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有考古资料,中国青铜装饰纹饰最早见于夏代晚期。自商代始,纹饰开始变得繁缛、神秘,主要种类包括动物纹(想象型与写实型)、几何纹与人物画像写实纹等,其中动物纹为青铜纹饰的主体。
动物纹主要是以动物为原形而进行的动物图案装饰。动物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写实动物型,以尊最多,像象尊、羊尊、牛尊等。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真实、生动;而另一类为想象动物型,多有鸟首兽尊、鸟兽纹四足光觥等。这类动物多是人们把一些动物典型的特征加以组合创造出来的,多恐怖、怪诞、神秘为主。兽面纹旧称饕餮纹,就是“龙生九子”中那个因为太好吃,把自己身体都吃掉的神兽。宋代人根据这个典故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为饕餮纹。不过饕餮纹这个词限制在“有首无身”这样的定义,而此类许多纹饰是带有身体的,虽然身体一般很小很小,眼神不好的还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人家体形小,就忽略。所以现在学者们为了严谨,大都使用“兽面纹”名称。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由眼睛、兽角、眉毛、耳朵、鼻子组成一张完整的脸,部分有左右展开的身躯和兽爪。兽面纹并不指向任何特定的动物,以角为例:有牛角、羊角、鹿角、龙角……形式也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但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始终是它的重要标志。在商周青铜器纹饰中,龙纹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图像,基本贯穿了整个商周时期。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神兽,《说文解字》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虽然在一千个古代人心中有一千种龙的样子,但在青铜器纹饰中,凡是体躯蜿曲如蛇,张口嘴唇外翻,带角的动物基本可归于龙纹。由于龙纹流行时间很长,种类非常多,按照龙的形态可以大致分为:夔龙纹、顾龙纹、蟠龙纹、交龙纹、蟠虺纹等。鸟纹在商、西周青铜器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纹饰。虽然传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是商族重要的图腾,但是直到商代晚期,鸟纹也多数是作为辅助纹饰存在的。商末周初作为主题装饰的鸟纹开始出现,西周中期前后达到全盛,以凤鸟纹为主题装饰成了时代潮流,这与周人将凤鸟视为吉祥之物有很大关系。西周晚期以后,可能随着周王室的衰微,鸟纹也一并衰落了。鸟纹最明显的特点就向下弯钩形的鸟喙,以及脑袋上的角。鸟的尾部变化较多,有长尾、垂尾和分尾几种形式,有些会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鸟尾上散开的羽毛。而西周盛行的凤鸟纹,在鸟的头部更是带有华丽的凤冠,有时垂于胸前,有时作长羽飘举状,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传说中神鸟的“仙气”。除了以上神话传说中的和艺术再加工的动物纹饰,青铜器上还有各种现实动物。比如蛇纹、虎纹、牛纹、羊纹、鹿纹、象纹、兔纹、鱼纹、龟纹、蝉纹、蟾蜍纹等。变形动物纹是指选取某种动物纹饰的部分结构进行艺术再加工,使纹饰更加简洁、抽象。这类纹饰有鳞纹、窃曲纹、波曲纹等。鳞纹指取龙、蛇的鳞片排列组成的纹饰。有的像鱼鳞一样上下相叠,纵向交错排列,装饰于器物腹部;有的单个鳞片横向并列(也有作两层),构成带状纹饰,装饰于鼎和簋的腹部或圈足位置。这种纹饰主要流行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窃曲纹的纹饰形式比较复杂,但是特征很明显:每种图案的主要构成都是卷曲的细长条纹,这种纹饰在青铜器上往往连接成带状,装饰于器物的口沿下方或器盖边缘。从西周中期出现后,一直流行到春秋中期。多数青铜器研究者认为窃曲纹是由夔龙纹变形而来。波曲纹又称“波带纹”、“环带纹”,形状如同一条宽阔的带子,呈现波浪状起伏的形象,波峰间的空隙常常填有动物形或几何形的线条,是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青铜食器和酒器的主要纹饰之一。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颂壶都在腹部及颈部饰波曲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