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贵妇与扇——折扇的西洋之旅

贵妇与扇

折扇的西洋之旅

#1

扇子在中国

早在3000年前,我国已经有使用扇子的习惯,而在当时,扇子又名“摇风”、“凉友”,有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因而最初,扇子是用来为人们提供清凉的工具。

清 象牙柄芭蕉扇

五代·南唐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顾闳中

唐 高逸图(局部) 孙位

同时,在古代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扇子也作为一种礼器。

唐 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

东晋 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

唐 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扇面成为一种新的装裱形式,文人墨客多爱在扇面上抒发个人的才华,题字作画亦兴于此。于是本来只是用于纳凉和礼制的扇子,渐渐有了器物之外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清 山水图扇页 石涛

明 风竹扇面 文征明

#2

扇子在欧洲

早在13世纪,十字军东征之时就将中国团扇带到欧洲,再之后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多,16世纪初葡萄牙船队则将扇骨更为密集且双面贴纸的中国折扇引入欧洲,成为欧洲宫廷贵族手持折扇的原型。

到了17、18世纪,折扇成为身份的象征,为王室所用,多在欧洲宫廷中作为纪念性物品出现。然而,在工艺上,欧洲造纸技术远不如东方发达,于是他们改用其他各种材料作为扇面。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法国贵妇们手中各色精致的洛可可、巴洛克风格折扇,用象牙、玳瑁作为扇骨,再用绢纱、羊皮等材质,饰以彩绘、刺绣等。

玳瑁扇

象牙扇

蕾丝扇

鸵鸟毛

贝母扇

18世纪后期,欧洲对中国扇的热爱形成一条专门的产业链,而广州的扇子商人为了外国人的喜好,特意打造出“出口扇”的类别。这种折扇的画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人折扇趣味不同,画面色彩浓郁极具西方风味。

折扇成为东方风情的代表,在当时的法国贵族中尤为流行。十七到十九世纪期间,诸多艺术家都曾绘制过手持折扇的时髦贵妇肖像,东方折扇成为文化的象征介入到西方的艺术创作中,并且延续至二十世纪,欧洲依旧保留着东方艺术的元素在其中。

在城中的宴会或者是乡下的旅行,练舞的少女或者是沉静独思,手中的扇子从未离开。

卡尔·迈耶夫人 萨金特

塞西尔韦德夫人 萨金特

蒙着面纱的女士(画家的妻子) 罗斯林

拿扇的舞者 德加

乡村之舞 雷诺阿

大宫女 安格尔

莫泰西埃夫人的肖像 安格尔

安东尼娅·杜瓦西·德尼提斯 安格尔

波琳·埃洛诺·德·布罗里亚公主 安格尔

( 这幅画中扇子藏得很隐蔽,找找看扇子在哪里)

弘雅书房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

开放个人用户注册啦!

注册就送20000点数,

开通会员享受半价优惠

原价96元/年,现价48元/年),

额外赠送96000点数!

这里有海量高清艺术作品图片等您欣赏,

无论是王希孟创作的

《千里江山图》卷中的大好河山,

还是梵·高笔下绚烂的《星月夜》,

波提切利饱含爱与祝福的《春》,

抑或是莫奈攫取瞬间感受的《日出·印象》……

隔着时间的距离与空间的维度,

当你深情凝望时,

亦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创作者的赤诚之心。

赶快识别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注册吧~

扫描二维码注册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之月 ]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