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茉莉花茶那些事儿(一)
2020年11月21日,古老的北京城落下了片片雪花。近些年来北京是很少下雪的,加之自己不常在北京,能遇此景更是难得。赏如此美景需有好茶相配,于是拿出了刚刚收到的茉莉花茶飘雪,茶席间品此茶及其应景。
风炉小沸,茶入壶中,香溢四方。茗花的香气足以掩盖泡茶技法的瑕疵,使得茉莉花茶的冲泡可以随心所欲。
秋季制作的茉莉花茶相比于春夏两季的茶花香和茶香更加浓郁,用北京人的话说叫“酽yàn”,因此更受老北京人的喜爱。一大清早儿起来先得闷上一壶,一直等到闷“透”才开始喝,这口味儿可不是其它地方的人能够适应的。
北京地区不产茶,面对众多的茶品,北京人为什么对花茶情有独钟呢?受地理状况、生活习惯、历史传承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地区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文化,而北京也不例外。
远古时期北京地区曾发生过数次“海侵”,导致北京城的浅层地下水又苦又涩。虽为六朝古都,但是在民间却被称为“苦海幽州”。因此在众多的产品中也只有茉莉花茶的花香能够压制水的苦涩之味。
清人褚维垲在《北京风俗杂咏》中描写京城买卖水的情景,也反映出城区地下水水质恶劣的状况。
驴车转水自城南,
买向街头价熟谙。
还为持家参汲井,
三分味苦七分甘。
再者,北京地处北方,受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影响颇深,权贵阶层多以肉食为主,缺少绿蔬食材,入冬后更无绿蔬可食,因此绿茶的鲜爽感和去油腻的功效就变得尤为可贵。但是由于北京距产茶区路途太远,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传统绿茶失去了鲜爽度,甚至发霉变质,而窨制而成茉莉花茶保鲜度远远好于其他绿茶,因此就成为对京茶叶贸易的首选。
要说道茉莉花茶风靡京城,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她被民间调侃为茉莉花茶代言第一人,这就是慈禧太后。相传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着特殊的偏爱,因此规定皇后与宫眷,不得簪鲜花。慈禧掌权的时代,茉莉花一度成为了当时的“国花”。清代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在完善了窨制工艺后作为皇家贡茶进入紫禁城,除了皇家日常享用外,慈禧太后还经常将茉莉花茶作为国礼送给外国使节和其夫人。,除此之外一直是满清八旗子弟和王公贵族阶层的专享。新中国建立后,茉莉花茶仍然作为国礼保留了下来。
清朝末期,随着茉莉花茶产量的增加,由上层社会少数人才能享用的茶品,逐步变成了大众茶品。从清末到民初的几年间大量茶叶店的出现迎来了茉莉花茶在京城发展的黄金时代。如今京城内久负盛名的吴裕泰、张一元、正兴德等茶叶店都是在这个时期涌现的。
在京城民间喝茉莉花茶可没有权贵阶层的讲究,但也充满市井生活的气息。饭碗、缸子都升华成了喝茶的器皿,仰头一口闷下成了当时喝茶的普遍姿势,活脱脱把茉莉花茶改造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饮料。
此款茉莉花茶名曰“飘雪”,有别于老北京的传统茉莉花茶,将茉莉花留于干茶中。冲泡后仿佛一层白雪浮于茶汤之上,极具观赏性。兰香飘荡,香色撩人,茉莉花的温和化解了绿茶的寒气,因此也适宜在寒冷的季节享用它的茶香。几杯饮下,身上的乏气随之散去,虽不及融雪煎香茗的雅趣,但能在雪落京城之时,能拥有享受一杯热茶的闲暇时光也是值得留恋的。
北京人爱茉莉花茶,爱它的纯清高雅,爱它的轻灵芬芳,更爱它的平等和包容。物转星移几度秋,而香依旧。
冰雪为容玉作胎,
翠丛倒影映三才。
一日入得深宫境,
麝脑龙涎落瀛台。
百年沧桑一笑过,
一闻一品换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