根能生津止渴,润燥降火;冬瓜清热止渴,豆豉解表除烦。三味合用,其润肺化燥、生津止渴之效更佳。(2)菠菜银耳汤:菠菜根lOOg,银耳lOg。菠菜根洗净,银耳泡发,共煎汤服食。每日1—2次,连服3—4周。菠菜甘温,利五脏,通血脉,开胸膈,解酒毒,止渴润燥。银耳亦具通利五脏,宣肠胃之功。二味为汤,共奏润燥滋阴,生津止渴之功。2.气阴两虚证(1)知母人参茶:知母15g,人参lOg。将知母、人参洗净,文火煮汤,代茶饮之。连服2—3周。知母苦寒质润,善清肺胃之热,又能滋阴润燥;人参止渴生津,补益元气。合用则清热生津,止渴润燥。(2)香菇烧豆腐:嫩豆腐250g,香菇lOOg,盐、酱油、味精、香油各适量。豆腐切成小块。在砂锅内放入豆腐、香菇、盐和清水。中火煮沸改文火炖15分钟,加入酱油、味精,淋上香油即可食用。适量服之,不宜过热。清热益胃,活血益气。方中豆腐味甘性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香菇有益气活血,理气化痰之功。3.阴阳两虚证(1)鲜奶玉露:牛奶1000g,炸核桃肉40g,生核桃肉20g,粳米50g。粳米洗净,用水浸泡1小时,捞起沥于水分。将四物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用小石磨磨细,再用细筛滤出细茸待用。锅内加水煮沸,将牛奶核桃茸慢慢倒人锅内,边倒边搅拌,稍沸即成。酌量服之,连服3—4周。补脾益肾,温阳滋阴。方中核桃能滋肾润燥,双补阴阳;粳米清热止渴;鲜奶甘润益阴,善理虚羸。四味制成药膳食之,可润燥滋阴,补脾益肾,清热止渴,而理久病之体虚。(2)高粱枸杞粥:高粱米lOOg,枸杞子30g,桑螵蛸20g。将桑螵蛸洗净,加清水煮沸后倒出汁液,加水再煮,反复3次,将汁液合起过滤收药液约500ml。将枸杞子、高粱米分别洗净,共放于锅内,加入药液及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放文火煮至米烂可食。每曰1次,连用3—4周。健脾强胃,滋肾温阳,缩尿。方中桑螵蛸甘咸性子,益肾助阳缩尿;枸杞子补肾益精,益阴扶阳;高梁米益脾强胃,补益后天。对久病体虚,脾肾虚损,小便频数之消渴,宜选此膳服食之。二、针灸疗法(一)体针1.取穴:鱼际、太渊、心俞、肺俞、胰俞、金津、玉液、承浆。手法:补泻兼施。每次3—4穴,每日或隔日一次。适用于阴虚热盛证。2.取穴:内庭、三阴交、脾俞、胃俞、胰俞、中脘、足三里。手法:补泻兼施。每曰3—4穴,每日或隔日一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3.取穴:太溪、太冲、肝俞、胰俞、肾俞、足三里、关元。手法:补泻兼施。每日3—4穴,每日或隔日一次。适用于阴阳两虚证。(二)耳针耳穴:内分泌、胰、肾、三焦、神门、肺、胃。方法:耳穴埋丸,外以胶布固定。每次取一侧耳穴,留5天,7次为一疗程。(三)灸法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配穴:肺热加鱼际,脾胃郁热加中脘,肾气不足加关元。灸法:每日灸1次,每次5一lO壮,妊娠中晚期可用艾条悬灸。[预防与调护]1.孕早期确诊糖尿病者,应检测血压,了解心肾功能,并作眼底检查。如果血压多次测量均在150/100mmHg以上,或心电图示冠状动脉硬化,或肾功能减退,或有增殖性视网膜炎者,均应终止妊娠同时结扎输卵管。2.器质性病变较轻或控制较好,可继续妊娠,应全面检查和血液化验,了解病情,在整个孕期认真控制血糖值6.11—7.77mmol/L(110—140mg/dl之间),及时防治产科并发症,适当终止妊娠。3.加强产前检查次数。在妊娠前半期每两周检查一次,后半期每周一次。每次都应测尿糖或尿酮体。其间应使孕妇学会自行检测。孕34—36周间住院待产,选择适当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4.饮食控制。每日热量以125kJ/kg(30kcal/kg)计算,并给以维生素、钙及铁剂,适当限制食盐摄人。如饮食控制能达到上述血糖水平而孕妇又无饥饿感为理想,否则需用药物治疗。[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1),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L(150mg/d1),24小时尿糖定量<10.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1),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180rag/a11),24小时尿糖定量<25.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妊娠消渴是指妊娠期妇女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一定遗传倾向而原因未完全明了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可有三种情况: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而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妊娠后新发生的糖尿病。本病属高危妊娠,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在胰岛素问世前,孕妇死亡率约30%,胎儿围生期死亡率>40%,胰岛素使用以后,尤其是围生医学开展以来,死亡率已明显下降。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则提出了消渴的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而<女科百问》指出;“妇人之消,多因损血,血虚则热,热则能消饮,所以多消.”《竹林女科证治》则指出:“妊娠消渴,此乃血少,三焦火旺而然,宜活血汤.”(主要病机]妊娠消渴的机制有肺燥、胃热、肾虚三个方面,若进一步发展可成为气阴两伤、阴阳俱虚之重证。妊娠后阴血聚而养胎,其阴已相对不足,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则内生燥热,炽伤阴液,致母体其阴更虚,表现为肺阴不足,胃热伤津,肾阴亏虚,而成消渴。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其所累及的脏腑,着重在肺、胃、肾三脏,而三者之中,又有所偏重,且互相影响。现代研究认为,妊娠期容易发生或发现糖尿病的原因,在于胎盘分泌的胎盘泌乳素(HPL)和孕激素以及母体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随妊娠的进展而升高,这些激素可引起糖代谢降低,起到抗胰岛素的作用,虽然妊娠期胰岛素的分泌应需求有所增加,但若胰岛功能较差者,则不能胜任上述的拮抗作用,最终导致糖代谢障碍而引发糖尿病。(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 主要根椐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尤其是对无临床症状者。(1)病史:在家族史中,要了解与其有血统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是否有患糖尿病者,若其家族中患糖尿病者越多,则孕妇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越大。并了解孕妇是否有坠胎史以及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史,有否新生儿死亡、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及胎儿畸形等病史。孕妇是否肥胖症等。(2)临床表现: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或尿浊,尿甜为主要临床特征.也可出现外阴瘙痒,阴道念珠菌感染等,重症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伴昏迷等症。(3)辅助检查:具有确诊意义。①尿糖≥廿.②空腹血糖(FBS)≥6.66mmol/L。③饭后工小时血糖(DBS)>8.33—8。88mmol/L。④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正常反应为:空腹血糖4.44,--.6.66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1小时血糖值9.16mmol/L,2小时血糖值8.05mmol/L,3小时血糖值6.94mmol/L,以上四项中有三项异常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⑤血浆胰岛素测定.⑥血浆胰高血糖素测定。⑦糖化血红蛋白(HbALc)。(4)产前检查:明确是否有死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畸形等.2.鉴别诊断 妊娠消渴应与妊娠期发热出现的口渴多饮;或子淋等疾病相鉴别。实验室检查有鉴别意义.(因、证、辨、治]本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初起多以燥热为主,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进而阴损及阳,阴阳两虚。阴虚者,多因肝肾阴虚,燥热者,多为肺胃燥热。辨证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舌脉。本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依其各症状的轻重,结合舌脉变化,多可作为辨证的依据.一般而言,烦渴多饮,消谷善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者为肺胃燥热;而小便多,尿浊或尿甜,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则为肝肾阴虚.本病多合并疮疡、痈疽、耳聋、雀盲、及肺痨、水肿等。妊娠消渴的治疗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大法,依据病情变化有所偏重。1.肺胃燥热证病因病机 素体阴虚,燥热内生,或饮食不节,脾胃积热,或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灼伤津液,致孕妇肺胃燥热,津液亏伤。主要证候 妊娠期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尿黄浊,身体渐瘦,舌红苔少色黄,脉滑数。辨证依据 有素体阴虚或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史。孕后见烦渴引饮、多食、尿浊色黄、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色黄、脉滑数等症状。治法 清热生津止渴。方药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加生地、麦冬、芦根。方中人参过于温燥,常改用西洋参益气生津;若胃热灼盛,大便干燥,加黄连、栀子。2。肝肾阴虚证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肾精亏损;或因过服温燥之品,反伤阴液;或肝火偏旺,煎灼阴津,致肝肾阴亏,虚火内生,上蒸肺胃而成消渴。主要证候 妊娠后小便量多,尿浊如脂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皮肤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依据 素有肝肾不足史.见尿浊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皮肤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治法 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方药 六味地黄丸(见“经行音哑”节)阴虚火旺者,加黄柏、知母,龟板,尿多混浊者,加补骨脂、益智仁;出现气阴两虚者,加党参、麦冬。(多种疗法]1.效验方(1)参黄降糖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大黄、桂枝、桃仁、玄明粉、甘草、玄参、生地、麦冬、黄芪。功用:清热益气养阴.适应证:肺胃热盛之消渴.方中因用大黄、桃仁,故孕期使用时,中病即止.(2)下消饮(<<中国奇方全书》):天花粉、山药、黄芪、白术、枸杞子、生地、熟地、山萸肉、黄柏、桑螵蛸。功用:滋阴清热益气.适应证。肝肾不足之消渴。若需继续妊娠者,建议去天花粉。2.中成药(1)麦味地黄丸功用。滋养肝肾。适应证:肝肾阴虚证。(2)知柏地黄丸 .功用:清热滋阴。适应证: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证.3。食疗方(1)猪胰山药汤:猪胰1只,山药30g.(2)玉米须煲瘦肉:玉米须30g,瘦肉100g。(3)松树二层皮煲猪骨:松树二层皮60g,猪骨适量.4。西医治疗要点(1)孕期检查:允许妊娠的患者应在高危门诊检查与随访,严密注意尿糖、血糖、尿酮体、尿蛋白以及血压、体重的变化.(2)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不论何种类型或病情轻重,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注意总热量和食物成分,二是适当加入植物粗纤维。(3)药物治疗:胰岛素的剂量依据患者血糖、尿糖水平而定。注意孕期不宜口服降糖剂。(4)产科处理:包括整个妊娠期对母体和胎儿的严密监护。(中西医应急处理}妊娠消渴未治或失治,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出现子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畸形、死胎等,也可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急症。1.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当糖尿病的孕妇遇有急性应激状况时,如感染、胰岛素不足或中断、呕吐、腹泻、产程延长、手术、精神刺激等,会引发酮症酸中毒昏迷。孕妇表现为嗜睡、昏迷、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一经发生,即按内科治疗措施抢救.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应考虑终止妊娠。2。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终止妊娠问题 应考虑如下因素:①母体方面:糖尿病经治疗后不能有效控制或伴有先兆子痫、羊水过多、眼底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应终止妊娠。②胎儿方面:糖尿病能较好控制者,一般应在孕37周左右结束妊娠.③分娩方式:病情轻、胎儿不大、骨盆条件好、胎盘功能良好者,可试行阴道分娩,但总产程不能超过16小时。病情重、胎儿大、胎盘功能不良、有死胎或死产史者,则应考虑剖宫产。(预防及护理}1.进行孕前咨询检查,及时发现家族遗传病史。对曾有反复流产、胎儿畸形、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病史者,应查找其原因。2.糖尿病治疗期间应避孕。3.加强孕期检查管理,加强围生期母婴监护。4。孕期注意节制肥甘厚味、辛辣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内伤;起居有度,预防外邪侵袭。(疗效判断标准)1.治 愈 症状消失,尿糖阴性,血糖正常,妊娠足月。(属近期治愈)2。好 转 症状明显减轻,尿糖和血糖下降,妊娠足月。3.未 愈 症状不改善或加重,尿糖、血糖升高,发生各种并发症。(现代研究报道)目前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研究,多从病因病理,以及围生医学方面进行探讨。1.病因病理 妊娠期可能因为以下因素导致妊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变:①胎盘胰岛素的降解作用。②循环中的游离皮质醇、雌、孕激素水平升高的影响。③胎盘泌乳素(HPL)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有些研究认为雌、孕激素都能引起胰岛素的分泌,而孕激素还具有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同时对HPL的研究表明,HPL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拮抗胰岛素的双重性能,但其主要发挥拮抗作用.2。围生医学方面 有研究认为,妊娠合并糖尿病与婴儿围生期并发症及过期智力发育有关,胎儿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围生儿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孕期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孕期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并发症、新生儿重点监测和治疗并发症,对改善围生儿的预后是非常必要的。有报道对8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与85例正常孕妇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早期识别、血糖检测和围生期监护及处理。结果提示:早期检出妊娠合并糖尿病、保持整个孕期血糖正常和严密的胎儿监护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健,及时终止妊娠能提高围生儿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