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春秋战国文学之七:《孟子》
中国春秋战国文学之七:《孟子》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记载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其言" 迂远而阔于事情"。因为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 以攻伐为贤" ,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所以不合时宜,他于是"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虽然不合时宜,不为列国诸侯所采纳,但其仁政思想与王道主张却包含着宝贵的哲理。
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 性善" 论,其政治思想核心是" 仁政"。他主张统治者应有" 恻隐之心" ,推恩爱民,"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主张" 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 ,给人民一个"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梁惠王》上)的生活条件。特别是他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的观点,更为可贵。
《孟子》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君子品格的修养。其中关于" 舍生取义" 和关于" 大丈夫" 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尤其深远: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在这里深刻地讲出了人生在世应该有崇高的人格和明确的世界观,为了人生的理想,可以舍生取义,而不可在邪恶面前屈服。正是在这种人生观的支配下,孟子本身就给人树立了一个大丈夫的光辉形象。他对待君王往往傲然不逊,"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有一次,公然对齐宣王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 ;"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表现出一个士子的刚正不阿态度。孟子还以天下为己任,认为"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吾何为不豫哉?" (《公孙丑下》)为此,他常说自己要"养吾浩然之气" ,不断提高自己的品格修养。
《孟子》中还有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首先,他认为教育的重要性与乐趣可以与做王侯相比:"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孟子》中还谈到一些教育与学习方法,如同类而举,专心致志等。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有鼓动性,具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第二,《孟子》中论战性的文字,往往既记述孟子本人的言论,也记叙对方的言论,既写论战的内容,也写论战的过程。这样往往将时代气氛、各派学说和各种人物的言谈风貌、论辩技巧,跃然于纸面,从而构成带有故事性的论辩散文。因此,《孟子》虽然还属于语录体范畴的散文作品,但与只讲观点的语录体散文《论语》比较起来,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总体上看,《孟子》比《论语》更为生动、形象,更具文学色彩与艺术魅力。第三,《孟子》还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如用" 弈秋诲弈" 说明"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的道理;用" 揠苗助长" 说明养浩然之气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用" 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笑百步" 说明性质不变的道理等,都深入浅出,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量。
孟子的文章,以" 气" 为主,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锋芒毕露,正气凛然,一直为后人称道,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汉唐以后,中国著名的散文大家,如韩愈、柳宗元、苏氏父子等,无不推崇孟子,而其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也成为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中的散文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