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长卿《孙权故城(鄂州)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赏析

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唐·刘长卿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

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刘长卿(约709 — 约785),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集》。

“孙权故城”,即古代吴王城、武昌(今鄂州)城,点明地点。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如题所示,诗中兼有怀古和送别两层意思。第一层为前十二句,怀念孙权。自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群雄奋起,军阀割据,孙权继承父兄大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然而,“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孙氏政权也被风吹雨打去。作为曾经雄峙长江之滨的东吴帝都的武昌城,还有什么呢?这里的“上下武昌城”,是指位于上流的武昌郡(军)和位于下游的武昌县城。接下来,诗人运用古今对比的手法,概写武昌城的几度兴衰。古代,像吴王台、凤凰台、钓鱼台、凤鸣寺等等亭台寺庙,何等辉煌壮丽;而今,变成了废墟。江南一带,历经战乱,本来繁华富庶的武昌,变得破败萧条。然后,展开具体的描写,将镜头移向寥落的几户人家,聚焦颇有名气几株陶公疏柳。可是,那赫赫的威名,在人们的记忆中已经遗忘了,只剩下稀疏的山林和昏暗的水泽。丛生的春草中,隐约有一条小路,郊野的柴门掩映在夕阳中。这一层,景物是暗淡的,情感是悲凉的。第二层为最后四句,送别友人。恰恰在这个时候,诗人在江边送别一位朋友,而朋友去的方向又恰恰是金陵(也称“建业”,今南京)东吴故城那座令人伤感的城市。朋友离开楚地,渐行渐远,诗人站在江边,遥望孤帆,想象朋友要路过的九江湓浦口和目的地金陵,目光所系,伫立良久。人自伤心水自流,青山万里送行舟。这与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如出一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景其情,何其相似。“行人已何在?”只能面对浩瀚的江水,挥一挥手而已。“惆怅”二字,直抒胸臆,“不能归”可见其情难堪;“孤帆没云久”,以景结情,一个“久”字,余音绕梁,绵绵不断,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全诗,一线穿珠,怀古送别,两层意思,在悲凉的情绪之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