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解表的名方——桂枝汤!
今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数九歌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从冬至开始,我们便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气越冷,我们人体受寒的几率就越大,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散寒解表的桂枝汤!
桂枝汤为《伤寒论》的第一方,由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桂枝汤比较适合受寒后怕风、怕冷、身体出虚汗这样的感冒,中医称之为“表虚证”,这是外邪来袭,身体正气不足,想要反抗,却力量不足的表现。如果是发热却不出汗的感冒,则不适合用桂枝汤。
配伍特点
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故为君药。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营里。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
桂枝汤原方
桂枝3两,白芍3两,炙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罗大伦博士对原方进行了改进,一般习惯用这样的量:
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掰开。
用法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以上是张仲景写的原文,那我们就此段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不必尽剂
喝汤药时都是要一饮而尽吗?并不是的。这个桂枝汤的喝法就是一点一点的喝,试探着喝,先喝一小部分,看看是否出汗,如果没有出汗,则再喝剩下的一小部分,喝到微微发汗了,就代表气血运行通畅了,一旦气血通畅,意味着这就是见效的药量了,后面的药,就不必再服用了,张仲景说的是“不必尽剂”。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
桂枝汤服用的一个要点,就是在喝药后再喝一碗热粥。因为桂枝汤的重点,在调理内脏的不平衡,其着眼点在脾胃,脾胃之气不足,则营卫之气紊乱。而喝一碗热粥,一方面借热粥的温热来促进散寒,另一方面借助谷物之气以滋补脾胃,所以能够“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
在服用此类药物后,一定不要被冷风吹到,可以披一件衣服,或者是盖被躺着,这样才能出汗。
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散寒时的确要发汗,但不是要发大汗,微微出汗即可,大汗淋漓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服用桂枝汤是是需要忌口的。
生冷会影响脾胃的功能;粘食不好消化;吃肉不但增加脾胃负担,化痰生湿,而且油腻有碍药物吸收;面这里指的是湿面,会助湿;五辛,指的是各种辛香辛辣之食物,五辛会影响气血运行,阻碍阴阳的调和;“酒酪、臭恶等物”,其实主要指的是发酵的食品,因为发酵之物,多有阴凉之性,发酵之物平时我们吃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脾胃虚弱之人,在感受外感之时,应该注意,最好避免食用。
对于桂枝汤,大家不仅要知道,还要学会正确的用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