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十中学校本课程】承载了满清历史的清昭陵(上)
这是一起悦读吧XF陪你阅读的第982文章
清昭陵(满语为“额尔登额蒙安”)位于沈阳市区的北部,因此亦称为“北陵”。它南北长2.55公里,东西宽1.3公里,背有隆业山雄峙,陵寝地势趋于平坦。昭陵形制与福陵相似,地理位置及景观均极佳。
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千年吉地,也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寝。
昭陵始建于1643年(清崇德八年)。9月21日,52岁的清太宗皇太极于盛京清宁宫驾崩,同年11月2日,宝城的宫殿建成,皇太极的棺椁安放于宝城内的享殿。
昭陵于1651年(顺治八年)才初步完成,其间经过不断修建,陆续建了六对石像生、四个擎天柱和两个望柱以及神桥。昭陵既有仿明陵的痕迹又有自己的满族特色,是满汉建筑艺术的典范。
直至1663年(康熙二年),昭陵地宫才修建完成,康熙三年1月18日,安葬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至此,先后去世的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才算正式合而安葬。
此后,又为谥号碑建明楼、建神功圣德碑楼,并于楼内立神功圣德碑。直至1752年(乾隆十七年)才修筑了西北角楼和贵妃园寝……而这,已经是一百多年过去了。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看到的昭陵,与永陵、福陵一样,是累积式建立的帝王陵寝。这座陵寝历经了清朝几代修建、重建,有四帝先后十次东巡到此祭祖。
沙俄和日本侵略军人曾入侵昭陵,防御锡特恒额为表抗议愤然自尽,许多守陵兵惨遭杀害。柬埔寨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友人也曾来此。
清昭陵于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昭陵,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独有的古建筑魅力,它融合了满汉特色,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清昭陵的建筑制式与福陵相仿。
清昭陵正红门前广场设有下马碑、华表和石狮。广场正中是神道,如今已经被栅栏围着保护起来。
石牌坊是陵寝中的典型建筑物,它标注了祭礼仪注的起点,进入牌坊就进入了祭祀状态。石牌坊位于正红门前35.5米,是一座仿木结构歇山顶石雕。柱底有五对石兽。
石牌坊北面就是正红门,也称大红门。正红门是陵寝的总门户,为单檐歇山顶建筑,三座拱门为朱红木门,中间的叫做“神门”,顾名思义,当时的人觉得只有陵主皇太极和他的孝端文皇后的“神灵”可以出入。只有在大祭时此门才开启。东侧的是“君门”,西侧的称“臣门”。不过皇帝东巡祭祖,一般走的不是正红门,而是东西两座红门。
正红门坐落在近一米高的须弥座台基上,建筑等级较高。门的两侧为一字琉璃袖壁,袖壁正中镶有五彩琉璃云龙,四角也是琉璃镶嵌。
进入正红门,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门内正中通往远方的路是神道,两侧有华表柱和石像生。华表又称“万云柱”、“擎天柱”,它起到了装饰和丰富陵寝内建筑内容的作用,更显恢弘豪华。
石像生分别为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獬豸、坐麒麟各一对,华贵威武,是陵前銮驾仪仗的象征,充分展示了皇家的威严。
神功圣德碑亭(又称大碑楼)建于方形台基之上,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四面墙体各有拱形隔扇门,地面铺设石板。
碑亭正中立着高六米多的神功圣德碑,碑头是六条出水蛟龙盘曲,碑身用满汉篆体刻着“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下面是碑座和地伏,样式与福陵类同。
神功圣德碑亭在神道正中,之所以在此修建,也源于明清陵寝制度中有“一眼望不穿”之说,即从神道的一端不能直接看到另一端的隆恩门,得有建筑物将二者隔断。
碑亭四周各有华表一座,互为映衬。
再往北走,中轴线上建有隆恩门,隆恩门有城座和五凤楼组成,样式与沈阳故宫的凤凰楼类似。入了隆恩门就到了陵寝的第二部分——方城。
方城四角建有角楼,角楼为重檐歇山十字脊,黄琉璃瓦顶,四面出廊,气势磅礴。角楼可以让守卫陵寝的官兵远眺,以护卫陵寝安全。
东西配殿位于隆恩殿两侧,东配殿是存放祝板和制帛之用,并在隆恩殿修缮期间,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和祭器。西配殿是每逢大祭时,喇嘛做法诵经的场所。
昭陵的隆恩殿,建在高6尺的须弥座石台基上,单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殿顶,四面出廊,殿内顶棚饰以天花彩画,保留了关外清朝早期的建筑特点。
“事死如事生”,殿内也按寝所的样式,设有大暖阁一座,内有一张神床。大暖阁里面还有一个小的暖阁,用来供奉陵主的牌位。殿内的供奉器具照例是乾隆时期搬来的。
隆恩殿室内陆面铺了石材。
说到石材,昭陵隆恩殿所用的石材是相当珍贵的,比如,正门的檐下铺的是一整块翡翠石,时人也称“翡翠玉拜石”;前面的台阶,用的是三块“石质润泽,宝光四射”的白宝石;台基的方石则为“金矿石”,夕阳斜照,石色光耀斑斓。
用如此珍贵的石材建造陵寝,这也成了昭陵的一大特色。
隆恩殿又名“享殿”,是个有故事的殿宇。1651年(顺治八年)八九月间,因隆恩殿渗漏,总理修陵章京臧国祚被革除世职,监修章京周元勋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来“籍没”为奴,从轻发落。
沿昭陵中轴线,绕到隆恩殿之后,就是重檐九脊方形碑亭式建筑——明楼。明楼建于方城的北门之上,全高23.58米,是昭陵最高的建筑。由于当时避雷技术不佳,明楼遭受了几次雷火的洗礼,1937年5月29日,明楼被雷击中并焚毁,楼内的碑也被损坏出现裂痕,只能用铁箍加固。
我们今天看到的明楼,是1939年仿照福陵的明楼修建的,是不是与福陵的明楼相似呢?明楼前也有站班松。
(未完,下期继续)
推 荐 阅 读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自费购买数百本清史书籍,五年间独自一人带着相机走遍全国清宫清陵,深度探究清宫清陵背后的历史。。。
【五十中学校本课程】为什么要急于垃圾分类?我们真的已经没有太多时间
1、美篇:微信15041366367
2、135编辑:323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