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茶

其实在古代社会,茶也处在这样一个模糊地带。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俗文化的代表。同时,它又是雅文化,文人讲人生之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今天我们聊一个中国特殊的文化现象,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据说是神农氏发现的。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奠定了草药、食物、饮品的基础。尝百草很容易尝到毒草,中毒了怎么办,得去找解药,这种解药就是茶叶。这个事情记录在《神农本草经》里面:“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是一种重要的解毒剂。

神农氏最后是尝了断肠草,无药可解去世的,葬在现在的湖南株洲,也就是炎帝陵。有意思的是,这个炎帝陵又叫茶陵,种满了茶树。你可以设想一下,当年神农氏吃了断肠草之后,迫切地需要解药,于是冲到一片茶园里,但毒没有解成,这茶园就变成了他的陵寝。这也间接证明茶叶具有解毒功效。当然这是一种传说。

陆羽的《茶经》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茶典,其中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鲁周公就是那个解梦的周公。他在周王室里面负责礼仪、祭祀这样一些事情。其中,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祭品,由鲁周公来管理,所以说“闻于鲁周公”,他知道怎么来泡茶,有一套仪式。据说茶叶是从四川来的,武王伐纣,当时也攻下了巴蜀,巴蜀朝贡的贡品中就有“荼”。荼就是指茶。这是正史里面的记载。

“荼”字,比“茶”多了一横。中国汉字,但凡是字形非常像的,可能都有点亲缘关系。我们比较熟悉的词语是“荼毒生灵”,荼和毒是两种东西,荼是指一种发苦的植物、菜,毒是指蜇人的虫子,用这两种东西来比喻对人对生命的破坏、毁坏。而茶的味道呢,也是发苦的。诗经《七月》里有这么一句:“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采荼说的就是采茶,也说明“荼”最早就是用来吃的。我们还有一个证据来说明“荼”和“茶”的关系,西方人管茶叫tea,在各种语言里这个发音都差不多,为什么叫tea,tea和茶听起来差距很大,但tea和荼发音就比较像了,所以这也是一个佐证,tea这个词实际上是采取音译,来自荼。

荼这种植物最初不是用来冲泡的,而是像菜一样吃。中国人吃“苦”是很有历史的,比如苦菜、苦瓜,茶叶其实也是可以入菜的,比如杭帮菜里的龙井虾仁,绿茶拌豆腐。日本人还很喜欢使用抹茶。历史上齐国的大夫晏婴,平常就喜欢吃茗菜。我们今天说喝茶也说品茗。《晋书》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唐朝以前,茶基本上都是煮来吃,茶叶放在锅里煮,再加一点点奶、盐之类,就是一道汤。和我们今天喝茶的方式明显的不同。我们现在还有这个说法,比如看铁观音泡得怎么样,我们说看看汤色。

今天的喝茶方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历史不是很长,距今大概600多年。公元1391年,明朝朱元璋上位24年之后,颁布了一个诏令叫“废团改散”。在明朝以前几乎所有茶叶都制成茶砖或者茶饼,便于保存。团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价格贵,一般老百姓喝不起。“废团改散”就是改喝散茶,散茶的制作工艺就简单多了。茶砖耐煮,散茶就只能用开水冲泡,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喝茶的方式。

再来说说喝茶的仪式。明朝之前的人喝茶,基本上是一种文人的游戏。刚开始意思不大,后来发现这个茶可以玩。怎么玩呢?煮茶放点奶,煮的过程中锅上就形成了一些浮沫,浮沫就可以做文章,用茶针去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宋朝人最喜欢玩这个,管这种方式叫斗茶、点茶或者分茶,一种游戏。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里有这么两句:“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细乳就是煮茶的时候放的奶,分茶就是这么玩。据说宋朝有一个和尚,他可以在茶的汤花上写一首诗,而且每个字都能看得出来,技术高超。

我们今天的这套茶礼仪来自什么地方?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台湾地区所谓的“茶道”,也是舶来品,从日本学来的。日本叫做“茶道”,追本溯源还是从中国学的,只不过时间非常古老。

南宋时候,日本的一个僧人把中国的茶树种子带回去,在日本种植茶叶,拿回去也不知道怎么喝,又跑到中国来取经。到了南宋末期,昭明禅师到浙江来学习怎么喝茶,怎么喝得有意义有文化,就把这套“茶道”带回了日本。茶道最初指的不是一套仪式,而是喝茶的心境。你现在去日本去品茶,也能发现它和中国重视的这套仪式大相径庭,它主要是指的一种心态。

唐宋朝佛教徒对喝茶这件事情是非常看重的,他们认为喝茶有三种功效:第一,茶可以解困,喝了茶再去坐禅打坐可以彻夜不眠;第二,茶可以帮助消化,和尚不能吃荤腥,而是吃大量豆制品,豆制品是不容易消化的,就多喝点茶;第三,茶是不发之药,抑制性欲,多喝茶不容易乱性。所以佛教徒非常喜茶。日本就将这套观念带回了本国大肆发扬。日本的茶道重的是茶室的摆设和喝茶人的心境,所谓“禅茶一味”。但如今中国这套重新学习或者创造出来的喝茶仪式,反倒没有什么禅意了。

今天我们再来谈论茶文化时,毁誉参半,处于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夹缝中,非常尴尬。有些人说茶是雅文化,到茶馆喝茶比到饭馆喝酒听起来要雅致,但真到茶馆里又觉得浑身不自在,有一整套喝茶的仪式,非常别扭。

其实在古代社会,茶也处在这样一个模糊地带。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俗文化的代表。同时,它又是雅文化,文人讲人生之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中国古代社会对雅俗的划分界定主要是文化阶层来的,通俗一点讲,文人喜欢的就是高雅的,反之就是俗事。俗事也有变雅事的可能性。今天茶文化的雅化通过什么方式呢?第一是知识,第二是仪式,将其包装为一种精英文化形态,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从而对人形成压力。这其实也是其他文化雅化的一种通用方式。

新教育家

报道关注这个时代的教育家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

(0)

相关推荐

  • 【伦来敦往】英国人如此嗜茶如命你知道吗?中英两国茶文化你更中意哪边?

    白居易<两碗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说到在中英两国文化传播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的一种文化那就是'饮茶文化 ...

  • 宋代的点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真正的茶文化的出现是在两晋时代.中国人饮茶不单单是喝茶而且是把它当成了一种文化. 唐朝人陆羽(733年-804年)有一代茶圣之称,他所编撰的<茶经 ...

  • 日本茶道文化跟中国茶艺有何区别?

    文·段宏刚 日本茶道文化实际上是中国茶艺的传承和演化,两者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要了解日本茶道文化,首先要了解茶文化在中国的起源.传承和发展. 茶文化是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

  • 中华文化的酒与茶(下):这些和茶有关的事情,爱茶的你知道多少

    沧海桑田天下事,闲谈华夏五千年.李师弟和您聊历史,我来大胆猜想您来小心求证.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如果说中国是茶的故乡,那么茶就是中国的韵味: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也是茶 ...

  • 小娟话茶:普洱茶的揉捻

    揉捻,是普洱茶鲜叶杀青之后的制作工序,通过"揉"和"捻"的动作,将近似自然叶片形态的杀青叶,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 ...

  • (纸刊备选)秋雨话茶|沈志明(福建)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587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秋雨话茶 文/沈志明(福建) 窗外,绿竹葱郁,恰好细雨霏霏,听雨是再好不过的了. 雨,有文人说是上帝的眼泪.而我说,是情人的诉说.下雨天,恰好是 ...

  • 话茶|慈禧太后与虫草茶

    今天讲述一段虫草茯茶的历史故事.一段痛心疾首的历史,却深藏着一个中国茶史上鲜为人知的故事. 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躲避战乱,一路颠簸,鞍马劳顿,加之风餐露宿,时饥时饱,心情交 ...

  • 【纪录片】北京话话北京-清明话茶

    【纪录片】北京话话北京-清明话茶

  • 茶人•茶话•茶事

    中英对照版 2016年第4期 无论在北京胡同,还是在江南水乡:无论在都市街巷,还是田间地头,熟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吃了吗?这句曾被作为中国式见面的问候语.而今,一些大中城市里的朋友见面的寒暄,逐渐被 ...

  • 名人话茶趣:品好茶是清福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图片来源:资料图)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 ...

  • 曹文:​酒 罢 话 茶 九 题

    图片多自网络致谢侵删 说 茶 酒罢话茶九题 曹 文           茶和酒都是用植物加水制成的饮品,都具有兴奋的作用.酒喝多了兴奋过头能麻醉,茶喝多了最多是陶醉.                  ...

  • 茶话 | 茶梗是垃圾or宝贝?来~

    喝茶是中国的传统,中国人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而且在鉴别茶叶品质的时候,除了关注茶叶的整体状况,还需要捕捉一些细节. 今天,就拿茶梗来 ...

  • 云南风物(音频)| 况雨桐:恬淡之茶——月光白(云南昆明话)

    云   南   风   物 月 光 白 茶 月光白茶也叫"月光美人", 它有着美丽的传说. "月光白" 一种说法是:使用特殊工艺采摘制作的茶,叶面呈黑色,叶背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