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创新,沉淀数据,打通闭环,妙健康在正确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热衷变革的人群在高昂的呼声中被裹挟着不断前行。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联手使得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健康更长寿。居高不下的公卫开支使当局意识到,似乎健康领域的高技术回报开始走下坡路了。以治疗疾病为核心目的新技术研究成本越来越高,对人类健康长寿的贡献越来越小。

这意味着我们不应再花这么大的代价去恢复健康,而应该在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上投资。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出现了大批量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如何让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大洋彼岸的美国已有成熟的HMO等模式,也催生了如联合健康这样的巨无霸健康集团。而中国的健康管理产业,却仍然像襁褓中的婴儿,等待被看见,等待被唤醒。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民众健康意识不断觉醒之时,精明的创业者们敏锐地嗅到了机会。其中,动脉网从2015年起,就一直关注健康管理领域的“破局者”——妙健康。

在其完成C轮融资后,9月成为妙健康核心动作集中发布的时期,既有保险科技平台的发布,又有线下店的落地布局,从战略上来看,妙健康已经在健康管理产业闭环中逐渐进入后半程。

回溯妙健康成立5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专注国民健康管理到构建“健、医、药、保”闭环,从健康管理产业萌芽伊始,妙健康即为今天的一切做好了准备。

B2B2C模式创新,沉淀健康数据

在医疗创业浪潮最为激荡的2015、2016年,大健康产业毫无疑问是一个最为热门的投资领域,投资案例不断,不仅吸引各类创业公司鱼贯而入,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亦悉数加入。

加上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平台化时代的浪潮,让许多创业者的第一步都是以互联网为技术载体,以平台化的产品形态切入医疗这一在当时还以传统服务手段为主的刚需行业。

而在传统医疗的挂号、问诊、医生社交、医药电商等全流程内,已有微医集团、春雨医生、丁香园、天猫医药馆等平台型公司入局,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市场格局已初步成型,初创公司基本没有机会,但在互联网“大健康”领域,平台级市场属于“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在大多数创业者还在想方设法研究AARRR模型,想着如何以各种激励获客、沉淀更多的用户到自己的APP上时,妙健康CEO孔飞已经以B2B2C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平台优势,最大限度向“用户”开放。

这一模式中所指的用户既包括普通个人和家庭,也包括如保险、体检、银行等企业客户以及他们的最终用户,妙健康可以根据企业用户的需求定制健康管理产品及服务,一方面降低行业用户进入移动健康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在满足企业最终用户需求的同时强化用户粘性。

以B2B2C商业模式主攻健康管理,妙健康为后来的发展积累了第一批原始用户,沉淀健康数据,此后用户数水涨船高,截至2019年,妙健康在5年间已收获7800余万用户。成为互联网健康管理领域的名副其实的“头马”。

图:2015年-2019年妙健康用户量变化(单位:万)

“一边犯错,一边成长,但速度不能慢。”也许是游戏行业出身的领军者气质,注定了妙健康在一开始就深耕于积累用户,在孔飞看来,“大健康管理平台是一个类似10年前网络游戏产业一样的风口”。

从妙健康此后的发展来看,则更加印证了孔飞的这句话。

数据驱动服务,妙健康的AI转向

资本的嗅觉向来先于市场,早在2016年初,还是初创公司的妙健康就获得了阳光保险集团旗下融汇资本领投的A轮高达1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彼时的妙健康成立不过数月,但平台用户基数却已达到700万。

在当时,国内外诸多知名的可穿戴设备厂商均已向妙健康开放数据接口。基于此,妙健康搭建了数据接入平台“妙+”,开发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妙云”,并开始对用户的健康行为进行人工智能干预。同时,妙健康也逐渐与多家保险机构、医疗机构、体检机构等形成深入合作。时至2017年,除妙健康APP外,妙+、妙云平台的同步发展,使得妙健康可以从外部获取更多的健康数据。

在这一时期,国家的政策也开始慢慢将重心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健康管理”一词逐渐为民众熟知。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曾强教授曾指出:从定义上讲,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这一连串的关键行为,离不开人体健康数据的支撑。AIoT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物与物之间以网络为介质,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关联,同时也让数据能够顺着轨迹流动,产生更大的价值。彼时,妙健康在市场上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数据端的获取方,简单来说,就是健康数据的“入口”。

在妙健康推出健康行为指数“M值”,以游戏化的方式塑造用户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一连串与健康数据有关的创新模式出现后,妙健康的战略方向已经开始由强调“数据入口”转变为强调“数据算法”。持续的监测跟踪能力与海量的健康数据库、强大的算法成为妙健康的主要核心竞争力。

具体而言,在各大场合,孔飞一直对外强调妙健康的三大核心能力分别是:

1.数据跟踪能力,提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后,通过数据跟踪了解用户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从而形成闭环,不断改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2.人工智能健康干预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将医生的智慧转移到以机器的方式输出从而给出更多的干预解决方案提升效率,也为高效的健康管理带来可能;

3.游戏化运营,将游戏化运营手段运用到健康管理中来,可促使用户主动进行健康管理。

此时,数据价值、服务价值及生态链价值,是妙健康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们不断获得大额融资的核心驱动力。

图:妙健康主要融资一览

科技+服务双轮发展,妙健康的保险版图如何开拓

妙健康用户主要是20-45岁的群体,相对来说这群人健康管理意识没有那么强。但是45岁以上的群体,有强烈的健康管理意愿,却没有付费意愿。长期以来,健康管理被看作是反人性的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采取游戏化运营的方式解决用户粘性问题,健康管理也很难在C端获得收入,这是孔飞踩过坑后总结的教训,因此,妙健康把客户定位在B端——保险端和企业端。

回顾美国健康管理发展的历史,在政府为人民健康买单的大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初衷不外乎提前介入诊疗行为,实现医疗控费。

橘生淮北则为枳。生长土壤不同,也注定了健康管理在中国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公立医院为主的诊疗环境为以商保为支撑的健康管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妙健康合作的对象并不是公立医院,他们选择完全绕开“诊疗”的这一条线。早在2016年,妙健康就已经开始拓展各大保险用户。

孔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阶段的健康管理,具体到个人,刚需欲望并不明显,反而因为政府医保基金压力越来越大、商业保险公司没法把控健康险出险概率、企业老板更希望自己的员工身体素质过硬,健康管理成了企业的刚需。”通过做B端生意服务C端用户,是健康管理行业在国内起势的普遍做法,也是放眼全球的通用模式。

然而,在2018年9月,就在所有人还在争论,健康险到底要不要加入健康管理服务时,美国的人寿保险巨头John Hancock(恒康保险)对外发布的一封公开信,提前宣布了健康管理成为健康险标配的时代来临。

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其盈利模式主要来自保费收入加上实际投资收入与未来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的差异。因此,其就可以借助于妙健康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对国民未来的健康发展趋势和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出更能够满足用户未来需要的产品险种,最终使其受益。

在变化来临时,谁的准备越充分,就越容易在拥挤的赛道中率先奔跑出来。反观妙健康此前的动作,在组织架构上,妙健康设立有保险业务部,专门服务保险公司客户。

同时,妙健康旗下拥有的同人保险经纪,一直致力于为保险公司提供定制化产品。

一直以来,保险公司也是妙健康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阳光保险是第一家和妙健康合作的保险公司,此后,妙健康与泰康保险、北大方正人寿、百年人寿等陆续展开合作。

4月23日,太平洋保险旗下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妙健康在上海共同发布了全新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品牌“太保妙健康”,同时妙健康协助太医公司打造的国内首个“健康互动保险计划”也正式上线。对外宣传了许久的互动式保单迎来正式发布。

顺应科技改变保险的变化,妙健康早已做好准备成为保险变革的驱动因子。

动作频频,妙健康已打通“健、医、药、保”服务闭环

正如孔飞所说,“今天只要我们不犯错,接下来就是狂奔的状态”。

在一个人人都在宣扬资本寒冬的时期,妙健康在2019年4月逆势拿下由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太平洋医疗健康、翕然资本共同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后,一切的发展似乎快了起来。

妙健康、妙+、妙云的三角业务版图结构开始演变成“妙+”、“妙云”、“妙健康APP”、“妙保”、“妙医”、“妙药”、“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国)”七大事业部,分别就智能硬件的连接、院外健康大数据的跟踪、健康行为方式干预、保险业务、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药品商城、线下健康管理共同发力。

图:妙健康品牌矩阵演变

在2019年,尤其是在保险与AIoT健康管理落地线下部分,妙健康通过一系列密集的发布印证了孔飞此前所说的:“中国的健康管理行业暂时没有大公司,一开始我们一头闯进来,第一想法就是,没有大公司,那妙健康有机会成为最大的公司。”

8月28日,妙健康揭晓了基于自身发布的“妙保”品牌及科技保险平台。妙保品牌正式推出两个平台计划:保险用户健康管理平台和智能核保系统。

保险用户健康管理平台是一个帮助用户进行慢病管理、风险保障、就医服务等一站式健康风险解决方案。可以真正实现“健康促进”“就医服务”“保险保障”,回归“保险保健康”的本质。同时,通过打造“管理服务闭环”,“健康数据闭环”以及“商业模式闭环”三个维度的闭环,更好的适应当前AIoT时代用户升级的健康需求及支付环境。

同样是9月,在技术手段方面,基于“妙云”的升级,妙健康首个“AI健康管理师”通过来自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评审会审评,这意味着,其“AI健康管理师”已经具备参加并能通过健康管理师考试的能力。

健康管理师专业人才稀缺。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下一步即是对如何落地的疑问。目前,妙健康线下AIoT健康管理中心已经率先植入了AI健康管理师的能力,在C端,妙健康的AI健康管理师重疾病预防,包括院外动态的监控、持续的追踪和反馈,而非疾病治疗环节。用户是自己的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AI健康管理师负责提供主动且个性化的服务。

在一直“蒙着面纱”的线下“健康新物种”方面,9月4日,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联合妙健康共同打造的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国)怡生园中心正式开业。

2019年10月,妙健康旗下的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国)先后达成与十堰市太和医院、宁波杭州湾新区绿地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

至此,妙健康已经完成了地产、医院行业的链条打通,进一步实现了AIoT生态体系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对形成健康数据驱动的包括健康管理、康复医疗、慢病预防和养老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医、养、健创新服务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既有线上的妙保平台,又有线下的健康管理中心落地,妙健康在设想中的“健、医、药、保”闭环已逐渐成型。妙健康也由单一的移动健康管理平台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的大健康生态闭环。

小结

付费意愿弱、商业模式单一、服务能力差、行业良莠不齐,健康管理行业在经历了市场教育、商业模式、产业联结的考验后,来到了互利互惠的下半场,这一切的发展模式也似乎与领先我们几十年的美国市场更加接近。

反观市场情况,2019年初,网络上流传着一份移动医疗创业公司“死亡名单”,笔者粗略统计后发现,超过33%的企业均属于大健康领域,通常具备心理健康、体重管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务属性,而这些企业,又不外乎“死于”不可持续的获客和没有突破性的运营模式。

健康管理相对诊疗,本是高频行为,但难也难在“高频”二字上,由心理、营养、睡眠、行为方式等组成的科学健康管理,经常被人们粗略的理解为“体检”、“健身”、“养生”等单一维度的服务。行业标准亟待规范,市场教育需国家政策引领,健康管理行业还很年轻,同时也充满了时代的需求赋予的机遇。

目前市面上还能标榜自己是健康管理企业,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初创公司声量渐小,而妙健康却正在一步步崭露头角,实现它的“大公司梦”。

在每一年动脉网举办的未来医疗100强论坛上,总有妙健康的身影,从一开始孔飞打趣地说道:“大家总喜欢问我‘健康管理’到底是什么?”到后来到“再也没有人问我‘健康管理’是什么了!”

“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妙健康的第一个5年计划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在下一个5年,它还将怎样发展?

*封面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文 | 李艳瑜

编辑 | 李汶芸

微信 | kokope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投稿请联系微信:q19930797

2019未来医疗100强大会

这是一场链接10000人1000家创新企业、500家投资机构参与的盛会。

6大产品体系直击创投关系;

7种互动形式助力找融资、找项目、找合作

4大主题展区,医疗创投高效匹配。

2019年12月20-22日(周五—周日),

相聚北京,共襄盛典。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参与同期活动—2019未来医疗100强榜征集

点击链接查看大会产品结构报名

扫码参与2019未来医疗100强榜征集

10月热文推荐

★ 卫健委掌舵:挂牌成立一年半,出台328项重磅政策,革新7大领域

★ 创新支付涌现新赛道,药品分期何时突围?

★ 大健康流量入口收割战:阿里“体检”告捷

★ 鹏爱医疗22年长跑终在美国上市

★ 医疗服务产业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 医疗信息化总包模式下的逆风翻盘

★ 健康险TPA起飞

★ 2019MICCAI干货

近期推荐

★ 数字医疗迎来新一轮爆发期,5家企业IPO揭示了哪些趋势?

★ 解码百济神州

★ 专访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

★ 英伟达医疗副总裁Kimberly专访

★ 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正在加码,从0到1的体系建设带来这三大趋势

★ 医疗创新大势下的投资逻辑及新型孵化器模式,生命资本和强生创新JLABS这样解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今后还会不断跌倒,但同时你也有了每次站起来的坚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