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感谢贫穷【征文】

感谢贫穷

“否极泰来”是来自易经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否”即为“否卦”64卦之一,表示事物处在最低点,最坏的一种状态。“泰”即为“泰卦”64卦之一,“泰”为阴阳相交事物往好的一个方向发展,或处在最好的状态。“否极泰来”则是指事物处在最低点的时候就会产生向上动力从而往好的方向转变和发展。这是中国哲学中非常积极的一面。坏到一定程度就不会一直坏下去,只要我们能正视苦难,积极作为就会朝好的一方面转变。”贫穷”固然是坏的一种状态,可“贫穷”并不可怕。“穷则思变”是中国人最了不起的一种精神,也是中国哲学赋予中国人的一种内生动力。生而贫之或许是很多人都无法选择的。但正视贫困,立足贫困,把贫困作为发展的动力确是很多人都可以作为的。而中国人从来就不缺这样的动力和个性。改革开发以前浙江义乌“鸡毛换糖”那是多么艰难的状态,穷到连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有问题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义乌人才靠着祖传做糖的手艺到全国各地去换鸡毛。然后把换来的鸡毛挑出来,好的卖给国家,差的拿来做肥料。那些年义乌人是全国各地风里来雨里跑的做这种被人们都看不起的买卖。若不是穷到极点,逼的实在没办法了或许是没有人愿意做这种事情的。“鸡毛换糖”的结果我想大家都知道,义乌就是靠着义乌人的这种精神成了世界小商品中心,也成了中国最富有的地方。

煌煌巨著《红楼梦》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家园,甚至有人说中国人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但决不能没有《红楼梦》,可见《红楼梦》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巨著自诞生以来她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我想不用多说,就看看有多少人为了《红楼梦》如痴如狂的研究而成为一门显学就可想而知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经历了怎样的一种人生经历我想也是众所周知的。他青少年时期出生在江宁织造这样一个“百年世家”之中,过着“钟鸣鼎食,繁华似锦”的生活。一场政治运动使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落差,经历了一场富极而贫的转变。曹雪芹成人及后半生生活处于“蓬牖茅橼,绳床瓦灶”的地步,吃饭更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了。或许正是因为人生经历了这种巨大的转变,才使得曹雪芹的心灵变得如此空灵。也正是经历了这种极富之后而又极贫的生活磨难才有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字字读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一部甚至是不完整的《红楼梦》,成了中国人最高贵的精神家园。贫穷非但没有限制人们的想象,反而造就了最高贵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感谢贫穷,当然并不是贫穷本身。而是贫穷背后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那种不屈的精神,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有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叶震霄  1980年出生于安徽歙县,现定居于浙江省嘉兴市在某大型台资企业担任部门经理。红学爱好者,喜欢写作。偶有作品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关于贫穷的征文:

《冬歌文苑》征文启事

01、随笔||在黑夜中寻找光明【倪宝元】

02、随笔||感谢贫穷?【刘世申】

03、散文||位卑未曾忘贫穷【胡建国】

04、散文||贫穷也是一种生活【江浙一兵】

05、散文||回望贫穷【赵建平】

06、组诗||那遥远的裸色的幸福【焦红玲】

07、散文||过往是最好的激励【吕兆航】

08、诗歌||老孙其人【程立龙】

09、诗歌||贫 穷【赖辉】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荣宠多年,最后为何会被雍正抄家?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荣宠多年,最后为何会被雍正抄家?

  • 【西散原创】徐连梅作品 | 《红楼梦 》与“大观园”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两个多世纪以来,曹雪芹塑造了一个&qu ...

  • 《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

    曹雪芹著,高鹗续 尽管<红楼梦>以及高超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流传于世,但对于作者曹雪芹世人知道的实在太少.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人们甚至对<红楼梦>的作者是谁都不是谁都 ...

  • ​红楼梦是曹雪芹和高鹗合写的作品吗?

    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其实不是完整的红楼梦.因为在作者写完的时候,清代的文字狱以及年代的久远,晚清的时候就遗落了一些手稿.而且作者几经修改,很多原文已经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最终版本了. 曹雪芹是怎么写出这 ...

  • 散文||最贫穷的是没有理想【征文】

    最贫穷的是没有理想 <冬歌文苑>正开展关于贫穷的征文活动,引发了我对贫穷的思考. 我这一辈子都觉得自己贫穷,不是最贫穷也算很贫穷,最低也是个贫穷的人. 从打记忆起,我们家很穷.首先是借房子 ...

  • 散文||忆贫穷【征文】

    忆贫穷 姜卫中 随着时光的流逝,转眼已是中年的我仍 然不会忘记那段贫困如荆刺般的岁月-- 我的父母亲是解放初出生的人,他们是守着苦日子长大的.在那贫寒饥饿的岁月他们总是浑身是劲,有着干不完的事. 特别 ...

  • 散文||从贫穷中走来【征文】

    从贫穷中走来  周银平||河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家乡格外的贫穷. 绝大部分人家住的是土坯房,屋里.院子里经常能看到老鼠的影子,许多老房子年久失修,夏天遇到老天下雨的时候,常常是外边下大雨,屋里下 ...

  • 散文||咀嚼贫穷的味道【征文】

    咀嚼贫穷的味道 贫穷和苦难往往是孪生姐妹,总在人最难的时候降生,来了又似久别的恋人般不肯离去. 我的童年乃至青少年都一直和"穷"字交朋友,一个"穷"字,就像影子 ...

  • 散文||感谢跋涉的脚步【征文】

    感谢跋涉的脚步 张曙光||安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真切感受,发生在九零年寒冬某一天的凌晨一点多,睡梦中如同天河倒扣,飞流如柱自天而降,将我和妻子惊起. 惊魂未定中 ...

  • 散文||与贫穷掰手腕【征文】

    与贫穷掰手腕 提起小时候,我好像对贫穷没有太多的感触,因为从来没为吃饭而愁过.父亲一直做村里会计,母亲很能干,做饭好吃,家里又干净.宽敞.电影队下乡放电影,都是住在我家的.不管县里还是公社的工作组,只 ...

  • 散文||跨过贫穷的山梁【征文】

    跨过贫穷的山梁 下班回家需要越过一道山梁,路过县城二中校门口,那段路真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有各式汽车,各种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汇聚这里接送自家小孩上.下学,天天如此,车流中是忙碌的交通警察,不 ...

  • 杂文||感谢贫穷与斯德哥尔摩情结【征文】

    感谢贫穷与斯德哥尔摩情结 刘世申||北京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斯德哥尔摩效应.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人质情结,是指被害者或受害受虐者对施害施虐者产生感谢.感恩.爱恋.留恋等情 ...

  • 随笔||贫穷不值得我们感谢【征文】

    贫穷不值得我们感谢 江锐||安徽 最近北大学子王心仪<感谢贫穷>一文走红网络,我也有幸拜读了一下.在佩服其文采和不屈不挠向上精神同时,对于其"感谢贫穷"观点却不敢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