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海:一曲《梁祝》醉君心 | 品读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5MTIvMjE1MTg2MDQ2XzJfMjAyMTAyMDkxMjI5MDEzMzQ=.jpg)
笑海
惊喜来得颇为突然。未曾想,赴复旦学习计划中安排了一个令大家雀跃的课程,去上音听陈教授弹《梁祝》。素来下里巴人的我,于五十八岁生日来临之际,居然有幸跨进繁华都市的音乐殿堂,去感受那份奢华炫目的阳春白雪。
金秋。上午。湛蓝的苍穹如同一匹绸缎,洁白的云絮宛若绣在上面的花朵。
大巴徐徐驶进上海音乐学院校园时,车上的人再也按捺不住亢奋的心情,倏地彻底沸腾了起来。车门甫开启,大家便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朝着那个期已久、众心所想的地方,疾步而去。
走廊宽敞,整洁,亦异常静谧。有的教室已在上课,我们路过时,不由踮起脚尖,放慢节奏,轻缓挪步。耳畔偶尔传来乐器的声响,悄然撩拨着我们的心弦。行至603前门,怀揣敬仰之心的我虔诚地朝教室里瞥了一眼,恰看见,讲台前端坐着一位儒雅的学者,安逸地坐在那里,静候我们的到来。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5MTIvMjE1MTg2MDQ2XzNfMjAyMTAyMDkxMjI5MDEzODA=.jpg)
找好座位,略感拘谨地入座,而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住那位风度翩翩的老教授,心中蓦然升腾起几缕细微的自豪感。是的,平生能亲耳聆听著名音乐大师的作品,怎能不欣慰?!
短暂的静默过后,话筒里传来主持人激情四射的开场白。如潮的掌声,推出了主角——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时年八十二岁的《梁祝》曲作者之一陈钢先生。
脸含微笑,温文尔雅的陈教授起身,向大家颔首致意。鉴于当日课程的时间十分紧凑,弥显宝贵,陈教授省略了俗套的寒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陈钢生于艺术家庭,从小受音乐的熏染,养成了独特的爱好,也侧耳倾听过许多世界经典名曲。
上海解放前夕,陈钢年方14岁,抱负强烈革命热情的他,做梦都想当兵,在一次机缘中,他“混”进了部队,成了“红小鬼”,开始了戎马生涯。
当了几年兵,陈钢的人生拐了个弯,转身进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深造中,自己所接触到的,几乎全是西洋音乐。夜里,他纳闷得无法入眠,偌大的中国,竟没有一首获得国际公认、流行于世的好曲子。
1958年,24岁的陈钢即将从上音毕业。他猛然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为自己的祖国、为后人留下点精神财富,从而萌发了创作冲动。
倘说言为心声,那音乐便是灵魂的语言,是活体生命的意象表达。音乐的结构是动态的,也是多意的,会转移的,从胎胚到成熟的过程,是不断变化、日臻完善的历程。
艺术植根生活,但又得高于生活,这就需经历艺术再加工、提炼升华的繁复程序。明智的陈钢深知,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理应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于是乎,他召集来几位学友,每周议论探讨一次。可学友们恐耽误学业,都各忙各的,聚集了两回,便黄雀一去不复返了。就此偃旗息鼓,半途而废?信念执著的陈钢心有不甘,他全身心投入进创作中。在查阅了大量音乐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梁祝》这个流传于民间的浪漫爱情故事,逐句逐节地谱曲。有时,构思得绞尽脑汁。创作是个艰辛漫长的过程,遇到迷茫困惑是常态,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孟波给予了陈钢热情鼓励与悉心指导,使《梁祝》初稿顺利脱稿。为了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陈钢反复弹奏,体验效果,稍有瑕疵便进行仔细修正,历时近一年,数易其稿,终于打造出了今天我们所欣赏到的《梁祝》版本。
名扬天下的《梁祝》萌芽于素朴的愿望。想必会给当今的文艺家们提供诸多思考与借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梁祝》问世至今58年来,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而且以生动华美的意象,舒缓悠扬的旋律,跌宕起伏的节奏,缭绕于地球各处,征服了全世界。那年在维也纳金碧辉煌的音乐厅演奏时,听众爆满,座无虚席。陈钢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把演绎推向了极致,听众们的情绪随着《梁祝》的节律在起伏,在激荡,一颗颗律动的心,彻底陶醉了。
音乐无国界,艺术是融通的。当陈教授弹完最后一个音符,乐曲戛然而止时,场内意犹未尽的听众,尽管肤色不同,语言有别,可真正听懂了的听众们,瞬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持久不息。掌声渐渐平静下来后,陈教授看见有许多听众泣不成声,泪流满面。那一刻,他自己也被感动了。
如今,可以说,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于不经意间聆听到那美到心醉的旋律,诚如有一位华侨所说的那样,“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梁祝》。”有些音乐学院招生或音乐比赛,甚至还将《梁祝》 列为必考曲目。
陈教授风趣幽默地解析完,起身走到教室一侧的钢琴旁,轻轻掀开琴盖,慢慢坐下,娴熟流利地弹奏了起来。我生来缺乏音乐细胞,五音不全,音盲一枚,但在宛若天籁绕梁,又如行云流水的《梁祝》优雅恬淡地袭来时,我的心被重重地震颤了,我的情在剧烈地升腾着,高雅艺术的神奇魅力完全扰乱了我的心绪。尤其是“引子”那抒情恬美的旋律,以及所表达的绮丽意境,有如诗画般的春天那么令人沉醉与神往。其他章节,有的仿佛惊涛拍岸,有的恰似柔风拂面,我凝神屏息欣赏着,自己竟于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纯净的精神领地,静美的世外桃源。
旋律响彻耳旁,琴声犹在回荡......
9.17于吴淞江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褚福海,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证号:2017072)。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华文学》、《青年文学家》、《北方文学》、《散文百家》、《文学月报》、《散文选刊》、《鸭绿江》、《少年文艺》、《海外文摘》、《散文诗世界》、《散文诗》、《太湖》、《牡丹》等。两度获中国散文年会奖、《中华文学》散文奖。2016荣登中国散文排行榜。有多篇作品入选精品集或年度选本。出版散文集《掬水闻香》、《心音》。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