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调五脏,古琴可养生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一些研究也慢慢证实,音乐在某些时候能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治疗效果,用音乐来进行治疗并非无稽之谈。而在众多的音乐形式中,有着数千年发展历程的古琴,无疑成为了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古琴五音调五脏
中国的音乐疗法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系统地发展为一门学科,则是缘自《黄帝内经》的“五音对五脏的观念。五音为角、徵、宫、商、羽;对应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当五音进入人体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和同步共振,进而便能够调整人们的生理机能。因为人体是有许多有规律的、协调振动的系统所组成的,诸如大脑的颠簸运动、心脏的波动、肺部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的神经活动等等,都是有着一定的节奏、节拍和频率的。当有着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的内部器官的震动节奏相吻合一致时,就能够产生同步共振作用,对脏器产生按摩作用,从而可以缓解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在古琴弹奏中按摩经脉
边江红强调,弹古琴时,手指跳动于琴弦。中医认为手指是人体上肢的末端,气机流注到此而返回,五个手指有6条经脉循行。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肺经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商阳穴,心包经止于中指中冲穴,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关冲穴,心经止于小指少冲穴,小肠经起始于小指少泽穴。
在古琴演奏中,手指用半甲半肉的地方直接触弦,左手要求“按欲入木”,基本技法有: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右手要求“弹弦如断”,主要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摘、撮、轮、拨、刺等。在演奏出古琴曲的同时,又达到按摩手指、保健强身的效果。
与友人心心相映。
从此,
人生不再寂寥无助。
图文 / 来源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