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误区:莫让非主观因素主导决定
2021年,第三批高考改革的八个省份将迎来改革后首届高考,作为预演,下个月将进行的八省联考,大概相当于一个“奥运测试赛”。新高考最引人注目的,和每个学生息息相关,甚至绞尽脑汁的,莫过于选科的事情。
“3+3”模式与“3+1+2”模式
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八个省份,其实在选科这个关键问题上,和前两批六个省份相比,已经算是打了“补丁”。2017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迎来首届高考,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紧随其后,该六个省(市)的选考模式均为“3+3”模式。
“3+3”模式第一个“3”是必考的三科语数外,第二个“3”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科里面任选三科。最大的好处,无疑是从理论上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此之前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文理分科,学生只能在政史地三科纯文或者物化生三科纯理之间进行选择,大学招生也是完全区别开来。在一定程度上,这扼杀了学生的选择自主权,为了升学你没法选;从大学招生的角度讲,有的科目实际上到了大学几乎用不上。
作为广东省最后一届“3+x”的考生,我一直觉得文理分科的改革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了,但是就学生而言是痛苦的。而此番高考改革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然而,“3+3”的改革被普遍认为是失败的。六选三一共有20种组合,对学生而言是舒服了,但操作起来难度极大。没有多少学校有足够的资源照顾这么多种组合,走班制在中学开展,似乎又有点混乱。
如果说操作问题总能够慢慢解决,那么促成“3+3”模式迅速改成“3+1+2”的原因,就是下图:
上海17、18届小三科选考人数
这是上海前两届高考中六科的选考人数,看出问题了吗?
选择物理的学生严重偏少,而选择地理的学生则比较多。这个情况在2019年愈演愈烈,2019年共有37764人选择地理,仅有12122人选择物理。
众所周知,理科尤其是数学和物理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民族攀爬科技树的根基,并非危言耸听,如果物理人才严重凋零,后果可以很严重。
由于充分放开选择,学生拥有了十足的自主权,但是很多人在选择的逻辑上,首先并不是专业、兴趣、就业,而是难度!这就是理化遇冷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里,“3+3”模式随即被废,取而代之的是“3+1+2”模式。“3”是语数外不变,“1”是物理历史二选一,称为首选科目,“2”是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选二,称为再选科目。
打上补丁后,物理和历史这一文一理的科目被抬高了一个等级,加上专业和就业等原因,选择物理的人数会得到保证。伴随而来的,20种组合缩减成12种,在尽量兼顾学生自主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学校的压力。
但是,任何方案都有利有弊,“3+1+2”模式下的计分方式如何兼顾公平,教育部给出的答案是“赋分制”,坊间对此持观望态度,这是后话。
“3+1+2”模式下的选科大环境
目前,应届高二学生早已完成选科,而最近不少应届高一的学生因为学校要求预选,也进入了选科迷雾中,不知如何是好。在决定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目前的大环境。
目前,八个省份中,只有湖南省官方公布了数据。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统计,湖南有56.84万人报名2021高考,较2020年增加3万人。其中物理科目占比51.32%,高于历史48.68%。
选考的思政、地化生中,生物有26.8万人选择,位居第一。而传统的'全文全理'(物化生、政史地)仍是趋势。
另外,网上盛传一份八省选科数据,但并非官方,仅是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因此误差值大概就像灯塔国大选的民意调查一样,存疑,仅供参考。
按照这个数据,首选科目方面,广东省物理和历史的比例大概是56:44,其他省份中除了江苏有63%外,其余均值也大约和广东相当。再选科目中,生物占比位居第一,地理名列第二。
选科考虑的两个最重要的非主观因素,应该就是大学专业以及赋分影响。
按照教育部官方数据,2021年拟在粤招生的所有高校共25331个招生专业(类)中,选择物理的学生可以报读其中97.62%的专业,而选择历史的学生只能报读其中52.75%,差距不言而喻。
再考科目的要求则相对宽松,其中又以对化学的要求为主。所有专业里,2111个专业要求再选科目必须包含化学,占比约8.3%,另外还有1520个专业要求化学或生物二选一,192个专业要求化学和生物皆必选。
下面六张图,从大学专业和就业方向的角度,包含了一些各自比较热门的方向,仅供参考。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专业外,另外一项大家在选科时候考虑更多的非主观因素,当属赋分制的规则。
赋分制的具体计算方式涉及一套数学逻辑和公式,此处不做累述,有兴趣的网上一搜就会出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再选科目以赋分后的分值算入高考成绩,该科目的全省排名越前,赋分得分越高。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既然有规则,就要在规则允许范围内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不是?所以这时候就衍生出一个范围涉及八省的游戏,游戏名叫做:猜猜学霸选什么?这时候场面就很有趣了。
普遍的答案是,学神以我为中心,且普遍为理科大神,学神一般会选纯理的三科,即物理化学生物。因此,一些本身成绩不错但还没到学神级别的学生,为了避其锋芒,在选择物理的基础上,再选科目上避开化学甚至化学生物,这时候地理成为最佳选择。再往下一走,中上水平的学生更纠结,容易陷入的反复猜测与横跳当中,四处打听本省市的学校选哪一科的学生比较多,然后一顿分析猛如虎……
唯一确定的是,超级名校选物理的人数确实占据压倒性优势,大概是8:2的样子,而有能力竞争全省前1000名的,超级名校中的重点班,确实是以我为主,理化或者理化生是大势。
选科建议:以我为主
什么?我点进来就是要看建议的,你区老师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让以我为主?
这没办法,老粉丝也知道,佛系是我的标签。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继续看下去吧。
上面说的两个非主观因素,即专业考虑和赋分影响,先说专业。
在调整成“3+1+2”模式后,最广泛的一个声音就是选物理专业面广,选历史则只有半数专业可报,这条被不少家长和学生在选科的时候奉为“真理”,明明物理都学不下去了,明明自己历史要感兴趣而且学得好很多,硬是因为这一点去选物理。
这个结论没错,但我也想问,有多少人是在高一高二时候就非常确定以后的专业和就业方向,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至少我没有,我接触的很多学生都没有,倒是有一些家长潜意识里面就觉得物理高人一等。
如果上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话,那就看着目标专业的要求选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考虑其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么在选科的时候,专业面的问题就不应该成为首要问题。倘若如此,正确的考虑方式应该是,在兼顾其他各项因素,仍然无法做出选择的情况下,选择物理,而不是在明显历史学得更舒服成绩也更好的情况下硬要选物理。
接下来是再选科目赋分的问题。
相比起确定的,公开的选择专业层面的考虑,赋分避开学霸的考虑我认为更加不值一提。
上面我用了“3+3”模式下上海市的数据,但要知道,上海市考生数只有寥寥五万(2021年激增至七万),而广东省呢?去年达到77.96万人(夏季高考67.4万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形势。再说一遍,高考是全省排名,全省录取!
最主要的不同是,说得难听点,太多人垫底了!广东省本科率只有大约40%,而单独把广州和深圳拿出来算,应该会达到或接近70%,把广深拿走,其他城市大约在三成出头,非珠三角的很多地区更是低于三成。这意味着,在广州排名在70%的学生,在全省能够排进40%,这在赋分里面优势很大。广深的中等水平,就是全省的前列水平,广深的下游学生,就是全省的中游水平。
顶级学霸毕竟是少数,眼光别只盯着他们,广东作为各科选择人数相对平均的省份,只要你是广深一个普通学生或者其他城市优秀学校的学生,无论你怎么选,都有一大帮的人在你后面。
简单算一个数。在赋分制的规则下,赋分科目排名全省1%,赋分得分100分,前17%,赋分得分83分,按照前文广东省选考人数最少的政治和最多的生物,结合2020年夏季高考报名人数预测,分别约有25.5万人选考政治,41.9万人选考生物。按照1%来算,即全省排名在前2550名和4190名可以赋分满分,全省排名在前4.33万名和7.1万名赋分在83分以上。
如果按照中考成绩的期望值,广州中考成绩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以上的学生,或者说在广州前六名校,乃至区属龙头学校重点班就读的学生,赋分90分以上不是难事。倘若目标定在清华北大这个层次,再选科目根本拉不开差距。
作为高考大省的广东,在相对正态分布的高考中,对大量“中间群体”的学生,提高一分能超过的人数远不止千人。为了所谓的“避开学霸”而考虑选择自己的弱势科目和相对不喜欢的科目,实在是毫无逻辑可言。
尾声
综上,两个非主观因素中,除了个别非某专业不读的学生外,其余大部分同学都不应该考虑太多,只能作为一个主观因素无法作出选择后的衡量。
所谓主观因素,无非就是学生对该科目学习能力和预期的综合判断。包括自己认为的难度、兴趣、是否有合适的方法、投入精力的性价比(重心应放在原始分的四科)等。以上这些,家长可以和学生讨论,作出适当引导,告知他们这么选择的利弊,至于决定权,还是交给学生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