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BR UBF A/O”工艺处理中药废水工程实例
1
工程背景
河南郑州某中药生产企业主要采用黄芩进行中药提取,其产生的中药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少量的生活办公废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前处理车间洗药、泡药废水,黄芩提取车间煎煮废水和部分提取液及冲洗排放废水等。
废水的水质特征为酸性废水,pH约为1.0~2.0,废水中主要含中药有效成分残留物、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老化的大孔树脂、有机溶剂(乙醇)、甙类、蒽醌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等。
2
工程设计
本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120 m3/d。设计出水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表2规定的标准。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
注:除pH外,其余各项指标单位均为mg/L。
根据该企业中药废水的排放特点和水质,并结合类似废水处理的实际工程经验及实验研究结果,确定采用“混凝沉淀+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UBF(上流式污泥床过滤器)+曝气沉淀+A/O”的主要处理工艺及“曝气生物滤池+过滤”的深度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调节池。钢筋混凝土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6.5 m×4 m×5.5 m。配套2台污水提升泵,单台流量5.8 m3/h,扬程14.4 m,功率0.55 kW,1用1备。设置自动加碱装置,调节pH。
(2)两级混凝沉淀池。碳钢防腐结构,2座,设计流量5 m3/h,混凝区尺寸2.1 m×1.2 m×2.0 m,反应时间0.9 h,沉淀区尺寸2.1 m×2.1 m×4.7 m,表面负荷1.13 m3/(m2·h)。混凝区配置加药系统,投加PAC和PAM,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以降低后续处理的负荷;沉淀区设置排泥系统。
(3)ABR。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9 m×2 m×5.3 m,上升流速0.83 m/h。ABR分3格,可实现分相多阶段缺氧,有效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和毒性物质。在最后一格上流区内设弹性填料,为水解污泥提供载体,防止污泥流失。设置污泥回流泵回流第3格污泥至第1格,污泥回流泵2台,单台流量5.8 m3/h,扬程18 m,功率0.75 kW,1用1备。
(4)1#中间水池。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3 m×2 m×3.3 m。配套污水提升泵2台,单台流量25 m3/h,扬程20 m,功率3 kW,1用1备。
(5)UBF。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D 8 m×12 m,COD容积负荷4.75 kg/(m3·d),停留时间4.9 d。内设弹性填料,为厌氧污泥提供载体,防止污泥流失。在UBF底部设布水器均匀布水。出水采用电磁流量计计量分流,部分水回流至1#中间水池,回流量为3倍进水量,即为15 m3/h,其作用稀释进水有机物浓度,降低有机物的生物毒性。该工程暂不考虑建设沼气利用系统,厌氧产生的沼气经水封罐后暂高空排放。
(6)曝气沉淀池。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曝气区尺寸1.2 m×1.2 m×2.3 m,沉淀区尺寸D 2.32 m×4.9 m,表面负荷1.18 m3/(m2·h)。曝气区设置布气系统,沉淀区设置排泥系统。
(7)A/O池。钢筋混凝土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2/h,好氧池尺寸6 m×5 m×5.5 m,污泥负荷0.08 kgBOD5/(kgMLSS·d),污泥质量浓度3 500 mg/L;缺氧池尺寸5 m×3 m×5.5 m。A池内设置推流器1套,功率2.2 kW,防止污泥沉积。设置混合液回流泵2台,单台流量17.5 m3/h,扬程22 m,功率2.2 kW,1用1备。A/O工艺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反硝化反应充分,脱氮效率高。
(8)二沉池。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2.5 m×2.5 m×4.8 m,表面负荷0.8 m3/(m2·h)。设置污泥回流泵2台,回流污泥至A/O池,单台流量5 m3/h,扬程20 m,功率2.2 kW,1用1备。
(9)2#中间水池。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1.2 m×1 m×1.8 m。配套污水提升泵2台,单台流量6.5 m3/h,扬程20 m,功率1.1 kW,1用1备。
(10)曝气生物滤池。碳钢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D 1.4 m×5.5 m。采用气水反冲洗,水反冲强度4.3 L/(m2·s),气反冲强度13.5 L/(m2·s)。
(11)3#中间水池。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2 m×1.2 m×2.3 m。配套污水提升泵2台,单台流量6.3 m3/h,扬程32 m,功率2.2 kW,1用1备。设反洗水泵2台,用于反洗曝气生物滤池,单台流量17.5 m3/h,扬程22 m,功率2.2 kW,1用1备。
(12)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碳钢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D 0.6 m×3 m,采用水反冲洗,反洗时间8~10 min,水反冲强度17.2 L/(m2·s);活性炭过滤器,碳钢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为D 0.6 m×4 m,采用水反冲洗,反洗时间10~15 min,水反冲强度17.2 L/(m2·s)。
(13)清水池。碳钢防腐结构,1座,设计流量5 m3/h,尺寸2 m×1.5 m×2.8 m。设置反洗水泵2台,用于反洗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单台流量17.5 m3/h,扬程22 m,功率2.2 kW,1用1备。
(14)污泥贮池。钢筋混凝土结构,1座,尺寸4 m×3 m×4.3 m。为防止污泥板结不利于压滤,污泥池内设置曝气搅拌系统。
(15)设备间。砖混,1座,尺寸9 m×4.5 m×4.2 m,设备间内包括鼓风机房和配电室。鼓风机房内设置罗茨鼓风机3台,供好氧池、曝气生物滤池供氧及调节池曝气搅拌,单台风量2.28 m3/min,风压53.9 kPa,功率4 kW,2用1备。
(16)综合间。砖混,1座,尺寸6 m×4.5 m×4.2 m,综合间包括污泥脱水间、加药间。设置板框压滤机1套,过滤面积42 m2,功率3 kW;配套螺杆泵1台,流量20 m3/h,压力0.6 mPa,功率7.5 kW。设置加药装置2套,功率1.1 kW。
3
运行效果
该工程于2014年6月完成施工建设,2014年9月开始对系统进行污泥培养和工艺调试,经9个月的工艺调试,系统运行达到正常稳定。本工程实际进水水量100~120 m3/d。当地环境监测站多次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标准。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工程运行监测结果
注:除pH外,其余各项指标单位均为mg/L。
4
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
本工程总投资310万元,包括构(建)筑物、设备等直接投资270万元,设计费、调试费等间接投资40万元。本工程总运行功率40.2 kW,日耗电601.56 kW·h,电价0.8元/(kW·h),电费481.25元/d;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4人,工资3 000元/(人·月),人工工资400元/d;药剂(片碱、PAC、PAM)费用约2 150元/d,直接运行费用3 031.25元/d,折合吨水成本为25.3元。
5
结语
(1)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预处理+ABR+UBF+A/O+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此类高浓度中药废水,处理出水稳定达到并优于《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表2规定的标准。
(2)本工程ABR内部有多个独立的反应室,可实现分相多阶段缺氧,其流态以推流为主,对冲击负荷具有很好的缓冲适应能力,可有效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和毒性物质。反应器的最后一格安装有弹性立体填料,污泥截留能力强,稳定性高。
(3)由于原水污染物浓度过高,本工程工艺调试过程中采用混合液回流方式以降低进入UBF中废水污染物的浓度,有效地保证了UBF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UBF出水经过曝气,吹脱出废水中H2S等有害气体,保证了后续好氧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
(4)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氨氮、悬浮物、胶体、色度等,保证了处理出水的稳定达标。
(5)本工程大部分构筑物采用碳钢防腐结构,施工周期短,构筑物整体布置紧凑,管道无迂回,减少了连络管渠的水头损失,节省了运转能耗。
(来源:《工业水处理》2019年第10期,作者:张金菊,等,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