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也知道河南林县红旗渠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并不了解河南济源的愚公渠建设情况。今天下午看了大型纪录片《激情岁月树丰碑》才知道,济源的引泌渠(又称愚公渠)的建设过程像红旗渠一样惊天地泣鬼神。
1965年动工的愚公渠,正是在愚公移山精神的鼓励下,以红旗渠为榜样,广大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在崇山峻岭间修建的一条天河。渠首位于济源克井镇,渠尾在孟州槐树乡,干渠总长120公里,1969年建成通水,从根本上改善了济源孟州两地农民的土地干旱缺水问题。该渠后来扩建至1975年,渠系总长达2000多公里,其成果堪称人类改造大自然的一大创举。
之所以称为创举,是因为50多年前的中国农村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使用的开山工具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为什么几千年一贯制的残酷生存环境大家都忍耐了,50多年前却不再忍耐了呢?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组织下,成千上万的穷苦百姓团结起来了,他们接受了愚公移山战天斗地的精神,他们看到了用双手劈山改造生存环境的成功榜样,更是以主人翁的自觉意识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担当起了造福子孙后代的历史重任。一代人的思想在同一时刻被唤醒,创造出什么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壮举都不奇怪,那些人拥有一段后人无法复制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1965到1975持续 10年的建设期内,济源和孟州两县人们累计劈山凿洞320处,跨越沟河215条,凿隧洞66座,修建桥、涵、闸403座,建土坝19座,挪动土石807万立方米。完成砌体混凝土90万立方米,累计为工地自主生产水泥6140吨,加工炸药6万多吨,修造工具20多万件。筹兑粮食860万公斤。在建设中农民们基本是无偿的在劳动,而且大部分要自己解决食宿和工具问题。你能想象寒冬季节数千农民是如何在冰水河床上打地基,穷尽办法建设起高50多米的东方红引水渠吗(上图)。今天下午看完视频后大家来到渠上,很多人行走在上面都两腿发软,当年既无设备又无技术还没有资金的农民是如何办到的?听了他们的战斗故事能感动得流泪。
一个悲壮的事实我们也无法回避,那就是在十年建设期内,先后有62名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9 名民工致伤致残。之所以我在前面说那种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法复制,根本原因也在这里。在那个时代,牺牲一位民工只需一纸公开的表彰令或组织上几句慰问话,就可以告慰英魂安抚家属,一张荣誉状就可以让致残的民工心理平衡,这在今天绝对做不到了。因为事故伤亡引发村民围堵工地无法施工的案例听得多了,人的生命价值更高了,但是很多精神却淡漠了。
行走在愚公渠的总干渠旁(上方三图)可谓百感交集,每一代人都会有激情四射的时候,也都会做出名垂青史的业绩,但是那种很多很多人一起为了信仰甘愿献出生命、为了社会责任宁愿赴汤蹈火的情况越来越不容易出现了,大家或许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却无法大面积引发共鸣同步行动,这个时候我不但深深敬佩那些当代的愚公们,也很羡慕他们曾经拥有的激情燃烧的岁月。