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玩味(91):玉作技艺超一流 堪为高古顶级牛
原创一夫之2020-02-06 11:57:54
高古玉由于原料极其珍贵,在制作工艺上不轻易丢弃任何一块玉料——哪怕玉料本来很小、不轻易割舍任何一块玉料的边边角角——哪怕玉料形状各异。这就催生了古玉工艺的“依料成形”,在商、周尤为盛行(参见《古玉学步(58):片饰器定型——巧用边余料钉线打样稿》)。
河南三门峡虢国贵族墓出土的一件具有晚商风格的圆雕玉牛(图1),是“依料成形”工艺的极好诠释了。
图1
该玉牛青白玉质地,全器受沁严重而呈灰白色,其长5.8、宽4.1、厚2.2厘米,是一件小巧的把玩饰件。
玉牛成仅仅5.8*4.1规格的不规则四边形,很显然,玉工是在保持玉料原状的基础上,以圆凸面为背、尖突处为头尾,施以简略的宽刀、阴刻及减地技法,勾勒出五官、双角、四肢等纹饰(图2),并且模拟牛在卧伏休息时的行为特征,成功地将一块天然原始的玉石塑造成一件值得把玩的动物圆雕。
图2-1
图2-2
图2-3
此玉牛的传神之作在于四肢的刻画:肥硕的后肢前伸、夸张的前肢后屈、牛首昂立,栩栩如生的一头卧牛(图3)。
图3-1
图3-2
我国的牛耕技术起始于春秋时期,距今约2700年前后,从此件卧牛玉件看,牛已经在口鼻部有了人为限制“络口”——就是笼络住牛口鼻的绳网装置(图4),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人工饲养水牛了。
图4
以料成型是很难把握的一项雕琢技艺,因原料形状各异,难免发生器型不甚规正、形制略有变形的状况。但是,此件玉牛的匠人通过抓住原料最有表现力的特征加以充分渲染,从而琢磨出了精彩出众的玉雕杰作(图5)。
图5
此玉牛非礼器非挂饰佩为普通把玩件,似非王命之制应为匠人随性而作,可见匠人观察自然、生活提炼之技艺的高超了。玉作技艺超一流,堪为高古顶级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