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补习:与他们一起解决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

育邻梦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动物世界生存的本质就是为解答繁衍生息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其中就包括繁殖、温饱、安危等基本生存问题。也可以说,如果没有问题人类也就失去了成长进步的必要性,试想如果人类不用担心生存问题,那么还有必要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吗?

通过模仿、借鉴增强自主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动物成长最根本的动力,比如食草动物成长为更好获取优质草料、逃避敌害,食肉动物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有利于捕获猎物。人类是动物界最高智慧拥有者,虽然今天人类的学习成长不再只为觅食、捕猎和逃避敌害。但是,人类学习成长为提升个人应对生存问题能力的核心目标并没有变。所以,教育最好的补习就是创造并引导孩子解决适应生存的诸多问题

动动手头脑更灵活

解决信息交换问题是学好语言文字的根本动力

《不学写字有坏处》

作者:方素珍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不学写字有坏处》小虫很想念蚂蚁,于是决定写封信捎去自己的思念,可是小虫不会写字这下可怎么办呢?机智的小虫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代表“我想你”。蚂蚁很快就收到信了,可是有麻烦了。信上面只有三个洞,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最后,收到信的蚂蚁并没有体会到小虫的想念,反倒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能不知所措地围着信团团转......据传仓颉【黄帝部落的史官】造字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结绳记事时间长了自己都不知道记录了什么事儿的难题。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会显得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捷,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每个人都必须通过“”来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一个正在“玩”的孩子,实际上是在努力认知这个世界,TA正在尝试新想法或扮演新角色、通过品尝或触摸感知物质、通过观察或闻气味发现生活的新乐趣......学习成长就蕴藏在充满热情和喜悦的试探经历之中。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有了语言文字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就能够运用统一的符号&发音&寓意&代物交换信息、更加系统的认知自然物质、将关于生产劳动的经验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所以,学好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情感联结、专注以及真正的对话互动,比如孩子学讲话是要经历数千遍练习才能将自己与名称、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一一对应起来。

做一做成长更快

解决“够不到”是人生持续成长的根本动力

那个玩具“够不到”,所以我要

自己用餐/购物不能,所以我要

想要更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所以我要

.....

解决现实生活所面临的真实问题,是每个人成长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因为,“自卑”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伴儿,刚出生时面对周围陌生的一切每个人都会心生恐惧。所以,孩子降生之后所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哭泣,之后在父母的抚慰下逐步让“恐惧”的心灵趋于平复,《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哪吒降生的那一刻,因恐惧而四处冲撞,直到被母亲抱在怀里才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知识智慧=亲身体验+大脑思维。人类大脑运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形成记忆和思维回路,从而将特定的语言文字与真实世界物质联系、对应起来。如果一个孩子的脚趾从未踩过泥潭、手没有触碰过冰雪,TA又怎么能够准确理解黏糊糊冷冰冰滑溜溜这样的词汇呢?如果一个孩子从未吃过腌菜、糖果、花椒、辣椒、食盐,那TA又如何知晓食物会有酸、甜、麻、辣、咸等不同味道呢?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1666年,牛顿一直困惑:是什么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为什么地球不会掉落到太阳上?某一天,当他静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时。突然,“咚”的一声,一个苹果砸中了他。他起身在苹果树下巡视了一圈,发现还有多个苹果静静的躺在草地上。失去树枝支撑的苹果会落向地面、向空中抛出的物品会落向地面,为什么太阳、月亮、星星却不会落到地面呢?于是,牛顿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大量演算之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陪玩儿是童年教育的大学问

给孩子最好的补习是营造成长环境,并和他们一起“玩儿”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拥有的智慧才能都不会凭空产生,任何一个孩子从幼儿长大到成年所有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技能都是有教就有、教什么他们就学会什么,比如出生在草原的孩子学会放牧、海滨的孩子学会捕捞、农家孩子学会春播秋收,生活在中国的孩子学会了讲普通话、写方块字,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学会讲英语、写ABC......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将人类已经成熟的文明智慧传授给下一代,从而激活每个人本身蕴藏的成长潜能,为每个人更快捷的实现成长、成才、成人节省探路时间。

儿歌唱:

爸爸妈妈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bai陪陪我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亲亲我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夸夸我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抱抱我

......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而陪伴的本质就是为孩子营造学习成长环境,并和他们一起“玩儿”。“玩儿”是孩子与外界建立情感联系最基本的工具,陪孩子一起“玩儿”就是带给他们最好的玩具。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绝大多数技能都从“玩儿”中习得,比如控制身体平衡、掌握与其他物体的安全距离、掌握最基本的社交能力......孩子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台自带学习能力的机器,您需要做的就是带他们经历各种社会生活场景、并让他们从中得到磨合,当孩子们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各种社会生存能力之后就能逐步增强他们的成长自信。同时,脑科学家的研究还发现,多次重复“玩儿”的内容更容易在大脑中形成强关联回路,并最终形成所谓的“超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成长“练兵场”

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的确,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专家,所谓的专家就是那些在某一特定领域比其他人投入了更多精力的人。人类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吃一碗饭就长大成年、没有人能够听一节课就成为大才、没有一种文明能够一夜之间冒出来并到达现代文明。人类文明进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摸索实践、需要无数先贤不断的“摸着石头过河”,同样个人成长、成才、成人也需要经历数十年的模仿借鉴并接受实践检验才能达成。所以,高效率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营造学习成长环境并引导孩子们解决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