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父母,都不用“管孩子”
同样是养娃,有的人全职在家,还忙得脚不沾地;有的人却能一边工作,一边带出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
同样是孩子,有的坐拥一屋子书,报了各种补习班,就是不喜欢学;而有的孩子哪怕不上补习班,也会自己找书看、找题做……
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陪伴的时间、不是金钱的投入,而是他有没有自我成长的动力。
物理学有句名言叫:“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聪明的父母能找到撬动孩子自我成长的支点,四两拨千斤,让他自动、自觉地爱上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天天等着父母的管教和催促。
如何找到孩子自我成长的支点?今天的书会给你答案和启发。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陪孩子写作业”,成为亲子关系中的“第一大杀手”。
最让父母崩溃的,就是孩子的磨蹭。
写作业前,先是好吃的、好玩的哄个够,好不容易做到写字台前了,光是把书和本子掏出来摆好,就得十分钟。还要打开铅笔盒,选一支喜欢的笔,好像写的不是作业,而是“圣旨”。
终于开始写了,他又开始这里痒痒,那里不舒服……
明明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一直拖时间找借口,不写个三四个小时没结果。
不光是写作业,洗澡、睡觉、起床、出门,没有一样不磨蹭。父母怎么催,我自岿然不动!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喜欢磨蹭拖延?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一书认为,孩子的拖延症是由他内心的恐惧、焦虑与追求完美导致的。
这本书从拖延症的诱因出发,将孩子的拖延症分为三种类型,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有效利用时间,告别拖延。
对于专注力低的孩子,如何通过营造适当的学习氛围来提升专注力?
对于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如何提升他们的时间知觉和敏感度?
对于过度在意细节而一再拖延的孩子,如何改变他们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也有拖延的习惯,如何改变自己,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有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人说,赞美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那么,什么时候该严厉,什么时候该夸赞?如何教育、如何赞美?
把“你真棒”挂在嘴边,随随便便夸孩子,和随性打骂孩子一样,都是不负责任的敷衍。
“正面管教”是由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她倡导的是既不惩罚,也不娇纵,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尼尔森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
《正面管教》被全世界无数父母奉为“育儿必读”,她在书里告诉父母49种正面管教工具,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同时教给孩子为人生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重要人生技能。
怎样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父母如何与老师打好配合,给孩子最大的支持?
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当孩子赖床总是迟到,当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当孩子拿着手机不撒手,当孩子对长辈没礼貌、不尊重……
父母一定会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可是很多时候,你磨破嘴皮子,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你的口苦婆心,都变成了孩子的耳旁风。
“怎么说,孩子都不听”的家长是可悲的,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被孩子拉进了沟通的黑名单。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她们也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深知父母的困惑。
围绕“如何说”、“怎么听”,这本书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包括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代替惩罚的方法、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等等。
作者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可,这些沟通技巧不仅仅适用于与孩子沟通,以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的说话方式,适用于你所有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一个桶能够装多少水,是由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
受这句话的影响,我们总是特别关注自己的弱项,把精力花在弱项的提升上,最终变成一个达到平均分的人,却也忽略了自己真正的优势,失去了自己的特长,泯然众人矣。
钱钟书报考清华时,国文和英文成绩都不错,数学只有15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和他谈话后,决定“破格录取”,这才有了后面的《围城》、《管锥编》。
在某个方面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比提升短板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优势教养》一书,就扭转了我们消极的思维模式。从发现优势、培养优势两大主题出发,运动心理学知识、真实案例应用场景,帮助家长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势。
阅读这本书,你会得到:3个发现孩子优势的方法、4 种常见的消极机制、8种孩子身上的核心优势、4种关键的优势教养策略、7种培养孩子优势的核心方法……
父母是孩子全天候的CEO,掌管他的衣食住行、身心发展。他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取决于父母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他。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时,常常闲逛到太阳落山,自己决定找哪个朋友玩,没有人会检查我们的家庭作业。
当我们成为父母后,却为孩子报音乐课和体育课,督促他们做家庭作业……是什么导致了如此迥异的情况?
我们小时候,高学历和低学历的父母在照顾孩子上花的时间大致相同,如今,高学历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超过每周3小时,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差距?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认为,是经济决定了我们如何抚养孩子。
当孩子出生,婴儿床、学区房、升级考、兴趣班……每一样都涉及到钱。
教育,投入多少钱才算够?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育儿方式背后的经济因素,研究经济如何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育儿习俗,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教养方式。
教育不止需要爱,也需要金钱的投入,我们要知道,你为什么会花这笔钱?加入「十点听书会员」,收听《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精拆解读,给养娃算笔明白账。
真正的教育,是一颗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育儿不只是一项人生计划、一个责任,更是一场自我修行。
父母只有不断汲取经验智慧、提升自己,让自己自知、自觉,才能培养出自信、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