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牙塔走向大众 这些高校博物馆靠专业度刷出存在感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现场

范昕
      
       第四批国家级博物馆分级名单日前公布,一级博物馆阵营中首次出现高校博物馆,分别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山东大学博物馆。另有上海大学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等五家高校博物馆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这一消息被认为在中国高校博物馆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全国高校博物馆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日趋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但与此同时,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也应该得到正视:近年来,尽管大学博物馆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至今数量不下450家,但大多数影响力还很有限,甚至不时遭遇“捐赠门”引发的“赝品”之扰。
      
       国际博物馆界普遍认为,高校博物馆应该走出象牙塔,被更广阔的人群看见,从而更好地辐射社会,渐成公众终身教育的殿堂。
      
       为什么高校博物馆会被赋予这样的使命?那些破圈刷出了存在感的大学博物馆,究竟都有什么样的绝活?
      
       依托高校科研力量,与一般的公共博物馆形成专业互补
      
       说到高校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意义,很多人会举这个例子:1683年,牛津大学在一笔捐赠的基础上建成了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所谓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向公众开放。尽管这一事件带有某种偶然性,却也成为一个隐喻:高校博物馆理应走出象牙塔。
      
       事实上,放眼全球,有不少高校博物馆已然成为所在城市甚至所在国家的著名博物馆——除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之外,还有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曼彻斯特大学所有的曼彻斯特博物馆等。不仅如此,一些知名大学还形成了 “博物馆体系群”的概念,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哈佛大学,其校内22座博物馆构成了一个博物馆群落。
      
       在中国,高校博物馆的历史也有一个半世纪。问世于1876年的京师同文馆博物馆,被认为是国内第一所高校博物馆,不过它主要服务于教学。张謇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同样属于大学博物馆,并且对公众开放。1993年建成开放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中第一所现代化博物馆以及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往往因教育、研究而建。艺术评论家陈履生指出,它有别于一般公共博物馆最为显著之处,就在于与大学自身学科、专业的紧密联系,展示的藏品或内容大多与教学特色、研究成果相关。
      
       例如,山东大学博物馆在原山东大学考古系文物标本室的基础上于1995年建成开放,至今拥有的4万余件文物和标本中,师生考古发掘文物占比超九成,并与耶鲁大学共建有国内高校唯一一家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展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等;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藏有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4万余件,包括罕见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多由几代地质学者、所属院校师生自上世纪起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传媒类综合博物馆,以广播电视为主体,涵盖印刷、广告、动漫、新媒体及其它文化产业元素;东华大学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是我国首个综合反映中国纺织服饰历史文化和科技知识的专业博物馆;江苏警官学院的南京中华指纹博物馆以1500余件实物专注于展示指纹的应用及发展史,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专业指纹博物馆。
      
       正是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高校博物馆往往能够与一般的公共博物馆形成专业互补,这也因此成为高校博物馆存在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对于其所在的城市,这一点非常重要。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庄瑜表示,正因为如此,高校博物馆更应放大其教育功能,跳出所在专业、高校,面向社会发挥博物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
      
       此次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就是“出圈”的成功案例。这家博物馆开馆仅四年,却凭借一系列高水平展览深入人心,甚至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文化地标。其开馆展之一“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实现了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60幅手稿真迹首次登陆中国,并且是这些手稿在意大利境外的最大规模展出。去年,该馆携手陕西省多家文博单位举办“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展出的总计315套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高达六成。
      
       以创新探索扬长避短,探索有效破圈路径
      
       需要正视的是,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般的办展实力,在国内高校博物馆中实属凤毛麟角。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此前担任成都博物馆馆长多年,长期关注各类博物馆的发展。在他看来,国内大多数高校博物馆存在着投入经费有限、地处校园不易为人走近等短板,但同时又在依托于高校的专业研究水平、创新探索能力方面具备优势。因而,对于大多数高校博物馆来说,发挥创意、扬长避短是一条更为可行的出圈路径。
      
       对此,上海大学博物馆正在举办的“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给出了一种有益的探索。展览由上大博物馆与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共同举办,规模可以说是小而精,以16件(套)文物概览式展示三星堆文明的璀璨与辉煌,其中有8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另有5件标志性展品则是三星堆出土典型器物的复制品。珍贵文物与复制品在此次展览中的并置,恰恰显示了值得借鉴的一种策展思路——尊重办展的客观条件,用有限的文物把故事讲好。在李明斌看来,文物原件和复制品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当原件无法外出借展时,文物复制品的展出同样可以展现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服务于从学术研究到公共教育。此外,这个展览近日还“上新”了当代艺术对话三星堆文物的“第二弹”,借力当代艺术的创新表达来诠释传统文化,而这样的底气正是来自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艺术专业优势。
      
       而庄瑜则留意到另外一条高校博物馆破圈的有效路径:主动打破围墙,把博物馆“搬”到中小学校园以及社区,甚至是“云”端,辐射更广阔的人群。前不久,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走进浦东第二中心小学,不仅带去各类文物复制品、中药标本、展板以及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针灸智能人,还安排了抗疫茶饮品尝、艾条制作等有趣的体验互动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则连续几年举办“重走学森路”的研学活动,将单向输出硬核知识,转化为整合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学科内容的实践体验。其官方网站上丰富的线上公共教育资源,更是早已为大众共享,并且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行业培训等不同学龄阶段细分。
      
       来自新生代的奇思妙想注入博物馆文创,还在进一步拓宽高校博物馆的“引力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围绕正在举办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特展,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以高颜值的品相与脑洞大开的创意颇为抢手——展品中的金树与金凤“飞”上玻璃器皿,形成含金贴花的凤栖梧桐杯,并带有茶水分离设计;一套由笔记本、书签、钢笔组成的文具套装,则是提取盛唐时期金银器精品仕女狩猎纹八瓣单柄银杯上独特的纹饰设计而成的。这些来自长安的“唐朝居民”们,还走进手机壁纸,“穿越”至浙江大学感受了一波学霸们的现代生活方式。
      
       相关链接
      
       申城大学校园里
      
       有哪些特色博物馆“彩蛋”?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博物馆
      
       特色:戏曲
      
       这家博物馆依托于上海戏剧学院得天独厚的戏剧学科专业环境而建,以戏剧、戏剧文献资料、珍稀孤本、善本、名家创作手稿及演出实物与艺术品为主要收藏,展示中国戏曲的发展概况、风格流派。周信芳的袍子、盖叫天的把子、俞振飞的戏服、李玉茹的跷、谭鑫培的鹅毛扇,名角们昔日在舞台上演出时所使用过的这些真品,都是别样的镇馆之宝。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特色:乐器
      
       这家博物馆是我国艺术院校中成立最早的乐器博物馆,也是迄今收藏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音乐类博物馆,共收藏古今中外乐器600多件(套)。其中,距今约8000年的贾湖骨笛,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藏品;从印度尼西亚购置的一套金碧辉煌的大型甘美兰乐器,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甘美兰乐器;复制版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代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也颇为引人注目。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
      
       特色:武术
      
       这家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现有藏品2000余件,从先秦时期的青铜兵器、在古代被奉为武林练功秘籍的武术书籍,到不同时期与武术有关的石雕木刻匾额证章、清代兵枪,并采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展现武术文化。其中,唐代武士俑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
      
       特色:法庭科学
      
       这家博物馆位于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藏有“华人神探”李昌钰捐赠的一批法庭科学类珍贵藏品,都是现场第一手资料和档案。其中包括李昌钰参与刑侦工作积累下的实验数据样本和手稿,众多物证工具,以及多达5万张亲自制作的教学幻灯片。该馆的镇馆之宝为对美国刑事司法体系产生过巨大冲击力的辛普森杀妻案中的物证展示板。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特色:中医药
      
       这家博物馆位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我国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药史专业博物馆,其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清乾隆御制的针灸铜人是这里的镇馆之宝。据锦盒文字和文献记载,它是乾隆帝为褒奖编纂《医宗金鉴》有功之臣,于乾隆九年御制的针灸铜人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古钱币博物馆
      
       特色:古钱币
      
       这家博物馆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物陈列室的基础上建立,收藏的古代钱币品种之齐全,保存之完好,为国内同类博物馆之最。展厅精选并展示了中国历代古钱币500余枚,从先秦时期的贝币、布币、刀币、圜钱,至秦汉及以后各朝的铜钱、银锭、纸币,以实物连缀出一部中国古钱币史。其中,一张比A4纸还大的纸币——大明通行宝钞,是该馆镇馆之宝。这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
      
       ◆中国会计博物馆
      
       特色:会计史
      
       这家博物馆位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松江校区,呈现“人、物、史”一体化的功能形态,全面展示中外会计历史及20世纪以来为中国会计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会计名人。该馆藏有国内外会计历史文物及相关藏品资料近7000件。其中的罐装宋代铜钱、崇祯年丈清地亩公册等,都是国内罕见的文物珍品。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
      
       特色:商学
      
       这家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商学博物馆,以商学馆为核心,辅以保险馆、税票馆、货币馆、算具馆,全景式多维度展示中国百年高等商学教育的沿革与发展。其中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红契、清乾隆年间至光绪年间一纳税户的易知粮册、清代仁和保险公司保单、作为红色保险见证的上海保险业联谊会徽章等都难得一见。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特色:航运
      
       这家博物馆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以“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董浩云之名命名,是国内高校中首家航运专业博物馆,也是首家系统介绍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以船兴市”“以港兴市”的历史陈列馆。该馆共有藏品1100余件,包括中国古代原始渡水工具——台湾竹筏、创造中国千古史诗绝唱的“郑和宝船”、清代五桅沙船等模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