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打狂犬疫苗,初中女孩脑死亡:不被看见的孩子,有多惨?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怎么被咬了,也不跟我们说?”

时至今日,姜先生想起自己对女儿说的这句话,只剩下痛彻心扉的懊悔。

从19日到现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姜先生为治疗女儿已花费了数万元。

他每天睡在停在医院外的车里,只是为了保证能随时见到女儿。

一切,都只是因为5月份领回家里的一只小狗。

今年3月,住在杭州的姜先生家里,捡到了一只狗,但由于狗表现出了咬笼子等等攻击性行为,姜先生一家人随后把狗放走了。

5月份,他们又从朋友家里接回了一只小狗。

原本一直都相安无事,直到9月,家里的弟弟被狗咬了。

这时,姐姐突然说到自己7月份也被家里的狗咬过。

“怎么被咬了,也不跟我们说?”

情急之下,爸爸说了一句语气稍重的话,这让女儿闷闷不乐、欲言又止。

考虑到女儿没有出血,只是破了一点皮,家里人便没有往心里去。

只是百分之一的可能,发生时,便会沦为百分之百的不幸。

11月6日,女孩晚餐后出现手发麻、呕吐的症状,送到医院后开始逐步进入昏迷、脑死亡状态。

看了这条新闻,真的无比痛心。

如果,当初被狗咬伤后,女孩能在第一时间告诉父亲自己的真实情况;

如果,在女儿含含糊糊回答不清问题时,父母能多一点耐心,别存侥幸心理;

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很多时候,父母的“看不见”,和选择性忽视,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心理的伤害,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父母的关注,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没有不想被父母“看见”的孩子,只有选择“看不见”孩子的父母。

每个被“隐形”的孩子

都曾想要被“看见”

当孩子向你诉说需求和感受时,你是否也曾对他说过这些话:

“能不能听话点,不要再烦我。”

“小孩子懂什么,按我说的做就行。”

“才多大点事,怎么每次都要跟我说。”

“要乖一点,不然别人就不喜欢你了。”

当我们无意中说出这些话时,潜意识里,已经预设好了答案,或者说,我们在期待着孩子按照我们所期许的那样去做。

曾听一位教师前辈分享过一句话:“孩子,是最‘狡猾’的生物。”

他们能从简单的话语中,迅速分析出我们的真实意图,再用迎合的方式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换取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肯定和表扬。

如果说孩子面对父母时,是天生的情感敏感者,那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都不自觉地成为了情感迟钝者。

有位家长曾和我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她带女儿去新的课外班时,孩子一直闹情绪不进教室,直到看到妈妈不耐烦生气后,才不情不愿地进去了。

之后一段时间,孩子也提过几次不喜欢这门课,老师也表达过孩子不太适合。但她想着小孩都那样,坚持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

直到后来,偶然一次看课堂监控。

视频里,孩子独自坐在最边角,不发言也不举手。中间被老师叫起参与游戏,在孩子们玩闹时,被一个小男孩不小心从队伍中推搡出后,默默站起,又退回到角落。

整个过程中,孩子就好像一个被“遗弃”的布娃娃孤零零地掉在地上。

回家后,她抱着女儿问:“可以和妈妈分享一下今天的课吗?”

可孩子除了有些紧张外,一句话也没说,她也没有再继续追问。

等到睡前,在孩子最放松的状态下,她重新问起:“怎么今天没有举手回答问题呀?”

孩子观察了下妈妈的神色,发现是微笑后,才小心翼翼地说:“不想举。”

“为什么?”

女儿没有回答,反而突然冒出句:“妈妈,你不生气吧。”

听到孩子这个没头没尾,答非所问的答案,她一把抱住女儿,眼泪夺眶而出。

每个孩子,都曾尝试将自己的需求告诉父母,但我们不以为意地忽视,让他们以为父母不愿意“看见” 自己的真实想法。

而正是这些一次一次的“看不见”,切断了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

父母总在问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按我们要求的去做,其实答案孩子早就告诉过我们,只是都被我们选择性忽视了。

不被父母“看见”的孩子

只有一种结局

一直被父母忽视情感和需求的孩子,通常只有一种结局:委屈自己、讨好别人。

《圆桌派》里有一期,主持人窦文涛和嘉宾方文山聊起了讨好型人格,提到一点:每个想要讨好别人的人,都有着自卑心理,并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肯定。

孩子的认知局限,会让他们将“父母的爱”简单定义为:夸赞、表扬、微笑、拥抱、奖励等。

至于批评、苦口婆心等深远的爱,他们在小的时候通常很难理解和明白。

他们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就只能用忽略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迎合父母。

但孩子会长大,当他们在独自面对复杂的成人世界后,会慢慢发现这些在父母面前“讨巧的伎俩”,并不能让他们游刃有余地应对新的人际关系。

而这时,长大的孩子想要以熟悉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便只能有一种选择:

形成低自尊人格,越委屈,越想讨好别人。

微电影《态度娃娃》中的女主惠利,童年时,被同学不小心砸碎了鱼缸,她虽然心里并不开心,却依旧扯出笑脸说没关系。

后来,大家越来越喜欢这样和善的她,而她自己也以为,只有保持微笑,做到别人口中的乖,听话,好,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直到最后,她才发现,别人喜欢的不过是自己脸上那张微笑的面具,为了讨好别人戴上的微笑面具后面,自己真实的脸,早已不复存在。

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人的自卑根源都来源于三个点:身体缺陷,骄纵,忽略。

每个被忽视的孩子,都自动被“隐形”了自我需求。

而最让人难过的是,孩子可能要用一生才明白:没有任何一段亲密关系,能靠委屈和隐忍换来爱和尊重。

父母如何做

才能让孩子真正被“看见”

1、先处理感受,再解决问题

奇葩说辩手傅首尔在《奇葩成长说》中说道:“当孩子表现出调皮捣蛋的行为时,父母应该先去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也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孩子打电话说再也不要去上学,在母亲持续逼问后,才说出原因。

原来是因为他英语成绩差,老师又是火爆脾气,每次的当众批评,让他觉得很丢面子。

之后,孩子母亲在武志红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换了劝导策略:

首先告诉他,英语成绩不好是他自己的问题,而老师当众批评他,则是老师的不对,他不需要为老师的错误自责。

在得到母亲的肯定和安慰后,男孩终于打开心结,决定继续好好上学。

孩子在向父母表述一件事时,通常会为了得到大人的注意而放大结果。

孩子很多看似不理智的行为,都有着它背后的原因。

此时父母真正要做的,不是第一时间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应该选择去关心孩子的情绪。然后再找一个恰当的时间,在孩子自然倾听的过程中,去慢慢讲道理。

2、不过度控制自己的情感感受

有网友分享过一个场景:

学校运动会,两个孩子都摔伤了,同时走向自己的父亲。

一个孩子抱着爸爸撒娇:“爸爸,疼死我了,都流血了,你快抱我,我走不了路了……”

另一个孩子含着眼泪:“对不起,爸爸,我错了,我下次会注意的,一点也不疼。”

让孩子学会隐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是最真切的,当他觉得某种行为或体验让自己不舒服时,就应该去表达出来。

当孩子受到伤害,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诉说,他还能相信谁?

要是我们发现孩子已经受到了情感伤害,就需要一步步引导他走出对自我的怀疑。

然后在“表达不舒服的情感体验”和“适当把一些情感埋在心里自我消化”这两者间找寻出一个平衡。

3、让孩子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不久前,有个火遍全网的挑战:当你突然躺在孩子腿上,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小宝贝们的反应果然是又萌又暖。之后,网友们又发起了另一项画风另类的挑战:像小时候一样,躺在妈妈怀里,看看妈妈又是什么反应?

挑战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诡异”画面。

但大多数画风仍然是超有爱。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区,只有在确定无论如何,父母都会爱他后,他才能拥有完整的安全感。

孩子贪恋爱,是因为心中有爱。

一个能表达自己需求的婴儿往往会成长为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孩子,一个被父母无条件爱着的孩子,也必定会成长为一个懂得珍爱自己,值得被别人爱的人。

《西尔斯养育手记》里提到一个养育方法:与孩子始终保持情感联系,建立起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敏感,善于不被察觉的引导孩子的行为。

我们做父母的,在最初面对一个未知性格气质的孩子时,都是手足无措的。

我们被要求着要会教育,但没有人告诉我们“会教育”的标准,只能自己在养育的路上如履薄冰地摸索着。

我们总说不了解孩子,抱怨他不听话,不懂得理解父母。但我们又何曾真正静下心,耐心听取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什么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父母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救赎。

蹲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

拥抱他,感受他无助背后,最真实的情感。

让孩子在我们面前敢笑敢闹,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我们给他最深的爱。

作者:牧青野,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