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帖 | 出国后怎么持续提高语学习和语言能力

Sept

25

昨天中秋,我想起独自在英国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那个时候我和系里的几个中国学生聚在一起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当时超市里卖一种叫short bread(一种黄油酥饼,口感像曲奇)的东西,我们看它长得比较厚,形状也挺好看的,就买来当了月饼的代替品。于是那个晚上,我们一边吃着short bread,一边坐在窗边看月亮,都很想家。也第一次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现在周围出国的人实在是很多,不管是出国游,还是读学位或者短期的充电进修,很多同学在国内轻松拿下四六级、雅思托福GRE,下了飞机却发现几乎开不了口,而且难以流畅写作。

一是因为一些当地人的口音很难分辨。比如浓重的苏格兰口音,印度口音。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听不懂的时候可以大方地说:我不是英语母语者,可以请你把刚才的话重复地慢一点吗?大多数情况下,当熟悉了当地口音之后,几个月之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是因为很多同学的写作能力不足。即使你的essay逻辑内容都没有问题,你还可能因为语言问题被大打折扣。我当时初到英国的时候,一天有10个以上的小时都是泡在图书馆的 (一般早晨8-9点离开家,晚上11点从图书馆回家,没有课的时候除了吃东西都在图书馆),去生啃那些大部头专业书。看到比较好的句子就摘抄下来,下次尽可能套用到自己的essay里。久而久之,academic writing的能力就提高了。

我见过不少同学在出国前学校要求的语言关全部通过的情况下,到了国外仍然一脸茫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无缝交流。对于进修压力大的同学来说,lecture听不懂,seminar说不出,workshop插不上话,presentation纯靠背的情况可以说是致命的。

我见过很多非英语母语的同学来上课,都带着一只小小的录音笔,想要把老师的话全部录下来回去再听。这种做法是值得鼓励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困难重重。首先,要回去之后把一节课从头到尾听一遍,效率不见得高。第二,有些老师的口音很重,回去再放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

所以,

第一,我推荐的做法是在出国前后,就多练习听听学术讲座。

二要把本专业的术语的英语都吃透,这样老师上课一提就能立刻反应过来。

三是要学会略听,熟悉老师的上课方式之后,你就会感觉到他哪些话是重点,而哪些话则是不重要的学术八卦~四是要勤问,上课竖起耳朵认真听,下课就不懂的就立刻问,很多老师看到我们是亚裔,也会放慢一些语速的。

那么下面重点讲讲出国前后尽最大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呢?

1.首先必须要强调的就是背单词。

我在出国之前每天都坚持背单词,甚至是在出国后的一年之内也没有放弃这种努力。

我一开始背的是GRE单词。很多同学一直认为GRE单词华而不实,只存在于难比上青天的GRE考试中,生活中几乎很难见到。而事实是:主流媒体的大报纸,比如New York Times和Chicago Tribune的文章用词非常都非常正式与华丽,几乎少不了GRE单词的身影。GRE单词决定了你能否看懂更高层次人写的文章,CNN、Economist上的文章经常出现大片大片的GRE单词。还有一点就是,出国之后,我发现有一些well-educated的人(参考《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文绉绉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也倾向使用这种高阶词汇。那么如果听不懂他们的句子,只会用一些低级词汇表述自己的意思,也是有些尴尬的。所以,在出国前积累尽可能多地这种特别“讲究”的单词,很有必要。

背不下去的同学们可以多刷两遍《生活大爆炸》,我发现这剧简直是行走的GRE单词库。刷一遍之后你会对很多GRE单词产生有血有肉的理解,逐渐把它们转变成自己的主动词汇。

除去书面词汇之外,生活中一些必要的却在应试中不常见的词语也是大多数同学容易忽略的。

2.主动创造英语环境。

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英语环境中是学英语最快最有效的做法。我推荐给大家两个方法:

1)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VOA/BBC/CNN的广播按钮。

在洗漱、吃早餐、通勤的时候把英语广播当作是背景音。注意这只是泛听练习,你不需要像精听练习时一样战战兢兢,巨细靡遗,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让耳朵熟悉英语环境。

仔细想一下,当有人在你身边用中文聊天的时候,你是否很难拒绝他的干扰?而如果他用英语在讲话,不集中注意力就很难分辨他们在说什么。除了语言水平的原因,还有就是我们的耳朵不熟悉这种“信息加工模式”。这就导致了在听很多简单句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需要三到五倍的时间来给出反馈,而这种速度是远远达不到海外日常生活对话的基本需要的。

2)每天挑出一到两个小时来做精听练习。

现在手机上可以听英语的app数不胜数,但是我建议大家节目可以随便换,软件最好固定一个来用。每天都要有一到两个小时逼自己精听或听写一篇VOA和5到6个小时泛听NBC、BBC、ABC等电台节目,如果这样的强度可以坚持三到四周,再出去的话,最起码语言环境的突然改变不会让人太难以适从。

我在听的同时还会笔记,把听力中的生词,好的表达记录到本子上。毕竟这些时事新闻中可能出现的表达是词汇书上见不到的,而海外生活用的永远是日新月异的英语。

3)如果追求高效,相比影视剧,我更推荐大家通过听英语有声书的渠道锻炼自己的语感和耳朵。

因为影视剧主要包含画面、声音和字幕3大要素。其中声音分为人声、音效和音乐三部分。影视画面吸引了80%的注意力,音效和音乐又吸引了5%的注意力。而大部分人是无法抗拒把中文字幕打开的诱惑的,所以那百分之十五的注意力也会被消耗殆尽。总而言之,对于毅力不强的同学来说,在睡前听一些英语有声书的效果要比刷剧来得好得多。

3.对海外对语言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刻意地进行针对练习。

对于很多第一次写essay的同学来说,这是海外学习最难攻克的一关,有时候低于六十分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在行前练习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一般essay的结构是:主题-背景-文献综述-支撑论点的论据-结论-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一般国内的学生不是不会写这样的结构,而是:

1)缺乏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其实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它需要我们对这个essay的主题充满怀疑和批驳的精神,而这些东西的基础就是对主题背景有着深刻的见解,否则就只能是胡言妄语。

2)不能够正确地使用连接词。西方的写作思维的核心是要给读者一种安全感,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能tell a whole story的essay已经在及格的边缘徘徊了。

3)语言问题。essay语言力求简洁明了,但是有些同学的表达中口语化太严重,太不学术。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快速的写一篇essay,请看这里:如何在10小时之内高效的完成一篇essay

几乎所有的这三项问题都可以通过一步解决:

认真研读本专业的综述性文章。

在出国之前,我用一个暑假的时间研读了本专业的三本大部头书和十几篇综述文献。当时的办法很笨,遇到不懂的句子就抄下来,遇到好的词、句子、用法也都抄下来,遇到不明白的研究就去问人,或者自己去图书馆或网站上搜索答案。

看似很笨的方法最后却被证明很有效果:通过博览群书,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得到大大丰富;通过阅读专业大牛的文章,我知道了一些如何高屋建瓴的皮毛;通过抄了几个本子的句子,我知道了本专业的几乎所有专业名词的用法,学会如何让自己的文章看起来像一个native speaker. 于是就这样,我的essay从来没有推到过deadline的前三天。

4. 多练习presentation的能力。

presentation非常重要!如何把presentation的重点内容穿插安排,引起听众共鸣,把控现场氛围起伏的节奏,简直是一门艺术。去规划一个presentation的过程其实有点像写一篇essay,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完成你的presentation是最好的方式,同样也是最难的。

我那个时候的做法就是看各种演讲视频,对着镜子反复地练习,调整语调,手势。presentation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准确本身,而是你必须要对自己的口音、语法、词汇有着极高的自信,然后去用自己的语言和内容打动所有的听众。

“It’s an honour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ddress such a distinguished audience.”那个时候,这句话我最起码练了五十遍,最后才达到一种自信张扬的效果,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做presentation,请看这里:3小时Presentation/PPT速成手册

第一遍去看自己的演讲过程是很痛苦的,并且你会觉得自己很恶心!你会发现自己怎么看怎么别扭,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观众眼中的你自己。变得优秀是一种自我强迫的向上生长过程,反重力就意味着要克服惰性和惯性。

还有些其他的小tips 送给大家: 

  • 行前文书一定要带全~像BRP letter,accommodation letter这种有些同学会落在家里!

  • 如果机场有穿着学校logo衣服的接机人员,不要不好意思,他们会热情解答你的一切问题!

  • 学期初安顿下来又不太忙的时候,可以找一家华人旅社四处走走。

  • 留意各大网站的折扣信息~可以订阅一些品牌官网的邮件,像UNiDays和NUS Extra都是不错的学生折扣卡。

  • 办一张火车优惠卡非常有必要!伦敦-北京的机票有时候会非常便宜,想节约一些开支的同学不妨考虑这种空铁组合回家~

  • 如果你在英国的话,至少准备一个帽子。英国人的外套基本都会带帽子,但是遇上寒冷的大风天,外套帽子的厚实程度就远远不够了,否则会被吹得头疼~!稍微温暖一点的季节戴棒球帽就好了。 还有就是一双轻便的旅游鞋。英国很多地方的地形高低不平,穿别的鞋子走起路来真的很累~!

还有,刚出国的时候,对各种学校里的活动我也是避之不及。我总是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好,交流不畅,也害怕自己的英语口音被native speaker笑话。后来尝试了一次迎新派对后,就改变了这种想法。其实大多数人都不会计较一个外国人的英语口音问题,而且大部分人也是热情友好的。我们不用刻意融入他们的文化里,只要顺其自然地用心交朋友就好了。我的交友观一直都是这样,三观相似、交往起来舒服的就自然成了朋友。我的留学经历里,在异国他乡认识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也是一笔很珍贵的记忆。

祝大家的海外生活一切顺利!


· 好文推荐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