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从未断流的东方文化,隐藏怎样千年定力
作者按:此文是给纪录片《中国》所写,由于宏大的文化课题,因此用历史散文的形式进行描述,力求做到“形散神不散”。
它浩大、繁复,如同一条长城蜿蜒在这个地球之上,后人在用心谛听的时候,激动的去表达心中的渴望。
中国,大禹设置九州,谓之神州,“中”所指向的是种子的中心。种子的中心是“仁”。中国也就是“仁”所在之国。
地球,这个在银河系中几乎找不到的小颗粒,十分之七是海洋,十分之三是陆地。在一块块陆地中,最大的一块是欧亚陆地。在这块陆地东边,有一个山隔海围的所在,那就是中国。
中国版图
开篇:
纪录片《中国》以宏大的文化气魄,精良的文化制作,洋洋洒洒将《中国》二字进行深度诠释。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条从未断流的长江和黄河,它纵横于千秋万代的山川大地;穿梭于古老的智慧勤劳的东方人的生活。
那些思想家和军事家政治家无疑都成了驾驭历史细节的重要人物,从老子、孔子、到韩非;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再到朱元璋,这些将雄性壮烈的气质给了古老中国注入了一股巨大的奋斗之精神。
《中国》纪录片的选材从大角度作为切入,将复杂的和琐碎的细节进行融合,用画面和重要的历史人物表现出他们如何推进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从而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文化源自于古人行走的跋涉。
纪录片
一、古老的文化需要继承,从老子无为和孔夫子的克己复礼,再到墨子兼爱和韩非以法为本,这些用取其精华,依旧适用于我们这个东方国度的需要。
孔子的一路向西,寻找拯救国人的良药。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探索者。
无论何时,孔夫子都将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在孔夫子的心里,只有周代才是心中最完美的时期,虽然自称“殷人也”,但他却从未掩饰对周代的向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个文就是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最大重点。
三十四岁那年,他向西方出发,到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所在地洛阳去“问礼”。并且拜访了熟悉周礼的老子,二人开始了一场空前绝后而又寂寥无声的巅峰对话。
老子这位长者告诫年轻的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纪录片画面
孔子虽然未能全部认同老子的观点,但却称之为龙。“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
孔子拜别老子二十年后再度开始了长途跋涉,范围走的并不太远,最远也只是东北边的齐国。
五十五岁这年,孔子正式将要阐述他的有关中国的文化礼乐,带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将孔子的身影不断拉长在历史的帷幕之上。
其实推动文化思想甚至比移动一座泰山还难,这位老夫子的志向却老而弥坚。他不怕被害,不怕挨饿,也不在乎富贵。这就为了古老的中国注入了高贵的基因,而孟子将这一点更为具体化的概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相关画面
文弱的儒家队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老夫子的亲自示范下最终都成了这样的大丈夫。孔夫子的流浪看似求职其实完全不是,他没有任何职场焦虑,有的只是文化道路的焦虑。
一路走,他给弟子们上课,这是世间甚至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课堂。
夫子随时回复弟子们的疑惑和不解。他身边的学生问:“一个地方有了足够的人口,接下来应该对他们做什么呢?”
“富之”,孔夫子回答了两个字。学生又问:“那富了之后呢?”
“教之”,这种简明扼要的课堂互动成了儒家教学的经典范式。
孔夫子从未遇到过职业危机,从年轻开始,他就在鲁国受到了很高的俸禄待遇,但这不是他想要的。出游后到了卫国,依旧难以遇到理解他伟大学说的国君,卫灵公只是给他鲁国俸米六万斗的同等待遇,而且也不需要坐班,至于儒家文化他们根本就不曾考虑接受。
纪录片
于是他每一次都在失望、彷徨和自信中不断寻找出路。
天下之大,竟然容不下他的几篇文章吗?
从五十五到六十八岁的十四年里,他一直带着弟子在路上不断寻找梦想。当这种流浪成为常态时,从陈国到蔡国,半道不小心遇到打仗,于是他们断了粮食,老夫子还用琴声安慰弟子们。但是没有找到方向的归宿,确实让老人感到无奈,甚至罕见地向弟子们问:“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总是徘徊在旷野?”
纪录片画面
路上的孔子一直为了华夏历史文明在跋山涉水,虽然艰辛不断,却终究“吾往矣”。
他是中国的文化泰山,尽管太阳总要西沉,但是他的背影已经成了这个民族的遮风避雨的心灵归宿。六十八岁之后,他开始在故土整理路上的一切思索的结晶,这些伟大的学说在木简之上写下永不褪色的民族之魂魄。
二、从黑色的爱到法家的酷,韩非为何能够设计帝国的软实力却不能拯救自己。
他们是互通有无的,并非势同水火,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雍容大气。
那个时代的人物太繁华了,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这些诸子百家如同一同爆发的星辰,闪烁着炫目的光华,而他们最终成了中国的文化根本。
此后从稷下学宫开始,齐鲁大地的吹开了古老中国的文化鼎盛,向着万花绽放。
“大地上,有的角落曾经集中过无限的权力,有的角落曾经集中过无限的残暴,有的角落曾经集中过无限的诗情,而有的角落,则集中过无限的智慧与文明。”这句话再适合稷下学宫不过了。
诸子百家几乎所有的代表人物都来过稷下,这里是齐国都城临淄的“西门”,从鲁国的儒学到齐国的稷下,齐鲁大地吞吐了古老中国的文化盛宴。
稷下学宫
墨子,仿佛可以看到他是黑色衣服的古代高级知识分子,穿梭于各地,宣传他的兼爱和非攻。“兼”就是兼顾四方的兼,兼爱就是人人都爱,这比孔子讲等级的仁爱就要宽广的多了。非攻就是不攻,否定一切战争和攻击。这四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很痛快,那就是爱一切人,否定一切战争。
这是个苦心孤诣的人,他穿梭于荆棘的路上,希望能够用双腿传递和平与爱心。
然而,另一位人物的出现,似乎又将中国的法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韩非是荀子学生,与李斯又是同学,而荀子是儒家人物,却培养出法家,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韩非的出现应该是儒家教育的意外发现。
韩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荀子离开稷下后,来到楚国,春申君任命其为兰陵令,继续受徒教学。在此前后,韩非投奔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同学者有李斯等人。
韩非子画像
他为了复仇,去了秦国,又遭到秦始皇的逐客令,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个韩非子就是秦始皇当年读了非常仰慕之人的文章,只不过以为是出自古人之手,接下来的事情便出现了重大转机。他用“法、术、势”洋洋洒洒给大秦规划了宏大蓝图。甚至他的学说已经让许多人感到震颤,“不辟亲贵,法行所爱”,“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还有“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 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还有“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也。”
这些无疑让嬴政大开眼界,而他自己却引发了以李斯为代表的强烈不满和妒忌,因为他就是在教帝王给臣下戴上马嚼子,将他们全面驾驭成听话的帝国零件。
韩非子著作
他能设计一个帝国的走向,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说话口吃的男子,心胸藏着风云激荡着那个烈焰升腾的年代,而最终他死于众人的嘴巴突吐出的火焰,把自己烧成了灰烬。
按许多人来看,韩非的死是源自于李斯的妒忌,而这个妒忌就是职场焦虑。
找个好位置太难了,李斯当年不就是感叹厕所的老鼠和粮仓的老鼠后才投奔大秦的吗?那么韩非不死,他就不可能受到重用。其实这样的职场倾轧在此前此后都很多,如苏秦、张仪,甚至也产生了孙膑和庞涓的残酷斗争。
历史的浩大,正是由于这些焦虑产生了无限的欲望,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无论墨子有多兼爱,韩非有多冷酷,终究在不断的文化进程中产生了当时时代所需要的积极影响。
三、假如我是陶渊明这种角色置换的代入感能否将历史进行另外一番的解读?人不能在流浪者的心境中度过一生。
东晋的夏季,草长莺飞,一个叫陶潜的人从彭泽县令的位置上终于离开。
他为此还写了《归去来兮》,一切的一切似乎只是为了田野的庄稼和心中的自由。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一直在心中寻找一片净土,只用传统的规范而无关任何宗教去寻找寄托。
陶渊明
可能很多人以为陶渊明从此彻底自由了,他可以徜徉于旷野,远离人世纷纷的尔虞我诈。
其实鲁迅说的最为贴切,陶渊明未能彻底的“静穆”,因为他在切断与现实的联系后,内心虽然不再痛苦,而现实却把他多次逼到悬崖。
谓予不信,请看这首《乞食一首》: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
此前他的女儿已经被活活饿死,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为了寻找真正的洒脱却葬送了儿女的生命为代价,这未免有些自私和不负责任。
他本来寻找一种最大的尊严与自由,没想到却掉进了更大的深渊。现实的柴米油盐打碎了他的田园梦想。
陶渊明
在那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就贸然辞职,对于陶渊明来说,这种洒脱其实正是造成了他悲剧的一面。后人总是读他诗歌的超然、怡然和桃花源的美妙,殊不知,他的痛苦的比例更大,只不过很少被人记录或者传播而已。
诗人本来是自尊最强的,然而却因为饥饿而不得不写了这样的诗词,如果能够不那么决绝的告别官场,或者努力种田,想必也会有一些尊严,因此对于陶渊明的如此“靖节”,我一直并不认同。
非此即彼,让许多古人陷入了心灵或者身体的绝境。
在他临死的那年,写下“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现实的挫折虽然很大,依旧未能泯灭他要与山水一起的志向,这或许是陶渊明留给自己的最后倔强。
陶渊明
其实他完全可以过上一种很好的生活。
如果可以折中甚至妥协一点点,那么他的孩子不至于饿死,他也不至于丢掉尊严去讨饭。我们可以置换一下角色,一边工作应付一下现实的生计,然后一边又不忘经营内心的园田,在天朗气清的时候,在惠风和畅的日子可以去看山看水,吃茶种花也种草。
现实生活虽然累,但会给你提供生存的尊严。田园虽然安逸,却只能作为客居几日的闲散,如果时间长了,想必也会无聊。
陶渊明其实一直在安放内心,以为只有远离现实才能把流浪者的心境结束,才能实现“而无车马喧”的生活,然而他的极端选择并未给他带来太多的快乐,在峨冠袍带的古代知识分子的心里,没有比逍遥游更为重要,然而人毕竟是社会动物,只有在平衡之中才能获得生活的美丽,反之,就是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收获的那种快乐或许早已变成了痛苦。说到最后,又想起陶渊明的另一首诗,直接回到了孔夫子那里。
归去来兮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此前他也不断发挥想象,写下《咏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我们没有陶渊明的才华,只能对他的生活思路进行调整,或许这也出于一种无奈和荒凉,可能他如果活在今天的钢筋水泥的城市或许会更加不适,然而,人不能在流浪者的心境之中度过一生。
四、《中国》纪录片的那些古人名言,王阳明和曾国藩的言传身教至今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古人的训诫,家训还有历代,王阳明、曾国藩,对于当下依旧有着积极的正面启发意义。
“人不知惧,恶可有为。知之为美,莫若去之。”这是唐代柳宗元在贬谪之后对于自己人生的反省,写下了《诫惧箴》和《忧箴》。
其实,对于这种训诫,从古代便层出不穷,体现的都是良苦用心。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大学》里的话,甚至儒家理论体系完全不缺乏任何这样的教训和规箴。
从《孔子家训》开始到晚清的曾国藩家书,无不是苦口婆心告诫家人要端正身心,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君子。“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贞观政要之教戒太子诸王》
孔子家语
那么多的训诫和规箴,无外乎叫后人千万要做君子,不做小人,甚至可以说连篇累牍让读书人的耳朵听出了茧子。
对于古人的这些训诫时至今日意义依旧重大,他是中国人的道德所在,是文化永不消散的光辉。
然而学问依旧在于使用,我觉得在这方面,王阳明的心学和曾国藩的家书实用性更大,甚至可以说操作性更强。
正德三年(1508年)的春天,一路坎坷又一路芳香终于来到龙场。摆在他面前的是要克服生活关,饮食关和语言关,他盖草房,种桧竹,种花也种草,最简单的生活往往是最快乐的,他学会当地方言后,阳明先生的嘴角终于在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因为此前的磨砺都成了过往云烟,更是推动他心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推送力量。从年少格物格竹子开始,他始终未能勘破,直到贵州,他的心中天地才终于打开,由此天地小了,心胸大了。
王阳明讲学
心学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它说具体的,可操作的,那么他的心学有多实用呢?
比如“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 宽以居之。”还有“常快活便是便是功夫”等等这样“接地气”的心学规箴随处可见。
此外明末遗老思想家黄宗羲《明儒学案》讲了一个他教学方法的故事:“一友与人讼,来问是非,阳明曰:待汝数日后,心平气和,当为汝说。后数日,其人曰:”弟子此时心平气和,愿赐教。阳明曰:“既是心平气和了,又教什么?”伟大的思想总能简单的指导人生,阳明的哲学理论恰恰体现了这样思想的实用。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人的的精神财富更具有实用性这个人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的家书是留给家人的宝贵遗产,现在已经成了有识之士的必修课。他以平凡的天赋通过勤能补拙的办法不断提炼自己的人生。从三十岁开始,曾国藩立志要做圣贤,因此通过几十年不间断写日记改造思想,摒除私欲,戒烟、戒嗜好,最终获得了中年的管事业逆袭。
曾文正公画像
数年后,他成立湘军,经历数次失败甚至自杀,最终用了十多年终于平定了太平军。而他自己终生不贪不占,克己复礼,越是到晚年就越是反省自我。
早在道光二十五年时,他屡次受到提拔,为此他给弟弟们的书信特意请他们不断敲打自己以免膨胀:“此次升官,尤出意外,日夜恐惧修省,实无德足以当之。诸弟远隔数千里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务使累世积德,不自我一人而堕。”
咸丰六年时,他给儿子写信又不断进行规箴时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接着又告诫他:“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傲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曾国藩家书
曾国荃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弟弟,军功极大,但是曾国藩多次给他写信进行诫勉,希望他能做一个谦和低调之人。“高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觉不视此二者未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类似这样的话基本伴随了曾国藩的一生。而在他临终的前几日还不断反省“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这算作他最后的人格力量的张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次强大的返照。
谨以此文,致敬古人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