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聊聊平话(二)——平话的起源||为啥古宁远人都讲平话?兼谈刘均申、礼仕湾等地名的来源!
前言:还晓得讲平话的叔伯兄弟姊妹,您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先点开标题下方的蓝色字“大明梅语”,然后点“关注订阅”,然后参与讨论留言,或微信留言呵。
平话,原本是我们宁远人及周边诸县的正统交流语言,而今已成濒危语种。要想研究宁远地方史,必须要懂得平话,忽略平话在历史上的地位,那是片面的理解。今天,小编就从地名开始,说说平话在宁远发展史中的作用,甚至会研究一下它的起源等诸多方面的东西,期待你参与。
我们接着昨天的问题来聊!
昨天的话题是:“李益孙”、”李炳孙“、“王继位”等极似人名的地名,究竟是不是人名呢?
小编首先给出一个肯定答案:不是人名,是确确实实的地名!
那道理和证据在哪里呢?一句话回答:都是平话惹的货!不过,要搞清平话在地名上是怎样“惹的货”,还得细水长流,慢慢道来!还面七八篇推文才能讲清楚。
今天我们就讲第一个问题:平话的起源。
我们的老祖宗到了宁远之后都是讲平话的,前提是:清康熙年以前迁入的,只有这个前题,话才能不让“鸡蛋里挑骨头”的人挑到骨头。
所谓“平话”就是平民百姓日常交往所使用的语言,它与“官话”相对应。官话,即官方所使用的语言。对于宁远,它属一种外来语言。而平话,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地方语言,生于斯,长于斯,生于平民之中,又服务于万千百姓。
然而,生于斯,长于斯的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同胞则不讲这种语言。这又是咋回事呢?
我们还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吧!
从现有的史料可知:
第一、最早入迁营道县的并定居下来的汉民族为蒋姓,始迁祖为蒋嵩,原籍杜陵(今西安附近)人,迁入时间为东汉末年,其子孙今散居在道县、宁远等地,人口达十数万之多。他们的子孙讲平话,这是铁的事实!
第二、下灌始祖李道辨,于南北朝时期(449年)从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迁入宁远。其后裔讲平话,这谁也否定不了。
第三、周如锡,祖籍山东青州, 于唐贞观元年(627)因事贬营道散参军,于是兄弟卜居宁远大阳洞江口,其后裔依然讲平话,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无论礼仕湾李氏、梅岗黄氏、宁远欧氏,又或是欧阳氏、郑氏、陈氏、尹氏、石氏……不管他们从哪里迁入,只要他们的先祖是在明朝及明朝以前迁入宁远的,他们的后裔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平话。
第五、宁远、新田一带的仝姓,本系蒙古族,应讲蒙古话。其先人夹谷必烈突,元末为御前指挥,奉诏镇压宁远一带瑶民起义。元亡明兴,为避祸改为汉族姓氏,取“夹”字三人同一,遂改姓“仝”,隐居于此。居宁远的仝姓,现有550多人,明清时期,甚至现在也都讲平话。
通过上面的举证,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从哪里迁入,只要明或明以前迁入宁远的,都会讲平话。也就是说,平话不是哪个族人带入宁远,而是外来汉民族生活在宁远,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土俗语言。不会讲平话,就不能在宁远生活。
小编在六七岁以前,还不太听得懂官话,所以,学习成绩不太好。话都听不懂,成绩怎么好起来呢?明朝以前,官话虽是官方语言,但未读书的人,未当过官的人,未走外面跑过江湖的人,真的是听不懂官话。宁远先辈们的交流语言,只能是平话。能够传承到今的地名,都是先有平话地名,然后由懂官话的人翻译成官话地名。
比如说:
1.李氏湾 ,它是由平话“乐后位”[lèhòuwèi](平话注音)或“乐后”这个平话地名 根据其意思翻译成官话所产生的。把平话翻译成官话, “乐后位”这个地名,翻译得最准确的便是“李氏湾”,平话“乐后位”和官话“李氏湾”在意思上都是“李氏聚住的一个河湾之地”的意思。
但是,宁远人大多不会讲官话,把地名记入县志或其它谱录,而要用官话,即汉字,再加上口音偏差,就有人把“李氏湾”记为“李胜晚”,所以那时,李氏湾和“李胜晚”两个地名同时使用,而大家则会认为李胜晚是礼仕湾的开村祖。
后来,为雅化村民,据李氏湾的谐音,把李氏湾雅化为“礼仕湾”,取“礼贤下士”之意。所以,在古代,李仕湾、李胜晚、礼仕湾同时并存。解放以后,基本统一使用今名“礼仕湾”。
2.刘均申。地名“刘均申”的平话是“刘姐西”(音,无此音的意思),平话“刘姐西”的意思是:刘姓聚族而居的山场。按此意思即意译,意翻译成官话,应为“刘居山”,而不是“刘均申”。但是“刘居山”和“刘均申”在读音上很相近,再加上其开村鼻祖“均申”的字号,人们便错误地将其村民称为“刘均申”。当然,称刘均申,不没有对刘氏先祖不敬的意思。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