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绘画的浓与淡 | 李海林
人之一生,入世,爱恨情仇,求浓;出世,太上忘情,求淡,“情之所钟,是在吾辈”。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谓之人生如酒。如水一样寡淡的生活是隐士高人的方式,不是红尘俗世儿女们的追求。但若一味求浓,也有危险,“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所以“浓尽必枯,淡者屡深”,“浓”终须“淡”来中和。
由情感投射的画面,其理如一。对画而言, “浓”是实质,“淡”是外衣,一味求浓,终是俗病,倘一味求淡,则嚼之无味,让人生厌,所以画面当“寓浓于淡,似淡还浓”方为精妙。想要达到此一状态,则须从画面的全部因素入手,反复斟酌平衡,实际上这是追求一生,磨砺一生的课题。当然了,每一个人对浓与淡的理解都不相同,评估起来好象也没标准。这个问题应该向大师靠拢,虽然大师们也不尽相同,但总括起来还是有一个区间可供参考。
在画面上,内容选取的多少,构图的裁剪,色彩的强弱,都会涉及到浓与淡的问题,从构图取景上看,中西方艺术都不约而同的,从“浓”这个角度入手,文艺复兴的油画艺术,不论人物还是风景,史诗的叙事场景,宏大壮观,中国宋代的山水也涌现出类似的宏篇巨制。在这里除了对自然的追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浓”也就是“多”,是可以把握的一极。而“淡”也就是“少”则各有各的需求,反而无法入手,中西皆如此。我们学习绘画,也当从普遍规律研究起,从一般到特殊,把握“一极”,也就是有了可以测量的尺子,往后的发展,可以在尺子的精确测量下展开,而不至于像无头苍蝇的乱撞。
画面的或“浓”或“淡”是由人生情感体验,审美取向,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综合的结果。不管一开始是模仿哪个大师,但最终自我画面的确立,都将遵循这个规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两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诗ㄍ听雨》说的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和三种体悟,一种体悟即是一种画面,勉强为之则是村姑效颦,装腔作势,让人贻笑大方。
然而“浓”与“淡”孰伏孰劣?这是另一个让人困扰的话题,内容多信息量大是因为 “情浓”。“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层层递进,反复致意,一唱三叹,是为陈述浓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词人因为人生际遇而发出的喟叹,在这里万般滋味,欲说还休,却道了句天凉好个秋。那么是长好还是短好,多好还少好,是浓的更优还是淡的更优?其实浓淡本无优劣,裁剪合适表达准确,都是优的,为文为画,贵在“真”,从“真”出发,自能感人肺腑,自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怕的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一露痕迹,便落下乘。
由浓淡而展开的绘画风格,可谓琳琅满目,历代大师层出不穷。在追摹哪位大师之前,一定要深刻认知自我,自我的需求如果想不明白,去盲目的研究,那就不是求道,而是“学活儿”。美术史上的大师林立,终其一生“活儿”也学不完,那真的很糟糕。
2020年11月20日
《金秋》
60×80cm
布面油画
《秋韵》
70×90cm
布面油画
《小村庄》
70×90cm
布面油画
《山坡人家》
60×80cm
布面油画
《榆村沟八队》
60×80cm
布面油画
《荞麦岭的河》
70×90cm
布面油画
《通往村庄的路》
70×90cm
布面油画
《水是眼波横》
70×90cm
布面油画
《古镇》
70×90cm
布面油画
订阅号: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