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国人称为“起死回生药”的中药片仔癀,究竟有什么秘密?
你知道在海外最知名的中药是什么吗?
是片仔癀(音黄)。
“片仔”是闽南语,意思是“一小片”,“癀”是各类炎症统称,“片仔癀”就是:一片能治各种癀。这名字还真是简单直白。
片仔癀产自福建,是福建三宝之一:乌龙茶,寿山石,片仔癀。多年前我国为保护中药品种,设立“国家保密配方”;云南白药和福建漳州片仔癀,共同入选“一级保护药品”。片仔癀主打“消炎止痛”,又被称为“中华特效抗生素”。
片仔癀的身世离奇,发明人不详,只知道它源自明朝宫廷秘方,是皇帝御药。
明万历年间宫廷政变,一位闽南籍御医携秘方出逃,跑到漳州璞山寺出家为僧,这位半路出家的和尚,阴错阳差保留下一味秘方,制作出的特效药,凡有红、肿、热、毒、痛等症状者,吞服一片立刻见效;若被蛇虫叮咬,将药外敷在伤口处也有奇效。
这药本是他为在寺中立足,为僧人们特制的,当地百姓口耳相传,纷纷求药,片仔癀渐成璞山寺的金字招牌。寺僧代代相传,其制作秘方绝不外传。
直到民国初期社会动荡,璞山岩寺日渐式微,寺里第12代传人释延侯还俗,娶漳州东门“馨苑”茶庄李珠为妻,卖茶的同时还生产“僧帽牌片仔癀”,这味药才从佛门传到民间。
1956年公私合营,僧帽牌片仔癀被纳入漳州制药厂,成为全国独家生产的名贵药品。据说现在全世界只有3个人,掌握了片仔癀的制作方式。
片仔癀的出口最早可追溯到郑和下西洋,后来随闽南人闯南洋飘洋过海,“妈祖保平安,片仔癀保健康”,片仔癀作为护身良药,随福建华侨在世界各地扎根,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片仔癀”。
片仔癀是墙内开花墙外更香,主市场是国际市场,出口新加坡、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阿根廷、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直是我国中成药单品种出口创汇NO 1,在海外好评度非常高,报刊杂志均有大量报道。
曾有一位在巴西工作的中国记者突发肝病,转氨酶达1600U,并出现高烧、腹水、便血、进食困难,经著名肝病专家会诊后,仍不能控制病情,病人生命垂危,正当大家万分焦急之际,巴西客家崇正会名誉会长、老华侨周云鉴先生送来一盒“片仔癀”,征得院方同意,服药十三天后,复查各项血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片仔癀”从此被巴西人称为“起死回生药”。
片仔癀作为中药四大瑰宝之一,因为其卓越的价值,地位非常高。1972年中日建交,片仔癀就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历史证明,片仔癀也确实配得上它的地位。《国宝档案》做过一期节目,二战期间远在印尼的华侨群体,为祖国募捐1500包片仔癀,挽救了前线无数将士的生命。越战期间,美军将片仔癀定为军需品,向中国大量购买,并极力阻止越南军方得到它......直到今天,东南亚地区老人重病或离世前,还有家人会给他们服用片仔癀。一是“再用神药试试呗”;另一个也是风俗,给老人服用片仔癀被当成子孙的“尽孝”行为。
一味药跨越百年时光,难免会有很多精彩传说。但福铃还是要郑重说一句:珍爱生命,服用任何药物,都必须遵医嘱噢。
参考资料:《全国卫生产业报》99年第6期《中药走向世界的排头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