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湾(下)
土山湾(下)
作者:陈永生
上海话改写:郭莉
讲述:王邦基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土山湾有一次大个变化,西南块沿漕溪北路一带房子拆迁,一记头造了九幢高层建筑,就是“徐汇新村”。徐汇新村分两块:
北块从蒲汇塘路到裕德路,三幢16层,外墙翠绿色,每层公共走廊勒里向,门牌是裕德路45弄,前头是“徐汇商场”,居民侪从后门进出。
南块从裕德路到斜土路,六幢13层,外墙奶黄色,每层公共走廊暴露勒外头。门牌号头算漕溪北路浪个,从前门进出。
上海第一批高层住宅群徐汇新村
我还记得六十年代初搿搭个样子:
北块从蒲汇塘路开始,花园洋房是交通电器厂,两排二层楼民居,蛮象样个。弄堂四通八达,潘家弄、潘家宅、裕德路侪通个。弄堂口南侧是“本地房子”,蛮破旧个。朝桂林公园方向开个43路车站到现在还勒此地,当时站牌写个是“土山湾”。再朝南是裕德路。路北是宣传廊,橱窗里贴各种资料,有当天报纸,还有近期法院公告。
裕德路南侧是排整齐个砖瓦平房,后头是幢深宅大院,楼房,有天井,里向住勒蛮多人家个。朝南是民居,蛮杂个,有只“给水站”。南面有条弄堂,也是四通八达个。里向有只公共厕所,新造个,独立建筑,正规、清爽,有专人值班,顺带便卖草纸,一分一张。弄堂里有只副食品作坊,主要是炸肉皮,一年到头侪是油蒿气。
朝南过去又有条弄堂,好通到中漕新村个。北面有只“牛奶棚”,成群个奶牛勒里向笃悠悠介吃草。南面是变电所,正对牢斜土路。再过去,就是棚户区了。居民老底子侪是捉鱼虾、贩卖螺螄咾啥个,大家也叫此地是“螺丝棚”。六幢13层高楼,就是勒迭个地基浪造起来个。
漕北菜场原来是土山湾地区唯一个菜场,勒三角地商业街浪,规模邪气大,还有副食品加工基地。从清末民初到共和国,一向人头攒动、生意兴隆。
七十年代中期,九幢大楼造起来,一记头搬进来一千多家居民,原来个菜场勿堪重负,因此勒16层后头个裕德路街面浪,又造了只新式个漕北菜场。
搿是幢两层楼水泥建筑,上下有三千多平方。外表玻璃钢窗,像模像样,里向井井有条,开阔敞亮。楼下头还有“熟菜店”,干净卫生、品种多样。
借“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个春风,个体经营开始大量涌现。区副食品公司就拿老菜场租拨了个体户。老菜场是露天个,摊头又破又旧,但是地段好、市口旺,小商小贩趋之若鹜。蔬菜瓜果,丰富新鲜;水产家禽,活蹦乱跳,尽管嘈杂龌龊,但欣欣向荣,呈现出一派新景象。伊是全上海第一家大型农贸集市,俗称“自由市场”,也算是改革开放个先锋伐。跟新建个、集体所有制菜场同样顾客盈门,顾客各取所需。
由于迁入人口多,三幢翠绿色大楼下头开了“徐汇商场”,搿是综合性商业中心,有得三层,当时算是大型商场了。可见,九幢高层崛起,开启了土山湾新一轮个商业繁荣。
土山湾东南块最南端,是斜土路个南侧,从前叫庄家宅,再朝南叫邢家宅,周边有王家里、乔家里、姚家里、海军宿舍、华元新村、老体育场,但是,当中个农田还蛮大个,还有河浜搭露天个糞坑。种个品种也勿少,大量绿叶菜,南瓜、冬瓜、珍珠米、甜芦粟。都市里个迭块田当然就成为了小囡白相个天堂。春天捞拿摩温、热天搭药胡翅、秋天捉蹔蝍。要是有得机会,顺手牵羊偷眼瓜果,当场消化。勒农田当中还有只碉堡,成为了大家个临时厕所,里向是哪能个一塌糊涂,可以想见个。
沧海桑田,七十年代中期,此地造起了上海体育馆,大家叫伊万体馆。后来,朝东南个一埭路里,又陆续造奥林匹克俱乐部、游泳馆等建筑,再朝东,更加大个地块一直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再造了俗称“八万人体育场”个建筑。
八万人体育场
前头讲起过个“螺丝棚”伊面,勒六十年代,朝南是漕溪路小学,小学个南侧有只尼姑庵,再朝南是只仓库,里向是大型材料,有钢铁,水泥咾啥。仓库南侧就是中山西路了。八十年代中期,华亭宾馆勒搿块地浪拔地而起。
土山湾,距离徐家汇只有两里路,既是交通要道,又是块特别个区域。
从前,此地是中国最大个天主教教区,配套齐全,有大教堂、圣母院、神学院、修道院、育婴堂、孤儿院、教会学堂,还有藏书楼、天文台。后来,此地又成为了有名个电影制作中心,上海两只故事片厂“天马”“海燕”侪勒此地。
新时期,土山湾南侧又成为了华东最大个体育中心,有万体馆、奥林匹克俱乐部、游泳馆、八万人体育场。
我1961年搬进来,到1988年拆迁搬出去,住了廿七年。度过少年、青年,开始了中年。我勒此地恋爱结婚,还有了小囡。
1975年九幢高层兴建,当时拆迁,刚好拆到边浪,乃末我正宗成为了“大墙后面”。等到下趟拆迁,已经是十三年之后个1988年了。我经历了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个新旧土山湾。
现在,除脱上影厂里个圣衣会院楼、蒲汇塘路浪个孤儿院楼、区政府里伊幢教会旧楼等极少数建筑外,侪已经灰飞烟灭,连得“土山湾”迭个名字,也只存在勒博物馆里了。
小辰光,我读过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六十年一甲子。我搭土山湾结识,也马上要六十年了,唉!我迭个怀旧个老土山湾人借迭个契机,写篇文章,留做纪念伐。
【原文】
——土山湾的变迁
一、“九幢楼”崛起
七十年中期,土山湾发生了一次变化,那就是西南块沿漕溪北路房屋的拆迁。在这片土地上,一下子建起了九幢高层建筑,即现今的“徐汇新村”。
这其中分两块:
北块:从蒲汇塘路至裕德路,3幢十六层的,外墙翠绿色,每层的公共走廊是裹在里面的。另外,其门牌号为裕德路45弄,因在漕溪北路上造起了“徐汇商场”,故居民无路可入,只得走后门了。
南块:从裕德路到斜土路“,6幢十三层的,外墙奶黄色,每层公共走廊是暴露在外。其门牌号皆分别为漕溪北路上的,走前门。
这九幢楼的原址,在六十年代初是这样的:
北块:
从蒲汇塘路开始,第一个建筑是一幢气派的花园洋房,属交通电器厂。而后便是两排民居,二层的楼房,青砖黑瓦,比较象样。再过来便是一条弄堂,入内,右拐至潘家弄,左拐至潘家宅,还通裕德路,我家就在潘家宅。
弄口朝南的第一家是陆家烟纸店,很小,但却带有公用电话。老板是漕溪路小学的教导主任,兼教历史,我们称其为“陆教导”。
与其并排的是家米店,也是二层楼的上居下铺,很大,有三开面。
老板娘坐着收银,将算盘打得“啪啪”地响,点钱记簿(购粮证),从容不迫。她年过三十,皮肤白皙,很漂亮,烫发、描眉、戴项链。在六十年代初期,一看就知道是个“资方”,标准的。她待人热情、客气,“相逢开口笑”,一口本地话。
弄堂口的南侧是民居,但都是些破旧的“本地房子”了,皆为平房。
另外,往桂林公园方向的43路公交车站便在这里(至今半个多世纪了,一直未移动过),站牌上写着醒目的三个大字“土山湾”。
再往南便是裕德路了,豁然开朗。
路北是一排宣传廊,玻璃橱框里贴看各种资料,有文字的,也有图画的,还有当天的报纸,甚至还张贴着近期的法院公告,如判决书等。我就是从那里才知道以前打浦桥时的那个隔壁邻居因盗窃而被判处少年教养的消息。
到此为止,便是现在的3幢十六层。
南块:
裕德路南侧,是一排整齐的砖瓦平房,门朝北,有四、五户。其后是民国年代的一幢深宅大院,楼房,有天井,里面住有好些人家。
往南就是杂乱的民居了,有个“给水站”。其南有条巷子,往里,四通八达。
巷南侧有个新建的公共厕所,独立建筑,正规、洁净,有专人上班,顺带卖一分钱一张的草纸(自愿)。
其后是个副食品作坊,主要炸肉皮,空气中终年漾溢着一股浓烈的油耗气味。
往南便是一些“本地房子”,再往南又有一条小巷,通中漕新村。巷北有个“牛奶棚”,成群的奶牛在里面悠闲地吃着草。
巷南是个变电所,正对着斜土路。再往南便是“贫民窟”,那里早先的居民从事捕鱼捉虾、贩螺卖蚌,故俗称“螺丝棚”,其中也有个小巷,可通中漕新村。
到这里为止,便是现今的6幢十三楼高层。
二、万体馆横空出世
六十代,在土山湾东南块的最南端,即斜土路南侧,有个叫庄家宅的,再往往南,有个叫邢家宅的,二宅之间,还有些农田。在它们的南面、东面的广大地区中,尽管周边散落着王家里、乔家里、姚家里、海军宿舍、华元新村、老体育場等,但中间的农田却仍是很大的。
有农田,就有河浜、露天糞坑等,因农作物要灌溉、施肥。
种植的品种也不少,除了大量的绿叶菜外,还有南瓜、冬瓜、玉米(珍珠米)、甜芦粟等。
这一都市里的农村田野,那时也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玩耍的天地。春天浜里捞蝌蚪(拿蟆温)、夏天树上捕蝉(亚无子、亚水抗)、秋天土里捉蟋蟀(才吉)。另外,一有机会,我们还会顺手牵羊,偷些瓜果,“三下五除二”,当场消化。
记得农田中间还有个碉堡,我们临到要大小便,就往里钻,可想而知,里面是怎样的一塌糊涂。
沧海桑田,七十年代中期,在庄家宅与邢家宅之间,建起了上海体育馆(“万体馆”)。后来,在东南方向的又陆续建造了奥林匹克俱乐部、游泳馆等,但再往东的那块更大的地却一直晾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兴建上海体育场(“八万人”)。
三、並存的两个漕北菜场
原本的漕北菜场是土山湾地区唯一的菜场,其规模可称“宏大”。从清未民初的小菜市,到解放后的大菜场,一直是人头攒动、生意兴隆。
这个菜场在三角地商业街上,有南北两部分,南部的大,沿街有百米。另外,在漕溪北路的西侧还有个基地(副食品加工场)。
七十年代中期,由于”九幢楼”的兴起,一下子迁入了一千多户居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菜场已不堪负荷,于是,在十六层高楼的后面、裕德路的街面上,又建造了一个新式的漕北菜场。
它是一幢二层楼的水泥建筑,上下共有三千多平米。外表玻璃钢窗,像模像样,里面井井有条,开阔亮堂。楼下的东南角还开了个“熟菜店”,干净卫生、品种多样。
这个新开的菜场,正好就在我家的前方。
原本在蒲东路上的那个老菜场,同样还是存在,因这一地区的人口实在是太稠密了。
后来,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春风里,个体经营涌现了。于是,区副食品公司便将老菜场陆续租给了一些个体户,尽管露天、破旧,但地段好、市头旺,小商小贩,趋之若鹜,不久便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君不见,蔬菜瓜果,丰富新鲜、鸡鸣鸭呱,鱼活虾跳,等等,尽管嘈杂,甚至有些脏乱,但欣欣向荣却是掩盖不住的。
它是全上海的第一家大型农贸集市(上海人叫“自由市场”),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模范。
当然,裕德路上那个新建的菜场(大集体),也同样顾客盈门,人流络绎。是啊,各家的条件、每人的需求不同嘛。
从两种不同所有制菜场的並存,也可看到土山湾变化。
顺便提一句,由于迁入人口的大量增加,三幢翠绿色大楼下建起了“徐汇商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中心,有三层,在当时说来,算是大型的了。
它朝南的一侧,还开了一个很大的米店。
另外,在裕德路南侧的狭小空地上,造了一幢两层楼的独立建筑,开饮食店,叫“绮云馆”。
总之,九幢高层民居的崛起,开启土山湾新一轮的
商业繁荣。
四、华亭宾馆拔地而起
华亭宾馆的旧址,是“螺丝棚”往南直至中山西路的这一段,六十年代初是这样的:
先是“螺丝棚”,再是漕溪路小学,我在那里念了小学的最后一年,即第六年級。
学校南侧有个尼姑庵,庵堂里闲坐着几个尼姑,她们与世无争,终日静悄悄。
再往南便是一个仓库,皆大型材料,有钢铁的,也有水泥的。
仓库的南侧便是中山西路了。
八十年代中期,就在这块土地上,巍峨的华亭宾馆拔地而起。
全文结语
土山湾,这一距离徐家汇仅两里路的区域,既是一个交通要道,又是一块比较特别区域。
解放前,土山湾的北侧是中国最大的天主教教区,教会配套齐全,有双塔大教堂、圣母院、神学院、藏书楼、修道院、育婴堂、天文台、孤儿院等,还有教会中、小学等。
解放后,土山湾的本土又成了中国著名的电影制作中心,上海的两家故事片厂都在这里,“天马”与“海燕”。
改革开放后,土山湾的南侧又成了华东最大的体育中心,有“万体馆”、奥林匹克俱乐部、游泳馆、“八万人体育场”等。
这块土地,对我来说,太熟悉了,也太有感情了。
从1961年搬入,到1988年拆迁搬出,有二十七年。在那里,我度过了自己的少年、青年,並开始了我的中年。在那里,我恋爱,结婚成家,有了孩子。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这二十七年,正好分两阶段,以1975年九幢高层的兴建为界。
当时拆迁,正好拆到我家边上,嘎然而止,于是,我家成了标准的“大墙后面”。再待到下一次拆迁,已是1988年的事了,这也就是说,其中又过去了十三个年头。
所以说,我经历了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未的新旧土山湾。当然,至于九十年代及以后的变化,就不太清楚了,因我已出国。
岁月飞逝,人世沧桑,几十年的时间象流水一样地过去了,如今土山湾更是日新月异、面目俱非。
大厦如林,灯红酒绿,高架聳立、车水马龙,人流煕攘、挥汗成雨。
它不仅繁华喧闹,而且进一步成了上海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因沪闵高速起点就在这里。
上得高架,内环、中环、外环,路路通,同样,往奉贤、松江、金山,甚至浙江等,土山湾就是长驱奔驰的开端。
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土山湾的变化太大了,可谓翻天覆地。
如今, 除了尚存的上影厂里的圣衣会院楼(修道院)、蒲汇塘路上的孤儿院原楼、区政府里的那栋教会旧楼等极少数建筑外,其他的皆已灰飞烟灭,就连“土山湾”这个地名也渐渐开始消失。
唉,这对一些眷故怀旧的老土山湾人来说,在故地重遊之际,不免会引起一番唏嘘。
记得小时侯曾看过一本书,李六如写的《六十年的变迁》,噢,在中国,六十年为一个甲子。是啊,我与土山湾的结识,马上也要六十年了,在这前夕,作此文以记之。
2020年9月
作者
朗读者
往期回顾:
图:网络 / 编辑:渺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