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了2200年,等来了我未来的模样”
岁月失语,为石能言。
——冯骥才
你知道吗?其实兵马俑最初的样子是彩色的。
1974年,骊山北麓,被黄土掩埋两千年的秦俑赫然面世,震惊寰宇。
出土时,兵马俑色彩斑斓,面目如生,须发毕现,让人恍惚感受到巍峨而沉默的陵墓下,大秦的帝国还在时间里游走。
但是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是在烧制之前就在身上刷了一层生漆,因为生漆上进行彩绘能显得更加亮丽。
可惜兵马俑采用的是最原始的矿石颜料,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一出土就很快脱落掉,这也成了一个遗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作品
这样的遗憾,没有影响秦俑对世界带来的震撼。
一副副盔甲穿了两千余年,一支支长枪握了两千余年,一匹匹战马跑了两千余年。
穿过泥沙与时间的缝隙,仿佛还可听得,大秦军团压抑了两千多年的怒吼,整齐排列的秦俑方阵,亘古千年依然彰显着统一六国之后的雄壮和威严。
如今,我们游览秦俑的时候,总会听到有导游说:
“修复一个兵马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对我们而言,这是一句骄傲的介绍,但对默默蹲在俑坑里的修复师们,这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常。
正如“兵马俑之父”袁仲一所说:
“人似潮,车如梭,五湖四海秦俑热,夜长人在何。”
这就是“守陵人”的真实写照:“择一物,忠一生。”
最近,《国家宝藏》第三季开播,一位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宝藏”摄影师赵震登上热搜,让我们再次关注到文物修复师的坚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
赵震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坑里灰头土脸的穿梭拍照,不停的蹲下、跪下。
为了等一个光线拍照,有时要等好几天。
每天来回走上几万步,一个夏天能瘦十几斤,为了使用语音识别来拍照,每天喊个几千声……
这工作,他一做就是23年。
他不是一个人。
在这里,有文保专家为了一颗俑头拿着手术刀,一毫米一毫米的清理修复;有修复师每日三五片的搜找碎片,花费半年拼一座兵马俑……
这群“守陵人”就是这样捡拾起历史长河中的记忆碎片,一点点拼凑出大秦帝国的宣赫恢弘。
△部分秦俑修复前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作品
好多次,这个腼腆的摄影师讲到眼眶泛红。
聊到印象最深的一次,他说是在照片中看到兵马俑的嘴唇边上,竟然有一枚指纹:
“那是2200年前,制作兵马俑工匠的指纹。 当时我就傻在那儿了,仿佛时间已经消失了,他刚刚离去,而我就踩在他还有温度的脚印上。 我很想触摸那个指纹,但我不能。”
讲到这的时候,赵震哽咽了,网友评论说,他们也看哭了,感觉“更爱我的国”了,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是啊,泱泱中华,万古江河,那些埋藏深处的文物,支撑起我们今天站立的大地。
5000年文明的血脉依然在我们身体里奔流,传承祖先的荣耀和文明,就是我们华夏儿女自尊与自信的最大底气,文物的修复保护与文化的传承,就是我们在惊涛骇浪的世界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可我们该如何传承文化根脉,如何让我们触碰不到的无限古文物,在新的时代鼓响华夏雄风?
有这样两支公益作品:《我在秦陵修兵马俑》和《重返秦俑本色》,大概能给我们答案。
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回首过去,有来处;展望未来,有方向
《我在秦陵修兵马俑》和《重返秦俑本色》这两支公益作品,在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广告和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CDC)联合举办的“我是创益人”公益广告大赛中,分别斩获文化传承保护议题特别关注奖和特别关注入围奖。
在这样的光环下,让我对其期待值也格外高。
所以当我打开《重返秦俑本色》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有些落差:“感觉缺了历史的厚重感。”
可几分钟后,我直接被打脸,不得不承认,这游戏对我来说有点难。
因为我发现,我完全不知道该涂什么颜色,我第一次这样和一个史书上描述的骁勇秦人面面相觑。
虚拟的将士,不仅颜值尽显,而且仿佛暗藏热血,我真是生怕不小心涂错,被张口训斥:你可太忘本了。
幸好,里面有清楚的标注,让我第一次认真了解了将军俑、骑兵俑、立射俑、武士俑、车兵俑、跪射俑的概念与区别。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彩色俑身上的颜色也藏着历史的宝藏:蓝是蓝铜矿、红是辰砂铅丹、绿是孔雀石、黑是无定形碳……
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就这样映在了我的眼前。
我偷偷在网上查了资料,参考图片上彩色兵马俑的样子涂抹完。
本想在朋友圈里炫耀一番,可没曾想,朋友圈里晒的秦俑图仿佛一场时尚秀:
有热烈红火的国潮风,有打散调色盘的混搭风,还有拿着棒球棍的运动风……
我指尖的滑动,一下子慢了下来,我开始强烈的感受到兵马俑的士兵在朋友圈里“复活”了。
这就是我隔了2200年的同胞啊,他们以血肉之躯,拼杀出我们天下一统的格局,让那时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与变化的缩影,铸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而这一刻,我们与他们交织重叠,数字科技重现他们的英姿,而我们将现代文明的艺术编织在他们身上。
柴静说:
“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
《重返秦俑本色》就是将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碰撞,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展示历史遗迹,提醒新一代人历史的来处,我们精神家园的所在,指明未来的方向,科技与传统融合的新文明。
让我叫绝的,不仅是这支作品里有数字科技打造的参与感和互动感,还有创意中传达出的文化传承与延续。
在这里,我们新一代重新擦亮文化瑰宝,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古老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我们每个人都用“科技的手”参与到文化的传播与延续中。
这种奇妙的感觉,驱使我迫不及待的连轴体验了《我在秦陵修兵马俑》。
本以为会是《重返秦俑本色》的翻版,没曾想,体验的是一场完全不同的跨时空交流。
作品中,数字影像的每个陶俑的铠甲、衣着,神态都是对帝国战士的复刻,逼近真实,甚至连修复的手都仿佛真人,这样的设计让人瞬间沉浸其中。
为了能更好完成修复,每次挑选兵马俑前,我都忍不住查一查不同兵种的特点:
立射俑即站立射箭的步兵俑,其站姿和手势,符合《吴越春秋》记载的射箭功法即“右脚横立,左脚向前斜出半步,左臂半举,右臂横曲胸前”; 跪射俑左腿蹲曲,右膝着地,双手在身体右侧作握弓弩状,这个动作将身体着力点呈等腰三角形,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 高级军吏俑,头戴燕尾长冠,身穿鱼鳞铠甲,脚蹬方口尖翘履,双手置于身前......
可即便记得再清楚,面对一排排工具时还是眼花,玩拼接时没了耐心便难以坚持。
当我完全进入这个数字修复师平台的时候,我觉得跟我对话的不止是被鲜活复刻的士兵,还有穿越2200年前赋予这些士兵生命与人格的匠人,我的手和“守陵人”握在一起,感受到这抵御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
《我在秦陵修兵马俑》是铭记与聚焦,而《重返秦俑本色》是传承与延续。
但是这两支作品共同让人惊喜的,就将“公益+科技+创意”的全新理念充分实践。
以科技之剑开辟未来,用传统文化滋养前行的人,汇聚更多人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守护传统文明的光。
深扒这两支作品背后的创作机缘,会发现他们的大获成功,离不开在“我是创益人”公益广告大赛的持续孵化。
“我是创益人”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广告和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CDC)联合举办的公益广告大赛,
至今已举办至第四届,孵化了包括戛纳创意节银狮获奖作品《一个人的球队》在内的194支公益广告作品,通过驱动多方生态力量,关注多元议题,让公益人人可及。
在每一届的比赛中,“我是创益人”都坚定秉承“科技向善”这一理念。
在大赛过往作品中,他们从关注抗战老兵现状的《不朽的丰碑》、呼吁器官志愿捐献的《一个人的球队》、再到关注文化保护的《敦煌未来博物馆》,聚焦儿童保护等议题的《大山儿童秋冬时装秀》等多部作品。
通过“创意+科技+公益”的融合机制,聚焦被大众忽略的公益议题,唤起大众关注,同时承担更长远的责任,让更多被看见的公益发挥更深远影响。
“科技向善有力量,创意有光,公益大有可为。”
在未来,“我是创益人”大赛会继续以“创意+科技+公益”模式,寻找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公益故事,唤起更多人对公益的关注。
让我们一起点燃爱的希望,共同让温暖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