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一首咏雪词《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了却了人间富贵,也了却了自己
1678年农历10月,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出巡塞外!
冬日的边塞,马蹄声声,拖着少年的残梦,行过一程又一程。
一个西风凛冽,飘着雪花的夜晚,这位23岁的痴情公子,独自一人站出了帐外,望着天空发呆。伫立良久后,他在飘落的雪花中,看见了自己。于是,含着泪写下了一首《采桑子》。
词云: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他并不是喜欢雪花轻舞飞扬的模样,只是这冷冷的,遗世而独立的感觉,让人很是安详。
那雪花落下时看似没有根芽,却又好像飘到哪里都有家,和妖娆、富贵的牡丹很不一样。
此情此景,她想到了那位咏絮的谢道韫,想到了自己的爱人,才发现自己的漂泊与散落已无人在意。
望着寒月、听着胡笳,他怅然若失。那么,就让雪花和自己,都在这沙海里随风而去吧。
每次读这首词,都分不清纳兰是在写雪,还是写自己。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一个“淄尘京国、乌衣门第”的贵族公子,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如果换做别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凡尔赛文学”,可是纳兰说的,却一定是真心的。
对于他而言,什么王权富贵、什么戒律清规,通通是人间浮云。自始至终,他要做的只是那个不忘初心的少年。
边塞万籁俱静,雪花落下时,最能听清心里的声音。西风吹在脸上的感觉,不疼也不冷。可是,他还是想哭。因为,从痛失所爱的那一刻起,他比雪花还要无涯。因为无处可落,便落在哪里都一样,没什么所谓。
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欣赏诗词时,不能仅以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当由表及里,以自己切身体会去揣测作者本意。
其实,我也不确定纳兰咏雪时,咏的是雪,是自己的心,还是自己悲凉的命运。
我只知道,从康熙十六年起,纳兰的心上便蒙上了思念的灰,一生都没有拂去。
所以,在那个飘雪的夜晚,他还是在想自己的爱人吧?
如果他仅仅是喜欢一个人如雪花般的清冷,又怎会有那般长久的念念不忘?
读这首词时,也会不自觉想到《金缕曲》。这两首词,将他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在纳兰心里,所谓的富贵与权势,皆是冷笑一声,即可抛却的东西。
所以,抛弃一切后,他在无垠的边塞中,吹着寒风,迎着沙子,看着雪,找到了那个无涯的自己!
同时,他也想像雪花一样,散落在万里沙海中,把自己弄丢!
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上,有人想要努力找到自己,有人却想努力将一切忘掉,把自己弄丢;
有人想要抓住光阴,与时间和命运争个输赢,有人却想一秒十年,被光阴虚度!
我是后者,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