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澍伟 : 胜芳曾过大运河

来到胜芳,大家对这座古镇的历史和经济地位都很感兴趣。我只说三个问题,如能找到答案,会对于今天的胜芳有新的认识。

第一,“信安海壖”。查《金史·河渠志》:“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五十里,故为闸,以节高粱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山东之粟怎样走暂且不提,河北之粟系由衡水“经深州会于滹沱,以来献州、清州之饷,皆合于信安海壖,溯流而至通州,由通州入闸,十余日而后至于京师。”金代大运河与明清时期大运河不同,一是只通行于山东及以北地区,二是进入河北后走的是隋代永济渠故道,献州、清州的漕粮必先集中于霸州之信安。由于当时中都以南的永济渠已经湮废,所以需东行,入雍奴至直沽,再经沽河(今北运河)方可溯流至通州。无论“信安海壖”可不可理解为信安与海壖两处,但说明金代时永济渠还是可以通航到胜芳的。

第二,胜芳与天津。元代疏浚了大运河以及通州至大都城内的通惠河(即金代所开的闸河,亦称金口河),大运河开始改变走向。明永乐十三年(1415)重浚的大运河全线贯通,独流口以南继续沿用隋代永济渠故道,以北则利用原来的天然水道开浚新渠,达天津卫,入北运河至北京,从此永济渠与胜芳绝缘。

但从金代开始的由胜芳经三角淀、子牙河至天津的水路运输却固定下来,元明清时期发展成沟通胜芳与天津客货往来的必经之路。胜芳地区也因水网密布,很快成为冀中地区水陆运输中心,所产农副诸物大量销售津京地区,子牙河畔邵家园子出现了专用的胜芳码头。当年,由胜芳到天津的客、货船只往来频繁,由胜芳运天津的水产品有鱼、虾、蟹,土产有苇席、皮、麻、粮食、五金等,有的船只还可以上驶天津东门外的东浮桥、陈家沟子、小树林等处集散,当地曾有“苇席鱼虾,小树林为家”的民谚;运回胜芳的有面粉、杂货、木材竹篙和竹制品等。人流和物流指向的不断扩大,导致了近代胜芳的繁盛。

第三,余下的问题非常有趣,隋代的永济渠流经胜芳吗?

既然金代时永济渠可以通航至胜芳,只是因胜芳以北、中都以南的永济渠已经湮废,所以必需东行至直沽,经沽河溯流至通州;那么,胜芳的中亭河以及当年穿镇而过的中亭河,是不是隋代永济渠的一部分呢?日前,承蒙胜芳镇张玉良副镇长相助,发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黄盛璋先生旧著《永济渠考》电子版,内引《元一统志》:“东船河,西出霸州永济镇,东入永清县”。黄先生认为,“永济镇得名必与永济渠有关”,疑“即信安镇元代临时改名”。

无独有偶,访古胜芳期间,得到张副镇长所赠(复原)《胜芳镇详图》,穿镇而过的中亭河旧有桥梁五座:普济桥、通济桥、永济桥、广济桥和裕济桥,居于五桥之中的正是永济桥,其它四桥亦以济字居中,这种命名,难道真的与永济渠没有任何关系吗?

黄先生指出,“自独流口至信安之永济渠,废弃远比信安至幽州段为晚”;而且解放后调查北京附近古河道时,发现北京以南一条永定河故道,流向永清,经黄先生判断,应即隋代永济渠信安至幽州段,后为永定河夺道乃致湮废。此说如成立,那么,隋代的永济渠很可能流经胜芳。

历史上大运河有两条,一条是隋唐大运河,在地下;一条是元明清大运河,在地上。今后,如能对隋唐大运河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永济渠流经胜芳,将不再是历史的悬念了。

(此文原名《胜芳访古:中亭河历史之谜》,为2013年2月20日作者在胜芳天津历史文化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为天津市著名历史学家,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诚请转发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