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史话】之一:淅川的“前生今世”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陕西省、湖北省相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淅川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润,宜人居住。全县总面积 2820 平方公里,辖 17 个乡镇(街道)、500 个行政村(社区)、67 万人,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楚文化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
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代,淅川就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舜帝时,淅川为尧帝儿子丹朱封地;春秋时期,淅川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淅川出土的王子午鼎、云纹铜禁、王孙诰编钟、青铜神兽等楚国青铜器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省博物院,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
淅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这里是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无神论范缜的故里。春秋大巫芈鬻熊创作的《鬻子》一书被称为是“起子书之始”;唐宣宗李忱曾落发香严寺隐居;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寄居淅川龙巢寺读书,李白、杜甫、白居易、元好问等历史名人都在淅川留下了名篇佳句。
淅川山清水秀,风景隽永。丹江口水库总面积 1022.75 平方公里,其中,有 506 平方公里在淅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大观苑、香严寺、坐禅谷、八仙洞、荆紫关明清古街等一大批著名景区,被列为南水北调中线旅游观光带重点旅游目的地。
(1957年,淅川干部刘天增在护城河边照片,左为奎星楼,图片由李向东先生提供)
淅川历史沿革略表
1、70万年前,人类开始在淅川聚居生息。
2、尧舜时,淅川是尧伐三苗之地和尧的儿子丹朱的封地。“尧伐有苗,战于丹水之浦。”“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
3、西周时,淅川原是楚部落所在地。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封熊绎为“子男之田,居丹阳。”楚国正式建立。
4、春秋时,淅川属于楚国及其附庸鄀国之地,楚始都丹阳(已经丹江口水库淹没)在淅川境内。楚平王时期,古鄀国归楚,楚国左尹王子胜迁许于析,建立析邑,治所在今滔河白亭街,古称白羽城,这就是“淅川”名字的最早来历。
5、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商於之地,余为楚国丹析之地。公元前312年,丹淅之战爆发,楚大败。
6、秦朝时,秦始皇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
7、西汉时,西成帝初年(公元前31年前后),淅川为顺阳侯刘共的封地;汉哀帝时,淅川为博山简烈侯的孔光封地,改顺阳县为博山县,隶属南阳郡。
8、东汉设立顺阳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荆州,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东晋更名为顺阳郡。
9、北魏置析阳郡,下辖西析阳县和东析阳县,东析阳县治所位于今马蹬镇一带,后改称淅川县。
10、后周时期,淅川并入内乡县。
11、唐朝初,复置淅川县,治所位于马蹬。唐武德三年(620年)设立淅州,辖淅川、丹水、顺阳三县。贞观八年(634年)淅州废,淅川改属山南东道邓州。
12、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淅川由邓州管辖。
13、金朝和元朝时期,淅川并入内乡县。
(1957年,淅川干部刘天增在县城西河码头,图片由李向东先生提供)
14、明朝时,大量的流民涌入淅川。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3月,河南西华人刘通带领数万流民起义。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春,明政府同意设置淅川县,县城初设马蹬镇。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淅川县城由马蹬向老城(己被水淹没)迁移。1633年(崇祯六年)10月2日,李自成攻克淅川城。
15、清朝时,道光十二年(1832年)淅川县升为淅川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淅川厅由道辖厅升为省辖淅川直隶厅,县丞驻荆子关,属河南省布政司。
16、民国元年(1912年)2月,淅川地方绅士全子杰、金橹樵、宋莲舫等人响应辛亥革命,宣布淅川独立,清王朝在淅川的统治从此结束;1913年3月,撤销淅川厅改为淅川县。1929年9月,淅川与邓县、内乡、镇平结为联防,淅川为宛西自治四县之一;
17、1945年日军大肆侵略淅川,4月2日,淅川县城沦陷。
18、1948年5月,淅川县城解放,并设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国民党在淅川的统治宣告结束。
19、1959年,淅川县开始在上集建设新县城,次年8月,政府所在地从老城搬迁到今上集镇附近。
20、1951年,淅川县西坪镇划归西峡县;1972年12月,邓县的九重、厚坡划归淅川县。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