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文化

颐和园在1998年的时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颐和园三条评价,其中第三条就是“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居住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并一代一代传承至今,颐和园以实例的形式把中国的文化展现出来。

颐和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体。颐和园的文化是带有浓厚中华民族气息的自然和谐文化。颐和园三字中的“颐”字就出自于《易经》,所以颐和园的文化主题就是深入中华民族骨髓的《易经》文化。“颐”字出自于《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七卦颐卦,“颐,贞吉,养正则吉也。”也就是保养事宜就吉祥的意思。“和”字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行文化。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万物必不可少的五种最基本物质,不仅世间一切事物都由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而且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还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颐和园中充分体现了这种认识。颐和园的宫殿以红、黄两色为主调,红色属火,火主光大,黄色属土,土主万物,红黄并用表示颐和园的至尊至大。仁寿殿前的门海(铜缸)则是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的意思。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中央属土。中国的地势大体是西高东低,所以河流的方向一般是从西到东,西属金,所以排云殿内的河流叫金水河。

    阴阳文化。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颐和园的整体充分体现出这种刚柔相济、阴阳合德的和谐美。长廊将颐和园分为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万寿山为阴,昆明湖为阳。昆明湖的湖面广大,表现出阳刚之气,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万寿山的建筑修建的紧凑内敛,表现出阴柔之美,突出了建筑的舒适安宁。万寿山的后湖就是阴中阳,昆明湖的岛屿就是阳中阴,体现了阴阳的和谐、统一。

    风水文化。“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是排云殿“排云”二字的出处。这首游仙诗的作者是郭璞,他是风水学的主要创始人,他的风水理论不仅把地理、水文、气候、生态等内容引入到建筑环境中,而且还将哲学观念引入其中。风水理论也左右了颐和园的规划和修建。清乾隆年间,将挖掘昆明湖的泥土,堆放在翁山之东,形成万寿山。这样便构成了风水中“背山面水”的格局,而且有镇压前朝朱明王朝之意。

   文学文化。颐和园的匾额中大量引用了《文心雕龙》的内容,为园内景物增添了文化氛围,提升了园林在理念上的层次,超越了园内其它同类文字表述的藩篱,切合皇家园林园主人的地位。如“鞶鑑可徵”、“化动八风”、“斧藻群言”三匾,无论从其出典,还是字面演绎,均不是一般园林中所敢引用,仅此一端,即可看出当初词臣们拟定这些内容时是苦费心机的,也体现了颐和园文学文化的深遂。长廊中的故事彩画多出自于中国的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说岳全传》《封神演义》《聊斋》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学的精髓。

此外,颐和园中还包括园林文化、宗教文化、数字文化、京剧文化、满语文化、中医文化、哲学文化、归隐文化、文物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人物文化、汉字文化、水文化、山文化、耕织文化、商业文化、宫廷文化、寿文化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气

(0)

相关推荐

  • 北京之行(三)颐和园

    早在辽金时代,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 ...

  • 北京老照片:1939年5月28日拍摄的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地区,是中国清代的皇家园林, 现为AAAAA风景区.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1885年,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下旨重建被烧毁的清漪园,并将清漪园改名叫作颐和园. 颐和园 由昆明湖 ...

  • 颐和园导游图(四年级习作)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张露兮,大家叫我"张导游"好了.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原名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 ...

  • 颐和园中的祈雨祭祀文化

    农事活动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生产活动,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十分大,每当有灾害发生时.为了农业的丰收农事禳灾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农事禳灾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农事祭祀活动. ...

  • 颐和园中的“铜牛”文化

    颐和园的东南部有一尊铜牛,中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铜牛体态与真牛大小相似,两角耸立,双耳竖起,目光炯炯,蜷卧湖畔遥 ...

  • 颐和园中的关羽文化

    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尽头处的宿云檐城关,又名贝阙门,是清漪园时期西所买卖街的水陆通道和重要屏障.建筑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坐北朝南,为方形城关.乾隆时期,昆明湖3面没有围墙,宿云檐城关东控山路,西 ...

  • 颐和园中的假山叠石文化

    说起园林中的假山叠石,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园林中的假山叠石在中国起始于秦汉时期,假山叠石的形式从"筑土为山"演变为"叠石造山".到了唐宋时期,园林中建造假山之 ...

  • 颐和园中的文昌帝君文化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的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为一座城关式的建筑."文昌"就是文昌帝君,是道教众仙人的一员,为道教神明,在道教中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实际上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文曲 ...

  • 李之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50)宋朝没有“临淮州”和“高唐州”

    李之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50)宋朝没有"临淮州"和"高唐州" 2019-02-11 18:53 第2回讲到破落户子弟高俅不务正业,被他父亲告 ...

  • 语文中的文化美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的底蕴,这首诗的内涵,这首诗的文化所在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子厚以自寓也 表达的是柳宗元的士大夫的一种精神,所谓"穷 ...

  • 【回归教材】课本中的文化常识(高中必修1-5)

    必修一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 ...

  • 诗评|《村庄》:一个记忆中的文化符号

    文/王沐雨 (作品:<村庄>,作者:海子,1984年) 原文: 村庄中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村庄,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