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 十五亿中国人,我敢说没人没看过他的画

小编这个标题,之所以起得这么果断,是因为今天要介绍的艺术家,是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的创作者——刘文西。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当代画家。

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

曾任全国文联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现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创作者、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2018年12月,当选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看刘文西的照片——里边穿件中山装外面又穿件中山装,戴一顶比赵本山的帽子还土的破帽子,没有一点大艺术家的风范,反而是充满了乡土的气息。

确实,刘文西的艺术创作,跟黄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情寄黄土高坡

刘文西以画陕北风土人情而著称,可以说是陕北成就了他,他也塑造了陕北。

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创作的《祖孙四代》带给人们震撼,质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风格,他就像是用水墨画创作的农民艺术大师米勒。

同样是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刘文西表现的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独有的形象。

踏实、亲和、积极乐观。

从《毛主席和牧羊人》到《同欢共乐》,从《支书和老贫农》到《沟里人》,他的每幅作品都会带来一片赞叹之声。

他心系陕北人民,情系黄土高坡,足迹遍步陕北的各个乡镇,画就了几千个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正因为如此,他的一腔真情实感,才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形式的探索是重要的,他是通过形式、语言、技巧等手段的表现,达到不断强化形象内在意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文西应该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在当代频繁兴起的各种艺术潮流中,刘文西以其大家风范,表现出一种岿然不动的气度。他把自己的艺术生命仍然寄托在陕北的那片黄土地上,他坚信那些深深感动过他的美一定会感动别人。

他没有停止过创作的脚步。虽年事已高,但近年来,他以极大的热情沿着黄河故道,开始了他的黄河系列创作,其中2004年创作的《黄河子孙》、《黄河汉子》已相继问世。

画中人物真切、实在、自然,在朴拙亲切中揭示了中国农民的人性美,不失为具有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以往一致。

他在不断探索创新,在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寻找感动自己的题材,进行典型化的思考与提炼,并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去刻画人物和处理作品诸要素的协调整合,力求达到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完美统一。

在当代,刘文西的这种创作精品力作的方法和规律更为可贵。

牵手“传统”与“创新”

然而,刘文西并非固守传统而不化。

他主张创新,但是认为创新要从深入生活开始。

刘文西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创作的精品,充分展现了他的独到之处。

其中有表现领袖、歌颂人民的作品,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坡的人物写生,还有出访欧洲的景色描写;表现手法和语言丰富多彩,突破了中国画已有的审美程式,创造性地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在东西方艺术大交流中开拓了中国水墨画的新领域。  

纵观当今中国画坛,不少名家高手往往为格套所缚,或取材于古人,或取意于古人,或拜倒在西方传统的脚下,或因袭现代流派的手法,不是重复前人就是重复他人。

刘文西却不是这样,他曾“一手伸向传统”,也曾“一手伸向生活”,半个多世纪的金戈铁马,数十载的变幻风云滋养了刘文西。

当世界浓缩为一个地球村时,他为自己所创立的“黄土画派”制定了一个更高的艺术目标,这就是还必须“一手伸向世界”。

刘文西积极地去探索写实水墨画的道路,他的肖像画尤其精彩,人物传达出来的精气神让人动容。

看他不同时期的作品,能够直观感受到他对于艺术形式的积极探索。

从不固化自己的创作思路,除了坚持取材于生活以外,他的作品丰富多彩。

黄土画派要更好地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创作就要逐年建立起与人民血肉相依的情感,到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地积累经验去提高创作。

创作是艰辛的,作为画家也应该是最贴近生活和人民的人,应该是有思想的人。

只有画家长期融入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为什么人画画、怎样画画。

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的画家,其作品才会受到人民的真正欢迎。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沉鱼意 ]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