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十四,申江
闵行才女李媞家门口的这条黄浦江,自古以来,并不叫黄浦江。明朝的时候,叫横潦泾,沪语中横发黄的音,后世可能讹为黄龙泾、黄龙浦。在更遥远的年代,大禹治水的年代,可能叫东江。
《禹贡》的扬州篇提到:“三江即入,震泽厎定。”震泽是太湖,这个没有异议。三江的说法有二种,一说是:松江、钱塘江、浦阳江。这里面只有松江是太湖的入海通道,钱塘江和浦阳江和太湖没什么关系。另一说比较可信:娄江、松江和东江,都是太湖入海的水道,其中娄江相当于今天的浏河,松江是今天的吴淞江,东江水道已经淤塞,但有些水道后来成为横潦泾的一部分。
三条河流中以吴淞江最为宽阔,对于吴淞江的治理可能始于唐代,当时疏通了吴淞江的十多条一级支流,都以浦命名,最下游的是上海浦和下海浦,到南宋时,在上海浦岸边设置上海务,征收酒税,后来在此发展出上海县城。有一种说法,在上海方言中,一般称南北向的为浦、港、泾,东西向的为浜、河、塘。验之于今天上海境内河流的走向,基本没错。
吴淞江的其他支流,今天还能知道的有:周浦、彭越浦、杨树浦、桃树浦、张浦等,有的河流还在,有的只留下了地名。这些支流名字中,有的以果树名,有的以古代豪杰名,有的以人姓名,应该和当时那条支流附近的村庄有关。以此推测,黄浦原来也是吴淞江的支流之一,有两种可能:以春申君黄歇命名,类似彭越浦;以黄氏存在命名,类似张浦和周浦。
以黄浦沟通横潦泾和吴淞江,应该是唐代疏浚吴淞江之后,不一定是人工所为。上海市区特别是浦东地区成陆时间较晚,地势平坦,横潦泾和吴淞江的历史比较久,河床淤积比较严重,遇到洪水容易决堤泛滥,其中横潦泾决堤的可能性更大,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决堤的水灌入黄浦,久而久之冲出一条通道。
黄浦沟通了吴淞江和横潦泾,但黄浦是黄浦,横潦泾还是横潦泾,很长时间里分得很清楚。随着春申君崇拜由苏州传到松江、上海,横潦泾沿岸建立了不少的春申道院,横潦泾开始有春申江的别称,但只到寺嘴角这个位置。至少在清朝嘉庆年间,申江只限于现在的南黄浦,有李媞写的《申江十景》。而现在的东黄浦、昔日的黄浦,直到今天的简称依然是浦江。
明朝初年,由于元末混战的影响,上海和浙西一带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吴淞江、横潦泾也是如此。明成祖永历初年(1403年),派遣户部尚书夏原吉前来治水。夏尚书基本上把吴淞江及其支流疏浚了一遍,防洪标准大概从一到二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其中莘庄人叶宗行,建议疏浚上海城东北的范家浜,连接黄浦、范家浜、南跄浦,以此构成新的入海河道。
上图为治理前的黄浦,下图为治理后的大黄浦
此后一百年间,明朝八次疏浚吴淞江,但收效甚微。1521年,巡抚李允嗣主持疏浚吴淞江。他拓宽宋家浜河道70余里,使其在今外白渡桥处与即黄浦合流,以期合流冲刷下游水道,以水力疏淤河道,这就是浦江历史上著名的“江浦合流”,也就是后来黄浦江为何在陆家嘴处会突然拐向东行的原委。同时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故有“黄浦夺淞”之说。自此抗洪等级提高到十年一遇。
1569年,海瑞主持吴淞江治理,在闸港建闸,进一步抬高寺嘴角拐弯处的水位,保证横潦泾上游来水大部分向北流去,吴淞江彻底成为黄浦江的支流。黄浦江的抗洪等级再上一个新台阶。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西方人来到此地,看到黄浦江是这座县城的主要入海河流,他们并不清楚吴淞江和黄浦江的演变历史,也分不清黄浦江的哪段是哪段,只知道黄浦江又名春申江,大概也知道春申君是二千多年前的楚国丞相。
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英国商人美查同伍华特、普莱亚、麦洛基合资创办《申江新报》,后改名《申报》,之后历经77年,于1949年5月27日停刊。《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这以后,上海开始简称为申城。
由寺嘴角北望(东)黄浦,远处是闵浦大桥
闵行滨江公园前的南黄浦(横潦泾)
《申江十景》之《南浦归帆》
李媞
一叶蝶飞趁好风,回去已出白云中;
舟人知道家乡近,渐渐收下数页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